新缅甸政坛三巨头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缅甸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9月16日开始了为期17天的访美之行,其间不仅与奥巴马、希拉里、潘基文等领导人举行会谈,还接受了美国颁发的国会金奖等荣誉奖项。而与此同时,缅甸社会改革的舵手总统吴登盛也于18日开启了中国和美国的访问之旅。与5月份因泰国邀请昂山素季访问而连续两次推迟自己的访问不同,吴登盛此次并未刻意避开与昂山素季“分别但又同时”出访同一国家。
  这似乎在说明,缅甸内部已达成了共识与和解。然而实际情况并未如此乐观。缅甸政治改革正在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缅甸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在总统吴登盛的带领下,无论是取消新闻审查制度,还是多次释放政治犯等改革措施都在国内外获得很高的评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纷纷对其解除旅行限制。不过,缅甸毕竟是民主社会的“新人”,军队依然拥有巨大影响力,政府和国会内部也分成了保守和改革等党派。而且,作为改革的三大核心人物,总统吴登盛、人民院议长吴瑞曼以及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都希望在这改革进程中扮演主导地位。三方势力将互相协调也会彼此抗衡。这在最近的国会与宪法法庭之争以及政府内阁的大重组上就能得到印证。
  国会争夺话语权
  就国会两院成立的各种委员会是否具有联邦等级一案,宪法法庭最终给出了否定的裁决。宪法法庭的裁决书中指出,虽然《国会法》上确定议院成立的委员会具有联邦等级,然而宪法对“联邦等级”的规定中,并不包括国会成立的委员会。当普通法与宪法冲突时,普通法应自动失效。
  不料,这立即引发国会对宪法法庭的强烈反对,认为宪法法庭对宪法做出错误解释。8月8日,人民院301名议员联名要求宪法法庭包括院长在内的9名成员全部辞职。人民院议长吴瑞曼向总统吴登盛发送公文,要求宪法法庭成员于8月21日前辞职,否则议院将对他们进行弹劾。吴登盛于8月20日回函称,立法机构应尊重司法独立,此事与其弹劾宪法法庭,不如对宪法进行修改。同日,宪法法庭院长吴登梭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以投票方式来否定司法裁决是民主的大倒退,指责立法机构严重干涉司法独立。吴登盛并于22日、23日分别召见了昂山素季与两名议长。
  然而民族院依然在8月24日由162名议员联名向议会提交了弹劾宪法法庭的议案,并以156票通过。当天民族院共有210名议员出席,而54名军方代表均投下了弃权票。27日,国会629名两院议员中包括昂山素季在内的447人投票通过要求宣布宪法法庭判决错误的议案。
  宪法法庭于8月29日向联邦最高法庭申请令状,称国会议员违反宪法,不遵守宪法法庭裁决并试图弹劾宪法法庭。31日,议会称联邦最高法院无权对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议院发布任何令状。在联邦最高法院未做出任何回复前,9月6日,总统府迫于国会压力发布通告,批准宪法法庭全体9名成员辞职。
  虽然以三权分立的宪政理论来看,国会此举明显理亏,但也暴露出缅甸宪法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国会对法院的干涉,实际上是国会与政府争夺话语权。如果国会成立的委员会不具备联邦等级,就无法对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问责,国会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吴瑞曼在此事上展现了巨大的影响力,毫无疑问在缅甸未来的改革进程中,曾为三军总参谋长的他依然举足轻重。
  总统铺改革班底
  吴登盛在宪法法庭之争上斡旋“失败”后,并未停止其改革的步伐;相反,却在同一时间又迈出了一大步—进行了其上任以来最大规模的内阁重组。在此次重组中,34部被改编为36部,部长人数也从30位增加为36位,近30个部长及副部长职位出现调动。
  此次改组不仅仅是数量的改变,而是反映出吴登盛对上任一年多来的工作反思及对未来工作的重大部署。首先是将最容易产生贪污、外界质疑声最多的第一、第二电力部和第一、第二工业部合并为电力部和工业部,以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因密松项目广受批评的第一电力部长,在这次调整中被撤职。其次是撤销在新政府时期建立的工业发展部,理由是目前阶段还不具备条件。
  而最大的改变是将总统府部长增设至6名,分别主管总统府与内比都事务、人民事务、经济发展事务、民族事务、国家项目审批与消除贫困事务、中央与地区政府协调事务,并将铁道部长兼联邦实现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吴昂民以及工业部长兼国家投资委员会主席吴梭登调入,负责民族事务以及经济发展事务。两人均是缅甸政府中的改革派代表,在社会颇有名望,是吴登盛的坚定盟友。
  正如吴昂民所说,这是为了使总统府“更强大”,能更好地进行工作。由于内阁成员多为原军政府时期的军官,多数思想保守,并受军队的影响,吴登盛虽有改革的雄心与规划,却很难顺利进行。把两名著名的改革派人物纳入总统府,吴登盛将能更有力地推动自己的改革方案。
  此外,将掌管缅甸宣传工作多年,最为人诟病的宣传部长吴觉山转调至近乎闲职的合作部,将缅甸保险公司总经理任命为财务与税收部长,以及任命缅甸最大的计算机教育集团之一KMD集团董事长为通讯部副部长等将民间专业人士委以重任的行为,都表明了吴登盛试图摆脱军政府阴影的努力。
  精神领袖光芒渐退
  当吴登盛推进一个又一个引人注目的改革方案时,缅甸民主派的精神领袖昂山素季在赢得补选成为人民院议员后,似乎开始走下神坛,光环渐逝。
  5月,昂山素季受邀访问泰国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这是其20多年来的首次出国访问,因此备受瞩目,吴登盛甚至为此延后了自己对泰国的访问。然而其在会期间以及回国后所发表的言论,却使许多人大失所望。其在世界经济论坛上提醒与会者“不要对缅甸抱有过度的乐观,缅甸随时可能走回头路”,并在会上提及缅甸时都使用了英殖民时期所取的Burma一词。昂山素季回国后,对后者进行了辩解,认为“国家的名字是可以随意称呼的,这才是民主的体现”。
  不过,迅速累积了外交经验的昂山素季,在本次美国之旅中表现得不仅像个民主领袖,也像个缅甸议会成员了。为了推动美国进一步解除对缅经济制裁,昂山素季9月在纽约演讲时称:“异议者不可能永远是异议者。做一名异议者是因为我们不想做异议者。我不相信职业异议者。”
  而在实际工作上,昂山素季进入国会不久就被选为“实现法治与稳定委员会”主席。缅甸一家著名媒体的调查显示,缅甸改革进程中,法治工作进展最慢。缅甸人对腐败的习惯性容忍以及各种势力对司法的作用,都使她的工作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其领导的民盟却因党内不公的问题,出现地区党员游行抗议的行为。这些都导致其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民盟在因2010年选举争议导致许多党员出走后,亟需吸纳精英人士作为中坚力量,才有可能在2015年赢得大选。将党运完全寄托在一个逐渐退去光环的精神领袖身上是非常危险的。
  即便国内竞争形势不妙,昂山素季在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依然很受推崇,在缅甸国内也依然有大量的拥护者。昂山素季的号召力依然是最强大的,缅甸的改革与发展进程是不能忽略她的。
  缅甸自2010年举行大选,释放昂山素季,成立民主政府以来,其政治、经济、社会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未来两年缅甸将迎来两个地区性重大事件:2013年承办东南亚运动会和2014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在吴登盛、吴瑞曼和昂山素季等人的努力下,缅甸的政治面貌和国际形象焕然一新,对外商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同样在发生变化的朝鲜。但若新缅甸政坛最具影响力的三人不能在改革中延续共识、在竞争中谋求协作,那么改革的成果得而复失、功亏一篑,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他文献
南美小国巴拉圭的反总统势力,近日以总统在警民流血冲突中的“严重渎职”迅速将他弹劾,引起南美左翼势力反弹。冲突起因是上百名无地农民非法霸占了一处私人森林保护区,而300多名警察持法院驱逐令前往事发地,途中遭埋伏,交火中6名警察和11名农民死亡。  无地农民以“占领林地”的行为艺术,提醒大主教出身的总统勿忘其4年前“耕者有其田”的竞选承诺,所呼求的是政治对话,而内政部长和警察部队司令的回答是警力出击,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此时收到一位多年采访“两会”的记者朋友的来信,谈到他之前采访“两会”的感想:“以前多是明星和奇谈怪论等,后来慢慢多了些住房、税收、腐败、社会保障等公共议题,但其实会场上更多的还是各个地方政府要求各种政策优惠、表达各自发展诉求的议题占绝大多数。直接呈现人民与政府互动的政治议题太少,更多的是地方与中央民生发展话题的互动。”  这封信也忽然提醒了我自己—作为一名研究政治学的学者,我
眼下对欧洲人来说,思考未来是件让人头痛的事。美国在军事上过度扩张,在政治上趋向极化,在财务上负债累累。欧盟似徘徊在崩溃边缘,许多欧洲地区以外的人都把这片古老大陆视作一个已然引退的势力—它依然可以通过良好的教养来影响世界,但已经没有任何勇气或者雄心。  全球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在过去3年中,越来越多人开始背向西方,而认为中国正逐步向中心舞台移近—在这些人当中,弥漫着希望、恐惧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情绪。就像
在深圳罗湖通往香港红磡的火车站里,暴雨冲刷着狭窄局促、接近露天的候车站台,不时惊起人群尖叫,糟糕的乘车条件惹来了一群大陆旅客的抱怨。记得5年前来香港探访回归10周年时,身边的人们多还惊叹于香港公共交通的先进。其实,这条铁路通道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铁路线两端连接着的人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外在的香港,除了比5年前破旧了些之外,没什么大变化,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陆城市相比,一样的电影海报、明星广告
每年的初春,瑞士小镇——巴塞尔犹如魔法的水晶球一般吸引着全球钟表界的专业人士及全球媒体蜂拥而至。今年也不例外,钟表和珠宝的光芒、闪耀的灯光及各界名流在此刻,在这寂静的小镇上,如璀璨的灯光,如四射的灯火,所有一切都在此大放异彩。  美度表犹如一颗淡雅的珍珠,在这盛会上散发着独特、恬静的光芒。一如它多年来坚持的制表哲学,再次呈现出闪亮灵感、印证永恒的表款。    布鲁纳系列两地时腕表    现代艺术主
公共空间里关于垄断与反垄断的讨论基本上是指向大型国有企业的,外资和私营企业则免于“垄断”或“涉嫌垄断”的指摘。这是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比如,新加坡丰益集团已经控制了国内食用油市场的半壁江山,但丰益集团会成为反垄断讨论针对的对象吗?沃尔玛和家乐福也已经称霸国内的零售市场,但它们是那些热衷于跟垄断斗争的专家学者们眼中的对手吗?英特尔和微软分别垄断着中国的电脑芯片和操作系统市场,反垄断的支持者们是要反
当下中国的国家主义思潮对国家权力、国家能力、国家理性推崇备至,对国家权力危及个人权利的危险却往往忽视,颇可担忧。国家主义反对自由主义把国家作为保障公民权益的工具,认为国家自成目的,国家有其自身的理由,特别强调国家的强盛和国家能力的提升。国家主义由民族主义发展而来。因而,返观晚清以来的民族主义,颇有助于理解这种思潮的历史渊源。许纪霖、宋宏选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一书所收录余英时、张灏、沈松侨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劳师动众、伪造多国护照潜入海湾富国阿联酋,干掉负责向加沙走私伊朗武器的哈马斯高官马巴胡赫,不料暗杀过程被迪拜警方查悉,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和摩萨德负责人达甘上了通缉榜。此事在巴勒斯坦被看作血债血还的一部分,在西方也波澜不惊,顶多是就以色列滥用双重国籍和伪造护照一事表示抗议,但在海湾国家却引发舆论围剿。  阿联酋石油和商业两条腿走路,外交中立,经过迪拜世界的破产风波后,对世态炎凉自有
希腊政府取缔了该国极右翼的金色黎明党,这引起了一个自冷战结束以来便似乎消失了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可以存在显然是反民主的政党吗?  平心而论,我们的社会自柏林墙倒塌以来便一直感受到威胁—但大部分来自外国恐怖分子—他们的意图不是组建政党和进入议会。那么,寻求在民主框架内参与竞争的极端主义政党应该被定为非法吗?还是说,这样对言论和结社自由作出限制,本身就破坏了我们的国家的政治框架?  最重要之处在于,这些
美国“拉丁美洲研究学会”历任13位会长及200多名现任会员的联名信函指出,拉美草根民众拒绝传统菁英的理由,和美国“大街”(Main Street)拒绝“华尔街”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呼吁奥巴马将拉美“新左”运动视为促进美国国内改革的重要参考。    2008年11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出席在秘鲁举行的APEC会议后访问了巴西、古巴和委内瑞拉,其目的在破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围堵”。梅氏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