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激励与批评惩戒的辩证原理及实践运用的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w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现今教育提倡人性化,强调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理念与方式都发生着较大变化。“赏识激励”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倡导的教学方式,在此环境下,“批评惩戒”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否还应坚持?两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运用发挥最优的效果?本文对赏识激励与批评惩戒的辩证关系,以及两者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做了阐述分析。
  【关键词】赏识激励;批评惩戒;教育教学
  一、赏识激励与批评惩戒的关系
  在教学中,赏识激励就是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发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不纠缠学生的缺点,用优点激励学生不断前进,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形成良性循环。事实上,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思想与性格各方面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现象,教师的赏识激励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批评惩戒是对违纪学生心理或生理施予不愉快的刺激,批评惩罚不是打骂、体罚,应当采取合理、适度、恰当的方式,正确实施可提高学生对是非对错的分辨,提高道德责任感,提升学生抗压耐挫能力。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只强调赏识激励,则会使学生形成盲目自信、逃避责任、逃避困难的缺陷。过度强调批评惩罚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胆怯懦弱、没有自信心,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两者无论是过度的运用哪一方,都是不负责任、不完全的教育。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赏识激励与批判惩戒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结合,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方法。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优效果。
  二、赏识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需求。赏识激励的前提条件是了解学生的需求,只有教育者的赏识激励符合被教育者的心理需求时,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当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在校表现有了进步时,老师应给与认可,鼓励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更上一层楼;当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时,老师应给与赞赏,肯定学生的价值;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应给与安慰与鼓励,使学生从沮丧的情绪中走出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问题;当学生对未知领域提出问题时,应当给与支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
  (二)把握尺度,掌握方法。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后,在赏识激励中就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按照适度原则进行。赏识激励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好尺度,不能为了“赏识”而赏识,不能滥用、过度。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牵强的赏识会让学生感到虚伪,并且对老师的赞赏激励不屑一顾,不再信任老师;因为现在老师营造的“温室”,不适应将来会面对的挫折,或者产生自骄自傲、盲目自信等问题。而根据不同的对象,应当采取不同的赏识激励方法。有的学生会喜欢教师当众表扬鼓励,有的学生喜欢教师单独个别的对其赞扬激励;一些学生简单的几句赞扬的话就能起到作用,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教师只有对其进行有根有据的,有分析性的赞赏激励才能让其信任、起到作用。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赏识激励、学会赏识激励他人,积极的赏识激励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赞赏激励要发自真心。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时,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敏感,如果教师赞赏激励时只是流于表面形式,特别是对于一些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态度如果不诚恳,很可能被学生误会为“这是讽刺”,“这是嘲笑”,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抓住时机、真心的赏识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愉悦,感受到其是被尊重的、被认可的,才能促发良性循环。
  三、批评惩戒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批评惩戒的目的是教育帮助学生,是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批评惩戒不是对学生的人格进行侮辱,不是对学生的人身进行伤害。不尊重学生,羞辱学生的批评惩戒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容易造成破罐子破摔的结果。
  (二)以适度为原则。批评惩戒应当遵守适度原则。首先,批评惩戒应当讲究间隔性,不能刻意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经常性的批评会使学生麻木,或者出现过度焦虑的心理状态,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次,不应“过分”惩戒,批评惩戒学生的时候应当讲究场合。有些教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教训”学生,措辞严厉,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后果严重者会造成学生自轻自贱、自暴自弃。所以批评惩戒学生一定要适度。
  (三)目标明确,公正相待。在批评惩戒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告知对方是哪里做错了,并指出改正的机会,不能学生挨了批评、受了惩戒,还一头雾水不知错在哪里。古语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学会改正,学会成长,才是批评惩戒应该起到的作用。相同的错误用相同的惩罚方法,不能因为私心给孩子“轻重”不同的惩罚。公正公平的待遇更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给予的处罚。
  (四)以“爱”之名。教师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每一位学生都想学好、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的一样“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以宽容对待,批评惩戒时应该以“爱”为中心,以教育学生为目标。批评惩戒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寄之以望、使之受益。
  总之,赏识激励与批评惩戒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坚持以赏识激励为主,批评惩戒为辅的基本宗旨,以尊重学生,实事求是,合理适度,方法适当为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进步为目的。双管齐下、合作共济,才能将两者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作者单位:陕西商洛镇安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传媒产业作为潜力巨大、前景诱人的朝阳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在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中,充分认识传媒产业与其它产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传播者与受众以及规模与效益等关系,是理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对香榧样品进行快速消解,并采用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其铁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行动研究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和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大学英语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还
介绍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历程,列举和评价了国外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典型模式,探索了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途径。
【摘 要】《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这部小说的文学思想和艺术特色在中国文学史上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为许多学者专家认真钻研不断探讨的源泉,但是作为文学基础和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的初中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产生的迷茫和困惑也会比较多,本文将对初中生阅读水浒产生的种种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水浒传》是否适合中学生阅读产生深切的质疑。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水浒传》;质疑  《水浒传》真实地描写
目前很多商店、公司、企业为了加强顾客资源的管理,纷纷建立会员制度,而在会员的筛选与管理方面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但是基本都还是根据客户的消费额度进行客户分类。这种
双重股权结构是指在公司股权结构中设置包含不同表决权类型的股权结构模式,本质上它违反了股权平等原则的"一股一权、同股同权"之旨趣。但是从国际社会一些国家企业法理论和
油画由西方引入中国,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后,呈现出区别于西方油画的意象表现,体现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