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编年视角解析近代园林空间属性及其社会化演进——以哈尔滨兆麟公园为例

来源 :新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园林是复杂历史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园林建筑是体现历史复杂变化的重要元素。文章以哈尔滨兆麟公园为例,从园林建筑编年的角度分析公园的建造过程和原因。研究指出兆麟公园可分为中东铁路时期、东省特别区时期、伪满洲国时期、解放及建国后时期四个阶段。在政治、社会、文化因素的多重影响下,公园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是权力空间演替、精英群体意志、市俗生活诉求三种社会驱动力相互交织和影响的结果。园林建筑的变化清晰而透明地展示了公园的空间属性及其社会化演进过程。
其他文献
自然聚落内部丰富的空间形态,能激发人与空间的互动。大理"理想邦"的规划设计项目提出在尊重地块优越的景观和地形条件的前提下,设计应从人的动态体验感出发,挖掘自然空间形
丫丫和苗苗都是高一新生,入校没几天,学校组织所有高一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每人都在左前臂接种了一针,并被告知72小时来看结果。医生交代,接种部位不能搓揉,不能接
豫园湖心亭已成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意象之一。在豫园数百年的变迁中,以湖心亭为代表的园林建筑的不断重建,凸显了建筑在地定义场所空间以及园林与城市文化互动的历史。文
茶艺是古代重要的园林生活之一,其蕴含的活动方式与审美取向是影响园林空间要素及其组合的关键动因。宋代是茶艺园林的重要定型期,影响了中日后世茶艺园林的发展。对宋代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