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青年、老年结核护理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结核病当中,我们遇到过很多类型的结核病,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较为常见的,它也是各大医院面临的问题,不单单是治疗的问题,主要是在治疗后,护理人员护理的问题。近些年来,结核病从老年已经逐渐扩张到了儿童、青年,发病率也不断增加,而且在护理方面,很多医护人员缺乏护理的意识,容易在护理当中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关键词】 儿童护理;青年护理;老年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89-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结合疾病治疗遇到问题的同时,护理问题也随之而来。结核病因要长时间接受治疗,而且还要一定的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结核患者,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还要适当地根据患者的心理进行对症下药,儿童、青年、老年这三类结核患者年龄差异较大。为了能更好地为儿童青年、老年结核病做好早日痊愈,我们做了如下的护理分析:
  1 儿童结核病人症状护理
  儿童结核病有不同于成年人结核病的特点.在治疗护理中更需细致周密。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用药的剂量和时间,观察用药的反应和各种药品的毒副作用以及有无过敏。发热的病儿选用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卧床休息。室内要清洁舒适,空气新鲜。饮食要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供给足够的水分,每餐后清洁口腔。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儿童结核病的发生首先要做好儿童结核病的预防工作,活动性肺结核病的孕妇分娩后,要立即与小儿隔离,也不能哺乳,待母亲经合理化疗后,痰涂阴,培阴后,才能母子同室。活动性肺结核孕妇所生的婴儿,未排除先天性结核病之前应与其他婴儿隔离。孕妇结核病所生的小儿,出生后应立即做结核菌素试验,同时给予异烟肼(INH)预防治疗3个月,3个月后再作结核菌素试验,如果试验阴性,胸部X线检查正常[1],则停止INH治疗,若试验阳性,或胸部X线检查异常,则应按临床结核病进行正规化疗。
  2 青年肺结核的特点护理
  青年结核病一般指的是15-35岁年龄组的结核病人。该组特点为发病晚,病情重,进展快,排菌多,而经合理化疗后病情可迅速好转。近年来青年结核病有增多趋势,因此掌握好其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积极防治并控制青年结核病的流行尤为重要。具体特点如下。
  2.1 青年结核以20-24岁青春期后发病最多,15-19女性发病又高于同龄男性。
  2.2 早期症状常不显著,容易被病人忽视,贻误就诊,因而确诊时多为中、重症肺结核。但首发咯血是青年肺结核的最常见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2.3 原发感染后发病率高。
  2.4 发病与传染源、与家庭传染有密切关系 青年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人群中最大的组成部分。他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期,对生活的期望较高。患肺结核病后,心理负担很重,害怕影响将来的前程。其实这些想法没有必要,只要坚持正规的化疗,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另外青年结核病人正处在恋爱、婚姻、妊娠的重要时期,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传染性、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应暂时不要恋爱、结婚、妊娠,因为此时病人常有低热、盗汗、咳嗽、乏力等症状,甚至有些人痰菌阳性,身体消耗较大。如果此时恋爱、结婚、妊娠会使各方面负担加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使病情恶化。排菌的病人还可能把结核病传染给爱人。只有经过正规化疗后,病人痰菌阴转[2],病灶稳定方可考虑这些问题。
  2.5 相应的护理措施
  2.5.1 强化对病患的健康教育 宣传教育工作针对肺结核病患产生失望悲观、恐惧焦虑等心理症状,要采取和病患构建良好的护患模式,让病患知道肺结核疾病的一些相关知识,经过主动的暗示、支持性话语取得病患的理解和信任,引导病患宣泄出忧郁自闭情绪的因素,满足病患一些心理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疾病概念的宣教,提升病患对肺结核疾病的认识程度。枚举科室比较典型的病例,及其成功的治愈,从而启发病患,以避免病患的顾虑,降低其恐惧感,及心理上的包袱。
  2.5.2 优化情绪措施 病患对化疗的认识是影响治疗的根本的核心要素,要第一时间掌握病患的心理动态,抓住时机对病患实施心理沟通及引导,尽可能降低和消除病患的悲观思想。对于因为化疗不良反应而抵触治疗的病患,要利用诱导疏通心理指导,还要帮助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治疗外在条件。优雅的环境有利于减少病患对药物一些反应,提升病患整体治疗效果,让其在轻松安逸的治疗氛围中尽进行化疗及治疗。
  2.6 出院指导 因为肺结核疾病的周期较长,通常需要6一19个月。患者住院时间短,病情稳定即可出院。要细心地向病人阐述化疗是肺结核治愈的核心所在,不要擅自停药,严格按照医嘱持续用药,防止不规律用药造成治疗效果不佳等,同时要按时进行复查,因药物的一系列反应而发生的症状,以利于了解病情改变,改进治疗措施。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增加机体的免疫力。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做到不随地吐痰,若患者出现不适,要第一时间进行就诊。
  3 老年肺结核病人心理障碍及护理
  肺结核病好发于青壮年,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患肺结核病的比例逐渐增多,病情也多较重,这给本来年迈体弱的老年人带来更大痛苦。现代心理、神经和免疫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与免疫系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人的健康状况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乐观健康的情绪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活力,抵抗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老年肺结核病人若在生活上保持正常的饮食和起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就会加速康复,反之就会使治疗事倍功半,加速病情的发展。老年结核病人的心理障碍特点如下。
  3.1 意志消沉缺乏治愈疾病的信心 老年结核病病人往往病史较长,病情较重,长期卧床,自理能力差,加之有其他合并症,治序不规范,显效慢,使病人意志消沉产生绝望、忧郁情绪,失去康复的信心。因此医生、护士及其家属要耐心细致地听老人述说病情,查明原因,帮助病人解除病痛,取得病人信任。   3.2 多疑多虑,有自卑感 肺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染的传染性疾病,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病人对医护人员及家属具有戒备或自卑心态,往往怀疑别人,不信任别人,怕别人议论和嫌弃,心理负提较重,他们对周围人员的语言、表情和一举一动极为敏感。对这些病人应进行精心护理,耐心解释,亲人、朋友要经常看望病人,以诚恳和坦率的态度与他们交谈,以减轻老人的心理压力。
  3.3 恐惧焦虑 有些老年肺结核病人未确诊前常害怕得的是肺癌,充满对死亡的恐惧感。对这些病人要进行唯物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通过一些康复病人谈个人治病体会,来教育影响病人,提高病人生活的勇气。
  3.4 固执 老年人一般比较固执[3],不愿改变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无碍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予以满足,但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要帮助病人改变,如饮酒、吸烟等,应耐心说服病人,讲解吸烟的危害,使其渐渐改掉不良习惯。
  3.5 依赖心理分析与相关护理 通常老年人的依赖心理较强,老年病人认为在住院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照料是理所应当的,因此希望得到更多的温暖及更多的关怀。通常老年人肺结核疾病时间较长,这一定会造成家属厌烦,探视的时间减少,病人的生理功能交叉,反应缓慢。所以护士要让病患感到是能够信赖。生活上给与一定的关心,态度可亲、耐心细致,象亲人一样对待老年病人,这样才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主动地配合诊治,早日康复。病患,男,73岁,入院的时候,患者身体很脏,身上布满疥疮。入院后我们第一时间为其清洗,更换异物。在治疗的时候,对其较为亲切,患者在喝水时,翻身,大小便甚至搔痒都需要医护人员帮助,每次我院的医护人员都不厌其烦,细致地对其进行护理。经过医护工作者的努力,患者精神矍铄,病情康复,疥疮完全消失。
  通过对一些老年肺结核病患心理研究与护理,让我们感受到心理护理在临床诊治中的必要性。伴随着医学护理体系的变化,对每一个护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需要护士不仅要有全面的技术水平,良好的医风,还要具备良好心理,给病患以友好亲切的感觉,让患者尽早回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马金明.肺结核诊断和护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11(2):70-71.
  [2] 李龙芸,等.对儿童、青年、老年结核症状病情的护理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10,22(12):797-798.
  [3] 孙忠亮.结核病的护理以及预防.上海科技出版社,2011,22(34):51-52.
  [4] 郭士金.老年肺结核310例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12(06):16-19.
  [5] 毛丰益.94例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11(22):4-8.
  [6] 陈光碧.83例老年肺结核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9(04):19-26.
  [7] 舒桂琴.老年肺结核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0,16(06):59-62.
其他文献
【摘 要】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患者病情的发展,最终可能会导致肺心病以及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劳动能力也随之下降,同时因疾病的反复发作,住院治疗次数增多,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护理人员应用相关的宣教内容以及干预措施,提高对患者的教育力度,增强患者的生存能力,降低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率,使得病情得到控制,增强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字】慢性支气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 强化优质服务理念,提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改革排班模式和管理模式,完善相应制度,定期质量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密切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病人满意度由95.13%上升至99.72%。医生满意度由93.02%上升至99.94%,护士满意度由95.97%上升至99.35%。实现了护理服务零投诉,护患关系零距离。结论 开展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38—01  癌症患者的疼痛表现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会出现在患者疾病的各个阶段,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有效的控制疼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我科采用吗啡口服滴定后转为口服盐酸羟考酮治疗癌痛2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方法 
期刊
期刊
【关键词】 健康教育;内科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88-01  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研究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医疗卫生领域中,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的关键途径之一。通过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为人体健康的保障提供支持。特别是在现代医学模式改革进程不断推行的发展背景下,现代意义上的护理模式已逐步转化成为一种以病患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规范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胸腔积液病人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的护理情况。方法:选择96例患有肝硬化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在术后对这些患者采取了相应护理手段,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96例患者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配合抗炎、保肝、补充蛋白、利尿等综合治疗后,胸腔积液压迫症状明显改善、消失而出院。结论:对患有肝硬化合并
期刊
目的了解成人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锡山区8个街道(乡镇)5 472名≥18岁常住居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