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议题的媒体表达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基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剩女”议题报道的分析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当前国际传播的重要命题.本文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对“剩女”议题的报道文本为分析对象,对其媒体表达进行深度剖析.研究认为,就性别议题而言,以媒体表达推动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方法和路径可归纳为:信源的多元化、平衡性和适合度相结合;运用综合、实证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增强应对意识和能力;强化受众意识.
其他文献
在美国的法律制度框架下,职场性骚扰属于1964年《民权法案》第七章所禁止的性别歧视行为.从规范法学的角度看,法院一开始并不接受性别歧视学说,后来因为逐步认定了性骚扰必然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外嫁女与娘家村庄的关系逐渐发生改变.本文运用“接纳度”和“同等性”两个维度相结合的分析框架,通过剖析江西省四个村庄集体回娘家活动,呈现外嫁女在村庄
未婚怀孕现象在中国呈上升趋势,而且随着未婚同居的兴起,未婚怀孕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同居伴侣中.本文通过分析来自35位有未婚怀孕经历(自己或伴侣)和30位正面临未婚怀孕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