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疑问,构建情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教学是通过建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借助疑问,构建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呈现,让学生在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思维,激发智慧,让化学课堂呈现出别样的动人魅力。本文结合化学教学实践,对问题情境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高中化学 问题教学法 情境构建 教学实践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怎样有效且合理地设计问题成为整个教学的关键。教师应以高中化学教材为准,以学生认知实际为依据,在问题情境构建上既要考虑问题的新颖性,又要注重问题的“坡度”,还要控制问题的数量。问题的提出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围绕学生所关注的话题设问,会为他们的思维注入“动力”,让他们“有感而发”、“思有所得”。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疑问,创设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呈现,让学生在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思维,激发智慧,让化学课堂呈现出别样的动人魅力。本文结合化学教学实践,对问题情境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析。
  一、从日常生活中挖掘问题,构建情境。
  化学存在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进入高中阶段后,高中生无论是通过课本学习还是自身的生活经历,都累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与经验,所以他们经常会对一些存在于现实中化学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同时又受本身认知的限制,出现“百思不得其解”的状况。这些他们感兴趣却无法参透的“谜团”,既带给他们极大困扰,又极具诱惑力。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谜团”,找到生活与化学两者的整合点,构建问题情境,就会瞬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学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时,设问:“水到冬天会结冰,为什么水变成冰时体积会膨胀?”诸如此类的还有“为什么游泳池的水是蓝色的”、“为什么铝合金门窗不要涂油漆”、“交警检查酒后驾车时为何让司机对着仪器吹口氣就能检查”、“为什么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既熟悉又好奇的问题,以此设问引入新课,学生会以百倍的热情与兴趣参与学习。尤其是当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后,他们对化学的实用价值会深有感触,同时还会产生运用化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是支撑他们深入探究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周程兵.巧用问题教学法,成就创新化学课堂[J].时代教育,2015,0(16):230-230.
  [2]陈永辉.问题引导下的高中化学开放式课堂教学初探[J].高中数理化,2015,0(4):60-60.
其他文献
摘 要: 朗读与背诵作为语言输入的一种方式已被证实行之有效,把朗读和背诵引入初中英语的日常教学,对于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朗读 背诵 听说读写  英语学习是有声语言的学习,朗读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背诵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意识的注意力,在大脑中刻下记忆痕,进而转为长期记忆的一个学习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所要朗读与背诵的材料大多来自于课本,是教师在课堂上
2015年暑假,我非常有幸能赴天水听取李镇西老师精彩的讲座,深深地为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和教育情感所折服。于是我买了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认真阅读,仔细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擅长把理性思考融入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使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及教育情感融汇其中,读后发人深省,撼人
一、案例背景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构建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理念,对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构建模型与实施方略展开探讨,旨在为黔东农村地区相关学前教育工作者基于构建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理念如何提升教育水平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构建模型 实施方略 黔东地区  引言  相较于城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开展面临一系列问题,诸如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不合理
摘 要: 新的课程视角下,好的数学课堂应当是注重多种算法,提倡循序渐进和拓展延伸的课堂。而这一切,取决于教师。优秀的教师都善于设疑激思,善于引申思考,善于引领学生走得更远。  关键词: 设疑激思 引申思考 拓展探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
一、问题提出  运算能力一般理解为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近几年,对于七年级学生学业测评的研究颇多,但是专注于分析运算能力现状的研究相对缺乏.笔者时常听到同行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学生的运算能力一年不如一年”,“为什么我都教得这么透彻了学生还是无法计算正确”,“为什么学生九九乘法表还不会背”,等等.  笔者所在的学校原属乡镇学校,后成为苏州工业园区首批“达标升级”学校,实行区级管
摘 要: 地图表现了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地图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空间想象力。地图是地理信息传递必不可少的载体,在地理教学中若以地图为依托,就能将广大地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直观地呈现,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地理学习 地图 意义  在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了大量以图为载体的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者一直思考如何激活课堂的问题,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作者结合教学经验,主要通过利用新课导入、点燃学生情绪、创设生动情境、利用小组合作、开展丰富活动、营造和谐氛围等方面内容的思考,全面把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激活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激活课堂 有效方式  在教育新形势下,语文教育已经由“师本”向“生本”转变,但一些教育者苦于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生
摘 要: 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弥补了教师独立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保证了备课质量。但要让集体备课真正发挥出其功效,上课者得经历个人创意、倾听交流、课后反思、观课互动等再创作的过程。  关键词: 集体备课 校本教研 先听后上  [背景]笔者曾参加学校八年级备课组的一次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备课内容是平行四边形习题课,通过对大家事先收集到的
摘 要: 一年级是孩子入学的起始年级,是新集体建设的关键期,努力整合各方力量,共同为新集体的建设服务。本文从暖孩子心,借孩子力——共塑文明行为;贴家长心,傍家长力——共享优质资源;齐教师心,合教师力——共促全面发展;热集体心,用集体力——共导正确舆论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起始年级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和班集体的共同努力,快速凝聚了人气、人心,使新入学的孩子很快融入了新集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