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路径探析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0r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课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其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来提高初中阅读教学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阅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媒体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弥补学生既有经验的不足。以《变色龙》的阅读教学为例,若学生不了解变色龙身体颜色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是它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本能的话,在阅读过程中就可能只会觉得男主人公很可笑,而无法理解其性格中的可悲与可怜之处。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播放有关变色龙生物习性的录像、图片等,则能让学生对变色龙这种动物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性格。再比如《钱塘湖春行》古诗的阅读教学,若只是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简单地进行字面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的。如果老师能够在讲解的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技术,如民族乐器伴奏、播放充满生机的春景图等,在情境中进行古诗朗读,往往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更加真切、直观地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文章所传达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结合教学目标,创新阅读课程类型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丰富、灵活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增加一些新的课型,如学法指导、朗读、文学欣赏、整体感悟、思维训练、自主阅读、单元组合、探究等课型。须要注意的是,任何课型的创新设计都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要以课堂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为出发点。比如对一些形式与内容都十分精美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采用文学欣赏、朗读等课型,而对于一些逻辑严密、科学严谨的文章,则应采用探究、思维训练、辩论等课型。教师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新课型,以获得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以《孔乙己》为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选择表演课型,将学生分为小组,各自选定文章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的同时,对文章内容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主人公的心理。语文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阅读更可谓是艺术中的艺术,其教学模式应当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设计,虽然教学模式灵活多变,但任何模式都不能背离“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
  三、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调动起学生主体性的理想手段。具体说,在学习新课文前,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自主预习新课,学生可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来预习新课, 整理生字生词,梳理文字。针对新课,可以让学生给自己定下一个或两个学习目标,也可以设置一个或两个题目,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探讨的形式来予以解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下意识地与学生多互动、多交流,师生共同制订阅读目标并寻找有价值的问题,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适时地予以引导。在师生频繁互动的阅读教学环境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重难点。
  四、触摸作者情感,引发情感共鸣
  阅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积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以心感悟作品,设身处地了解作者情感,以引起情感共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大家学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悟其情感,了解其创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经历,更好地体会作品所寄托的作者的情感,进而对作品有更为深入的见解,并在领悟文章内容的同时与文章中的人物共同体会不同的人生态度,逐渐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岳阳楼记》为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文章描绘的富有诗意的洞庭湖美景,以及文章的音韵美,并体会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综上所述,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乎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劣。广大语文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同时结合教学目标创新阅读课程类型,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触摸作者情感,感悟语言魅力,调动起学生的主体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观河中学(22601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复方鳖甲软肝片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
所谓迁移,就是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中,将已有经验运用于新的情境中去,迁移能力对于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由于迁移能力的形成起始于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概括,在此,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从概括能力形成入手,谈一谈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一、培养概括能力,要学会抽象概括  迁移能力的培养,要从概括能力的形成人手。文学作品中,事物的本质往往是被繁杂的语
读活课本,让学生带着疑问与激情主动阅读,让他们的理解主动性和想象创造力有更多的遐想空间,让他们在主观投射的过程中深入洞察其中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在多元的对话中挖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针对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思维的限制,应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创新丰富的教学模式,积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扮演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有些教师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比较严重,所以存在忽视学习主体地位、忽视情感教育、忽视学生创造力、忽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以及限制学生阅读想象力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并尽快转变观念,要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空间和想象空间,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同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变机械性、被动性的阅读为创造性、主动性的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养成方法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技巧。  一、导练结合,以趣促读  心理学家罗森布拉特说:“读者不是单纯的追求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而是创造性的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应指导学生独立阅读,“创造性的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阅读教学中解读字词往往与解读句段的思想内容相联系
<正>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34岁,健康体检。V1~V6定准电压5mm/m V,常规心电图(图1)显示P-P间期0.70~0.77s,频率78~86次/min;P波在Ⅰ平坦,Ⅱ、Ⅲ、a VF、V2~V6倒置,a VR、a VL
按照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都是过于主观和单一的,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实行多元化评价,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为中学教师评价作文提供了帮助与借鉴。  一、多元化作文的评价原则  传统的作文评价主要是由教师一人完成的,即一元主体,虽精批细改,但收效甚微。作文批改不仅是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同时也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目的探讨美西律、索他洛尔、索他洛尔十美西律口服后对家兔左心室楔形心肌组织块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冠状动脉灌注的家兔左心室楔形心肌组织块模型。应用浮置玻璃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