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学分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大学生对实践学分制的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意愿三个成分,以F高校为例,实证研究可知: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认知水平不高,情感和行为意愿也有待加强。家庭背景、专业、年级及个人特长等因素对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性别、学习成绩和学生干部任职情况则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对实践学分制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