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升初中学生的美术素养,依靠优秀的初中美术教师团队,引领和带动区域内年轻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整体发展,笔者组织郑州高新区的初中美术教师开展了“60天磨一课”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旨在发挥团队优势,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使“区域有特质、课堂有形态、师生有成长”.rn一、规范磨课流程做好顶层设计rn古人所谓的“切磋琢磨,乃成宝器”“相关而善之谓摩”,是说人们通过“磨”(切磋)和“摩”(观摩),能够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就教研活动而言,“磨课”和“摩课”正是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见贤思齐的内省过程.我区开展的“60天磨一课”活动,重点是对教法、学法的聚焦和再加工.每一位授课教师在各自的辅导教师帮助下,对所磨之课的教学过程反复推敲、加工和完善;授课教师除了专人指导外,还通过不同范围的定期教学展示和研讨,改进教学设计,经过每次研讨会上的头脑风暴,激发想象和创意,在“切磋”中打磨出教学案例的精品,并形成课例研究报告.整个过程为期60天.概言之,所磨之课须经历从“异构”到“再构”再到“异构”的过程,经过定课、学课、说课、研课、讲课、议课、结课共7个阶段的“琢磨”,才称得上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