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禽流感

来源 :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200710081202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毒株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被国际兽医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从微生物学角度讲,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侵袭。首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不含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受体,即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
  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1959年,专家们在苏格兰地区的鸡身上第一次分离出引起这种疾病的病毒,并证明这是一种全新的流感病毒。随后,专家们将这种病毒命名为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5N1亚型。一般来说,禽流感主要在{氐温季节发生,而且治疗相当困难,因而成为危害家禽养殖业的最严重疾病之一,目前各国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属于严防死守的对象;
  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后,这种疾病更名为禽流感。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家禽的方法防止其蔓延。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并不容易使人类发病。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SSrl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由上所述,禽流感就是一种由家禽(鸟)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
  野生鸟类的肠道中携带有病毒,但一般不发病。
  野生鸟类排出的病毒可以造成家禽(包括鸡、鸭)生病和大量死亡。
  当流感病毒突变时,就可以在人类中感染和传播。
  传染源:鸟、鸡、鸭、鹅、火鸡、人。
  传播的主要渠道:携带病毒的禽鸟羽毛、排泄物、分泌物;被污染的饲料和运输工具。
  传播途径: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形成尘埃在空气中传播,饲养者有吸人病毒的极大危险。人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眼结膜感染。
  主要症状: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呼吸困难、肌肉酸痛。
  次要症状: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严重症状:肺炎、急性呼吸窘迫。有些患者有眼结膜炎,患者体温持续在39~C,年龄过大和治疗过迟的患者往往因并发症而易于死亡。
  截至2005年11月,全球已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125人,死64人,病死率51.2%,全球病例有逐步增加趋势。
  
  中国存在流行禽流感的潜在危险:
  1.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养禽国、人多、禽多、猪多、人与家养动物混居。
  2.周边国家动物禽流感威胁大,动物禽流感近期极为活跃,中国边境线长,又是世界三大候鸟迁徙的主要途径国。
  3.中国科学家从猪的鼻分泌物中分离出了禽流感病毒,而猪有复制禽类和人类流感病毒的能力。因此,禽流感病毒和人类流感病毒在猪宿主体内,有可能混合重组产生一种新型的、致命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菌株。
  4.信息不通畅,往往获得禽疫情信息较晚。
  5.基层医生培训不够,警惕性不高。
  6.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不够及时,病例分析的质量不高。
  
  人类为什么害怕流感和禽流感?
  原因之一:世界各国政府最害怕的是一种偶然发生但又最可能随时发生的事情:如果在人身上同时感染流感和禽流感,人类可能面临新的毁灭性灾难。
  原因之二:如果它们在人身体上发生变种,整合出一个新型的不明病毒,而这个变种向传染人的方向发展,人类将可能面临一场全球范围的、高流行、高死亡率的公共卫生灾难。
  原因之三:流感大流行已很久未发生,人群中对流感病毒的抵御能力逐步下降;同时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的几率也逐渐增大。
  原因之四:人类是不可能对一个从未见过的或者已经变种的流感病毒具备抵抗力的,一旦这种流感新亚型病毒出现,世界范围的流感大流行将可能出现。
  原因之五:科学家已经确认,今年发生的禽流感大多由高致病性H5N1型病毒所致,在禽流感中危害最大,禽类感染这种病毒后数日内死亡,如果由禽类传染给人,发病后死亡率高达60%。
  
  人传人的可能
  至今,证据还不足以认定禽流感可以人传人。
  人与禽流感病毒间在宿主受体特异性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可能是至今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尚不具备人传人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胡志明市热带病研究院对24个禽流感病毒样本进行了解码,其中完全破解了16个取自家禽、水禽和5个取自人体的病毒样本。结果表明,这些致病病毒仍属于自2004年以来的H5N1型病毒。然而,2005年初取自人体、家禽及水禽上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发生严重变异,特别是HA、HN型基因外表抗原以及其他PB2、NS等抗原。
  PB2基因出现变异有可能使病毒在哺乳细胞中进行有效繁殖和更具毒性。这表明,禽流感病毒正在通过各种变异来适应新的宿主和增加毒性,这就增加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其他文献
方一 百蛇煎    药物组成 蛇床子、百部、苦参、白鲜皮、鹤虱、蒲公英、地丁、黄柏各30克,川椒15克,枯矾10克。  制剂用法 将上药浓煎成500毫升药液作为阴道冲洗液,每日1次,每6次为1疗程。  适应病证 各种类型阴道炎。本方治疗阴道炎主要以清热利湿、抗菌消炎、止痒止带为治则。外治法具有局部直接药物治疗吸收迅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    方二 清阴汤    药物组成 黄柏20克。土茯
有一种“笨”,是学来的    梭子鱼“笨死了”。科学家做过这个实验,把一条梭子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任何时候梭子鱼饿了,只要张张嘴,把小鱼吞进去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子鱼就迎上去,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子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梭子鱼
期刊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年代,有件事情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众所仰望的爱情。  人类对于爱情的信仰恒久不变,但是爱情的内容与角色却是千变万化,诡谲莫测。爱情带来的,也不只是美好的层面,同时包括了背叛与伤害。然而尘世间的男男女女,仍然对爱情怀抱着美好的渴望。爱情就像是一场跨世纪的万年慢性传染病,凡是人类皆无一幸免。只是现实世界里的爱情,完全不如罗曼史小说与浪漫电影中描述的那般美好。真实生活中的爱情,有许多演变
女朋友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被深埋在废墟之下,几天几夜没吃没喝;埋在一起的女友的同事一个又一个相继离开了人世;面对黑暗、恐惧和孤单,与死神较量的女友渐渐绝望至极……怎样让女友坚持到被救出的时刻,以迎来第二次生命的曙光?一个小伙子用爱情缔造了令人折服的生命奇迹。    地震突然袭来:恩爱情侣咫尺天涯生死未卜    贺晨曦1982年8月生于四川省绵阳市。2006年她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到了中国农业发展银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年以前,用身体换一切,老年以后,用一切換身体”。细细品味,于人颇有启示。当今社会,不少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或有一技之长,或是事业心特强,希望趁有生之年,传艺后学,传薪后人,愿献余热暖人间,那是最崇高不过的行为。但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如果不顾身体条件的允许,“余热”过度,不仅对身体有害,甚至还有可能真的“拼了老命”而折了“余寿”。  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
“是药三分毒”,如用药不当,会导致难以弥补的严重后果。现将发生在身边的几个小故事介绍如下,以提醒人们重视用药安全。  去痛片,酿悲剧李大娘患有偏头痛,时常发作,有十多年的病史。以往,一年仅发几次,近几年来年纪大了,体质差了,发作的机会也增多了,往往每个月都发作几次。才发病的那几年,一犯了病,村里的赤脚医生就让她吃“去痛片”,还真有效!以后一发作,她就去买十几粒“去痛片”回来服。后来干脆买1000粒
口疮,又叫口腔溃疡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病因尚不太清楚,可能与内分泌障碍、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自觉灼痛,可影响进食、说话、睡眠,且不易愈合,常伴口臭、便秘等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目前,对该症尚无特效疗法。但在临床中,下面的验方较有效,供读者选用。  浓茶漱口我国明代药典《本草纲目》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