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素材制作电子板报的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lo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普遍关注。针对于这门课程,我们开设了电子板报设计的相关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那么,在学生进行电子板报的设计中,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完成这项任务呢?其实在其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与生活的结合,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入到电子板报的制作中,本文将针对于此展开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生活素材;电子板报;信息技术
  在全国展开的小学生电子板报的制作中,我们更加侧重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但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电子板报的指导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缺少一定的内涵和深度。而在电子板报中融合生活的元素,往往能够带来更加好的效果,通过学生周围的生活元素更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使学生设计出来的电子板报朴实中带有时尚。
  一、电子板报的定义和特征分析
  我们所说的电子板报主要是通过文字、绘画、图形等内容经过电子软件的处理制作而成的一种电子板报的形式。这种电子板报的格式和我们平时墙报或者是报纸上面的板报是一致的。
  电子板报主要包含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电子板报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它所体现的内容同样是积极向上的,能够真正和学生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进行结合,内容清晰明朗。其次,电子板报也同样需要具有创造性。无论是作品的主题还是形式都应该足够的新颖,在构思上要相对巧妙,充分展现出学生的想象力。除此以外,电子板报能够从某种角度反映出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说电子板报从版面上看要足够的有艺术性。最后,我们强调的是电子板报的技术性。因为电子板报是学生通过特定的电子软件完成制作的,因此它必须要在技术上做到足够的恰当、准确并且适当,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设计出来的板报便于我们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电子板报的制作时,要让学生正确把握电子板报的定义,足够熟练电子板报制作涉及到的相关电子软件,善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完成电子板报的制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二、运用生活素材制作电子板报的方法
  1.作品突出中心和主题,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在进行电子板报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中心的思想,然后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进行创作,而这个中心的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获得。我们看一个学生的电子板报作品是否具有深意,其实一方面是要看学生是否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生活积累,另一方面,还需要看这位学生是否有对世界正确的态度和修养。那么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电子板报的设计时,应该引导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我们的世界,提炼出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同时,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关心社会的意识。
  我们选择的板报主题要积极向上,能够符合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某个学生创作的《锄禾报》中,其主题就是围绕我们的光盘行动展开的,充分的弘扬了节约粮食的美好品德,这一主题就是积极向上的。
  2.作品来自于生活实践,体现学生情感
  学生制作的电子板报应该能够反应学生的班级和学校生活。所以,我们选取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可以是學生亲身的经历,它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是我们的学校课程内容,比如我们的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程等等。因此,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学生才会熟悉,才会有自己的体会,才会有真情实感,这样也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去创作的欲望和积极性,使自己的电子板报不断地得到优化,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例如有的学生设计了《陶笛乐园》的板报内容,这一内容就是来自于学生上过的陶笛课,因为学生对于陶笛的学习过程非常熟悉,那么在板报的创作中会更加的得心应手。总之,学生创作电子板报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素材,结合他们的喜好进行创作。
  3.从生活之中选取素材,丰富素材途径
  在电子板报中,文字和图片是主要的部分,如果内容足够的充实,那么往往能够明确地表达出板报的主题。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学生创作的板报内容较少,学生可以利用的素材不足。为了能够提高素材的数量和质量,首先,我们可以在选择主题时,让各个小组先明确一些比较容易获得素材的主题,然后展开设计。其次,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素材,比如我们的学习资料,身边的人和事等等,提高我们素材的原创性。最后,就是借助于一些图片寻找和主题相关的素材,让学生进行筛选。
  三、结束语
  优秀的电子板报不仅仅要达到内容上的创新,同时要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思想上的深度,给我们一定的启迪。因此,我们为了丰富创作的素材和主题,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可以利用的内容进行升华。
  参考文献:
  [1] 季凡杰.浅谈依托电脑作品制作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J].科技展望,2017,(6).
  [2] 刘立芳.电子报刊制作的“灵”和“魂”[J].教育信息技术,2011,(8):27-28,50.
  [3] 高树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处理好四方面关系[J].2012,(07):61-61.
其他文献
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将写作主题和议论的中心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信息有效结合起来,能够使议论的中心和主题得到更加有效地凸显。因此,在具体的议论文体的写作实践中,如何将
目的探讨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经过规范验配后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58例(116只眼)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与观察组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加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展开传统文化的教学,形成良好的美术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各种文化知识进行美术创作,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高效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本文首先对传统文化走进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重点对传统文化走进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策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手术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住的HICH病人4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成内科治
【摘 要】时间和空间作为历史研究的关键方向,通过关联记忆、特征捕捉、地图讲解、网络辅助以主题探讨和分析等手段,渗透时空观念,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深刻领悟,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进行透彻的学习和掌握,并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继而推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历史;时空;核心素养;知识网络   引言   历史是对人类活动过程进行记录和释疑的一门学科,而在对历史学科进行学习和探索时,时间和
介绍了铁路领域车车通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提出了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基本方案。选取两车区间追踪场景,通过CPN对系统顶层进行建模与仿真,验证系统的性质及功能,分析不同信道
不同类型的山区。其生态经济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要评价、分析山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现状与演绎趋势,衡量山区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效益的优劣,以及山区水土保持生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核心素养也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课外阅读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针对小学语文课外教学的实施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基础,包括了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