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大,日趋频繁,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人才必备素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做为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提高;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段,我们要抓住这一教育的契机,及时开展口语训练,并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交际,善于表达,逐步加强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想说
李吉林老师说过:“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恰的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想要主动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一)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语言来自生活,生活又离不开语言。口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生活的需要,而丰富多彩的生活恰好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活源泉。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面带笑容,先用“嗨,孩子们,早上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我叫XXX,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抢着要发言。我走到一学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说:“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接着又提出如“你家有几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等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介绍着自己。同时我又让同桌互相对话,并让说得好的同学上台示范说。
(二)开展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进行交流,使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如“吹泡泡”一课,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开始,我高兴地说:“小朋友,今天老师让大家一起来吹泡泡,比一比谁吹的泡泡最漂亮。”然后,我也兴致勃勃地加人了吹泡泡的行列。我邊吹边建议:“过一会儿,我们来说说泡泡像什么,泡泡会飘到哪里去。看谁说得最精彩!”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的兴奋点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了说泡泡上。
采用这种情景对话能使学生的兴趣倍增,争着来练习,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下学习并运用了语言,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教会他们观察,真是一举多得。
二、保护表达欲望,让学生敢说
目前在小学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年级越低,回答问题越积极,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反倒不愿发言。通过调查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表达欲望”没有给予很好的保护,如:对抢答者的严厉训斥,对误答者的讽刺、挖苦。要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合理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原则。
如进行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一课时,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不管学生讲得是否有条理,只要学生想说、敢说,老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此外,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交际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表达欲望”。
三、加强训练,让学生会说
学生想说,有胆量说不等于会说,要让学生能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说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让他们真正的“能说会道”。
(一)加强课内训练
口语交际课的落脚点是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应合理利用课本资源,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
(1)利用语文课本中朗读对话,课本剧表演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激发其言语交际的兴趣,发挥其才能和特长。例如,我教授“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分别担任角色表演,自己设计场景,编写台词,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利用作文交流,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文评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作”靠“评”来完善,评改是学生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平时通过有意识地拿学生的优秀习作在课堂上交流评改,而同学们总是情绪高涨,各抒己见。上来交流的同学听着同学们对他作文的评价,逐渐将它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且很乐意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课外延伸实践,提升语言
1.增加阅读
阅读大量的书籍,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而在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也将随之提高。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一些好的词汇、句子以及表达方式,从而避免学生在说话时出现不知如何表达的现象。
2.参与实践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例如,每位学生都要到商店买文具,我布置了题为“买文具”的交际作业。让学生在买文具的过程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用途等,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与售货员进行交际,听一听售货员是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推销自己商品的。在交际课上,我让学生扮演“小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表演交际。这样,同学们不仅学会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学会了揣摩人物的内心,也学会了怎样与人文明地交往。
总之,口语交际是人人必需掌握的工具,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教师通过寻找各种有效的途径,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就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凌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张琦、张宝玲,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6期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提高;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段,我们要抓住这一教育的契机,及时开展口语训练,并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交际,善于表达,逐步加强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想说
李吉林老师说过:“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恰的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想要主动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一)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语言来自生活,生活又离不开语言。口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生活的需要,而丰富多彩的生活恰好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活源泉。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面带笑容,先用“嗨,孩子们,早上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我叫XXX,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抢着要发言。我走到一学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说:“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接着又提出如“你家有几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等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介绍着自己。同时我又让同桌互相对话,并让说得好的同学上台示范说。
(二)开展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进行交流,使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如“吹泡泡”一课,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开始,我高兴地说:“小朋友,今天老师让大家一起来吹泡泡,比一比谁吹的泡泡最漂亮。”然后,我也兴致勃勃地加人了吹泡泡的行列。我邊吹边建议:“过一会儿,我们来说说泡泡像什么,泡泡会飘到哪里去。看谁说得最精彩!”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的兴奋点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了说泡泡上。
采用这种情景对话能使学生的兴趣倍增,争着来练习,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下学习并运用了语言,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教会他们观察,真是一举多得。
二、保护表达欲望,让学生敢说
目前在小学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年级越低,回答问题越积极,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反倒不愿发言。通过调查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表达欲望”没有给予很好的保护,如:对抢答者的严厉训斥,对误答者的讽刺、挖苦。要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合理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原则。
如进行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一课时,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不管学生讲得是否有条理,只要学生想说、敢说,老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此外,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交际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表达欲望”。
三、加强训练,让学生会说
学生想说,有胆量说不等于会说,要让学生能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说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让他们真正的“能说会道”。
(一)加强课内训练
口语交际课的落脚点是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应合理利用课本资源,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
(1)利用语文课本中朗读对话,课本剧表演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激发其言语交际的兴趣,发挥其才能和特长。例如,我教授“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分别担任角色表演,自己设计场景,编写台词,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利用作文交流,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文评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作”靠“评”来完善,评改是学生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平时通过有意识地拿学生的优秀习作在课堂上交流评改,而同学们总是情绪高涨,各抒己见。上来交流的同学听着同学们对他作文的评价,逐渐将它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且很乐意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课外延伸实践,提升语言
1.增加阅读
阅读大量的书籍,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而在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也将随之提高。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一些好的词汇、句子以及表达方式,从而避免学生在说话时出现不知如何表达的现象。
2.参与实践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例如,每位学生都要到商店买文具,我布置了题为“买文具”的交际作业。让学生在买文具的过程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用途等,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与售货员进行交际,听一听售货员是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推销自己商品的。在交际课上,我让学生扮演“小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表演交际。这样,同学们不仅学会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学会了揣摩人物的内心,也学会了怎样与人文明地交往。
总之,口语交际是人人必需掌握的工具,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教师通过寻找各种有效的途径,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就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凌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张琦、张宝玲,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