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课堂上空的一面旗帜”,这是江苏省教科院成尚荣研究员一篇文章的题目。说得何等好啊!课堂教学,就其本真而言,是道德的。我们在关注课堂知识传授之外,更应该追求的是课堂中的伦理精神与道德价值,促进学生在真、善、美的路上大步前行。
如何让课堂焕发道德的力量呢?
一、课堂应以道德的方式展开
在一堂观摩课上,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张纸条,让他们匿名写出自己的烦恼是什么。当教师把纸条全部收上来后,我和其他听课的老师都以为他会把所有学生的“烦恼”都一一列出,然后加以分析引导。可是,他没有。他匆匆地把纸条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纸盒中,便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接下去他也没有去理会纸条上的内容,只是在快下课时,他才“旧事”重提:刚才大家都写了自己的“烦恼”,咱们看看都有什么“烦恼”呢?
“是不是不好好做作业?”
“是!”
“是不是爱和父母吵架?”
“是!”
“这样做对吗?”
“不对!”
“以后应该怎么办?”
“改正错误!”
——可是,他看也没看纸条一眼。
就在这样的总结中,这堂课结束了。
我很好奇地将学生的纸条打开,发现学生的“烦恼”还真的不少——
“每天心情都不好,有时会以打人来发泄。”
“经常觉得自己心里很难受,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觉得学习很无聊。”
“对异性萌生爱意,和父母产生了代沟。”
“沉迷游戏是错吗?”
“厌倦父母唠叨。”
…………
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出自己的“烦恼”,充满着对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可是,教师竟然没有看他们诉说的“烦恼”,而是想当然地问了几个问题,然后简单地问他们这样做对不对、怎么办,便结束了。如此做,会给学生一个强烈的“信号”:教师并没想知道他们的心声,也不会理解他们的“烦恼”,更不会替他们分忧,不过走个“过场”而已。
这一课堂教学过程是不道德的,因为“道德课堂,决不仅仅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课堂,更为重要的是,课堂充溢着道德意义,教学是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而道德的方式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尊重,信任,包容,鼓励;道德的方式是文化的方式,正如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
如何让课堂焕发道德的力量呢?
一、课堂应以道德的方式展开
在一堂观摩课上,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张纸条,让他们匿名写出自己的烦恼是什么。当教师把纸条全部收上来后,我和其他听课的老师都以为他会把所有学生的“烦恼”都一一列出,然后加以分析引导。可是,他没有。他匆匆地把纸条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纸盒中,便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接下去他也没有去理会纸条上的内容,只是在快下课时,他才“旧事”重提:刚才大家都写了自己的“烦恼”,咱们看看都有什么“烦恼”呢?
“是不是不好好做作业?”
“是!”
“是不是爱和父母吵架?”
“是!”
“这样做对吗?”
“不对!”
“以后应该怎么办?”
“改正错误!”
——可是,他看也没看纸条一眼。
就在这样的总结中,这堂课结束了。
我很好奇地将学生的纸条打开,发现学生的“烦恼”还真的不少——
“每天心情都不好,有时会以打人来发泄。”
“经常觉得自己心里很难受,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觉得学习很无聊。”
“对异性萌生爱意,和父母产生了代沟。”
“沉迷游戏是错吗?”
“厌倦父母唠叨。”
…………
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出自己的“烦恼”,充满着对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可是,教师竟然没有看他们诉说的“烦恼”,而是想当然地问了几个问题,然后简单地问他们这样做对不对、怎么办,便结束了。如此做,会给学生一个强烈的“信号”:教师并没想知道他们的心声,也不会理解他们的“烦恼”,更不会替他们分忧,不过走个“过场”而已。
这一课堂教学过程是不道德的,因为“道德课堂,决不仅仅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课堂,更为重要的是,课堂充溢着道德意义,教学是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而道德的方式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尊重,信任,包容,鼓励;道德的方式是文化的方式,正如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