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_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0
  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年多来,新课程的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所理解、接受并付诸实践,但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果尚并不令人乐观,怎样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员关注、研究的重点和焦点。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效实现树立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合格公民,笔者认为可采以下教学方法。
  一导学式教学法
  所谓导学式教学法,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对某一内容的认知、分析、理解而后形成关于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看法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紧密结合。
  导学式教学法一般包括导入、导读、导议、导结、导练五个环节,要求导入激趣要新颖、导读激情重感悟、导议激疑促发展、导结激活有拓展、导练激励讲实效。
  【案例1】
  某老师以“导学法”上初三思想品德課《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教师首先用电视小品《超生游击队》导入,激趣引入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人口问题(导入激趣要新颖);然后老师提问:⑴我国人口状况怎么样?有何特点?⑵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⑶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⑷如何看待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本框内容,整体感知;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讲解评价(导读激情重感悟);教师接着鼓励学生根据身边的事例或新闻报道的事例讨论“为什么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小结(导议激疑促发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请同学们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由学生列出知识结构图,形成关于人口问题的认识(导结激活有拓展);最后,教师布置一道习题“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及时评价反馈(导练激励讲实效)。
  这是一堂典型的“导学法”教学课例,教学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读、思、议、做中获得关于对待我国人口问题的正确看法和态度。
  二讨论法
  俗话说,理不辩不明,理越辩越明。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讨论或辩论,帮助学生辨明是非、弄清曲直,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
  欲使讨论起到应有的良好教学效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明确课堂讨论的目的。教学中,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学生通过围绕某一问题的讨论要达到的目的。
  2.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要使课堂讨论有实效,题目设计是关键。一般来说,好的讨论题目有以下特征:围绕中心问题,指向明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能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有思考性,有思维价值,难度适合;问题设计有梯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3.要科学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形式多样,从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看,以小组为单位或学生自由组合形式比较好。小组讨论的人数以5人为最佳,既可以让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又不会形成相对封闭的“小小组”,使讨论深入下去。
  4.要适时调控讨论过程。为了确保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当学生在讨论中对某一问题感到畏难时,教师应及时启发和引导;二是当学生在讨论中出现偏差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和指导;三是学生在讨论中坚持正确观点一方力量稍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5.要及时进行讨论总结。在讨论结束时要及时进行交流、总结。一是各小组应汇报讨论基本情况,出现的不同观点及其理由等,二是教师要对讨论观点进行概括,特别是对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模糊认识加以澄清。通过交流总结,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课堂讨论效果。
  三体验式教学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充分参与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并将理论或成果运用于实践中。
  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
  亲历: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或活动,有学生单独或团体经历一件事或完成一项任务。
  感受:学生置身其中,得到真实感受,并将感受进行分析,产生自己的观点。
  分享:学生交流感受或认识,使学习向纵深发展。
  总结:教师收集学生的感受和认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形成积极的思维和价值观。
  应用:即认识后的实践。
  四榜样法
  尽管说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理服人,要重视说教,但很多时候是“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者,要模范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模范地学法、用法、守法。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案例2】
  美国新泽西州一名小学校长戴维斯先生某日傍晚爬上校舍屋顶,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因为他此前对学生说:如果你们在几个月内读完一万本书,我就可以任有你们处置作为奖励。学生们提前完成了读书任务,他们选择的奖励是让戴维斯校长在屋顶住一个晚上。
  对这件事,戴维斯校长认为“冷得值”,因为这不仅换来的是学生读完一万本书,大大的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给学生树立了诚实守信的榜样,比说教更有实效。
  五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指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其操作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思想品德课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既能很好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明辨道理,指导行动,形成良好品质。
  【案例3】八年级《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学
  有一位老师在进行八年级《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学时,使用了这样一个案例:
  蓉蓉和肖肖是好朋友,蓉蓉将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为自己保密。但肖肖的性格很开朗,有时管不住自己的嘴,在同学聊天时,无意告诉了大家,公开了蓉蓉是养子这保守了十几年的秘密。蓉蓉为肖肖不守信用很气愤,要求肖肖在班上公开赔礼道歉。但肖肖认为这是事实,并非他捏造出来的,再说自己也是无意泄露的。
  为此,老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你是怎样看待此事的?2、肖肖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3、蓉蓉面对肖肖这种想法,他该怎么办?为什么?4、假如你是老师,该如何处理此事?5、在这件事上,蓉蓉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公民应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学会自我保护隐私权,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权。特别是第3、4、5个问题的思考、解决,对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类似的问题时自己应该怎么做有直接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当然,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这里介绍的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方法,只是列举部分,且相互之间甚至有包含关系,而且还有一些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未曾介绍,比如“谈话法”、“活动式教学法”等。总之,我们在实际运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就能取得有效的甚至是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实现高效教学,本文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位好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师生关系,确保学生的高效主体;确定质效当先量效次之的选择,追求真正的高效;围绕教学目的,精选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操作性强,效果好。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经在全面全面铺开,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广大师
摘要:随着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学习。近几年,中职教育的队伍逐渐壮大,但是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能力和成绩却让人堪忧。中职学生在英语方面的成绩,相较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差距。从学生的自身来说主要是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基础差。同时,学校和老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也有很大的责任,老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建立英语学习的有效课堂。本文将针对现在中职学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