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及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i243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医学检验也是逐步得到重视,但是多数检验质量控制都比较注重分析过程中以及分析后,对于分析前的问题比较容易忽视掉,从而导致出现一部分所说的检验结果与病人的实际病情并不符合的现象出现,因此做好医学检验分析前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检验的过程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减少因为开始就出现的失误进而导致检验出现纰漏的可能。
  【关键词】 医学检验;分析前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医学检验也是逐步得到重视,但是多数检验质量控制都比较注重分析过程中以及分析后,对于分析前的问题比较容易忽视掉,从而导致出现一部分所说的检验结果与病人的实际病情并不符合的现象出现,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对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以及对策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针对此课题进行探讨,从而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1]。
  分析前的程序是指按照时间顺序,从临床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终止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样品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输。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環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其实这也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最薄弱的阶段,所以应该引起重视[2,3]。
  1 检验申请
  检验申请主要是指临床上对患者作出进一步诊断进而要进行医学检验,只有临床医师开出信息准确完整的申请单,并留取到患者高质量的标本,检验人员从事的一切检验工作才有意义。
  1.1 存在的问题 因为化验单申请需要足够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临床诊断、病床号、病志号、时间、申请医生或需要注明的其他事项等等,这些某一项环节出现错误就会容易引起结果的错误甚至纠纷的发生。另外,检验人员还要配合指导临床正确留取样本并且还要将其送往检验科室,最后检验科再得出结论,这里的环节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1.2 对策 只要认真细致,对任何异常的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与临床进行沟通就可以了,要注意检验申请的关键就是加强与临床的相互沟通。
  2 患者准备
  2.1 存在的问题 患者应该空腹进行检验,或是检验之前不要服用什么药物之类的,还有患者需要在检测前休息等。采样前患者情绪常出现紧张、激动、担忧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对血常规、血糖、乳糖、激素等级检测不准确,另外有部分患者经长途跋涉后直接检测, 由于其身体情况较为劳累, 有大量的活动量, 从而导致肌酐、乳酸、尿素等增高,碳酸氢根等的降低,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4]。
  2.2 对策 嘱咐患者在检验之前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药物、心理、饮食、休息等等,以免因为不必要的因素导致患者出现检验结果的偏差。
  3 样品采集
  3.1 存在的问题 一般检测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样品采集造成的,首先仪器或是试剂出现问题,例如校验不准确,试剂过期等等,检测人员对所使用的检测仪器的性能、特征、操作、保养等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同一个实验项目,若是换了不同生产厂家的试剂,检测工作人员未能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改变参数,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其次,是试剂方面造成的误差。还有例如大便标本采集量少,送检量不够,致使采集不到病变成分,本来应该能检测的病变检测不出来,变成正常报告检测结果; 采集尿培养标本时,未能按照标准执行采集,导致污染菌生长,结果不正常无法检测[5]。再者是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有些工作人员采集痰标本时非常随意,有时采集的甚至是唾液。还有就是标本的送检结果不及时。有些标本采集之后,须立即送检,否则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另外检验人员不够负责任造成检验结果误差。有些检测人员对已经被稀释过的标本检测结果未乘上稀释倍数,或者粗心将标本拿错。
  3.2 对策 注意样品采集时间、样品采集部位、样品采集时患者体位、样品采集过程的具体操作等过程注意就可以适当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4 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输
  4.1 存在的问题 其实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输最主要的就是样品的运送、保存与处理的环节,例如血液标本要尽早处理,尽早检验,还有就是标本在传送的过程中会出现被污染等情况。
  4.2 对策 检验前,对不符合样品采集规定要求的标本,应拒绝接受。符合规定要求的标本,要严格按照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检验后标本不能立即处理掉,应根据标本性质和要求按照规定时间保存,以备复查需要。标本过保存期后,要有专人送到指定消毒地点集中处理。
  因此,对于分析前的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这个就要求检验工作者不断学习强化技术,严格要求自己,有踏实稳定的心态,娴熟的技术,严谨的作风。注重加强与临床上的沟通,对患者的宣传教育以及采集样本之前的准备,另外还需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检查的质量。
  综上所述,做好医学检验分析前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检验的过程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减少因为开始就出现的失误进而导致检验出现纰漏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Lippi G, Bassi A, Brocco G, et al.Preanalytic error tracking in a labo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results of a 1 -year experience [J].Clinical Chemistry, 2006,52(25):1442-1443.
  [2] 李晓洲,王永杰,陈复兴,等.浅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J].东南国防医药,2009,10(1):101-102.
  [3] 王伟民.浅谈护理工作对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6):469-470.
  [4] 郑海英. 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减少检验分析前误差[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 5) : 350 - 351.
  [5] 秦晓光. 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J]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1) : 91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叙述国外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聚醚多元醇的技术概况,介绍其组成特征、应用范围等情况,供国内生产高质量聚醚多元醇参考。
人事档案是党政军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各个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
在刚刚评选出的20位深圳文明市民中,深圳红荔书画馆馆长黄南美是最年长的一位,今年已经78岁了。自1989年创办红荔书画馆以来,他一直担任馆长,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现在,红荔书画
文中收集整理了利用人工地震测深、天然地震到时以及布格重力异常、地震地质资料反演福建台湾地区地壳结构的不同结果。对这些不同的初始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给出了该区域的综合一维平均地壳速度结构模型, 为进一步开展该区域二维或三维地壳精细结构反演提供一个合适的一维初始地壳模型。
目的:通过对老年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2年5月—2009年3月7年间我院38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
以大都会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广州都市圈区域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阐述了广州都市圈核心层,内圈层,外圈层的构建与对策,特别对广州都市圈外圈层拓展过程中下述城市的定位提出了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肺部疾患,是支气管黏膜、气管以及周围组织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症状主要以是反复发作性咳嗽、气急、哮喘以及咯痰等,反复性的咳嗽最为突出,中医学的“喘证”、“咳嗽”、“肺胀”及“痰证”等范畴。致使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劳累、冷空气刺激、气候变化、有害气体的长期刺激、感染、情志不畅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急性支气管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治疗不当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