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讲解实验题一般首先分析实验类型、实验变量、反应变量、观察指标,然后再根据题意回答相关问题。
[关键词]实验类型 实验变量 反应变量 观察指标
实验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对象变化,以其结果论证科学结论的一种科学方法。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是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实验的目的即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因果关系。实验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解答实验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学生掌握了实验基本理论后,分析每一道实验题时,应从分析实验类型、实验变量、反应变量、观察指标等方面人手,就容易准确解答。下面结合具体实验加以说明。
例1: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成功诱导是至关重要的步骤。科学家以食用稗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在基本培养基上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食用稗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
分析:该实验应为探究性实验,则光照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可能有三种可能性,即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无影响,根据这三种可能性,就能确定实验可能会出现的三种结果,即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低、不变。实验变量就是光,而在实验中要改变实验变量,即分为有光照和无光照的两组;反应变量是愈伤组织的形成,观察指标是愈伤组织形成的数量,在本题中还要转换成愈伤组织诱导率。经这样分析后,学生就很容易解答此题了。
参考答案:(1)2,4-D 6-BA(2)①L3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甲、乙两组中形成愈伤组织的个数并计算愈伤组织诱导率。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①如甲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大于乙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则光照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②如甲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小于乙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则黑暗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③如甲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乙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当,则光照、黑暗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没有影响
例2:研究表明: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之间传递神经冲动时起作用。刺激运动神经,神经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至突触间隙,进而引起肌肉收缩。为了验证乙酰胆碱是由神经末梢释放而不是肌肉收缩释放的,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
材料与用具:一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乙酰胆碱测量仪、电极、箭毒(麻痹肌肉)等。
实验步骤及预期实验结果:①用含有少量毒扁豆碱(能防止乙酰胆碱降解的化合物)的生理盐水灌注肌肉(如图),备用。②取神经——肌肉标本,用乙酰胆碱测量仪测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结果无乙酰胆碱。③_____。④_____。
分析: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变量是神经兴奋,肌肉不兴奋,反应变量(检测指标)是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含量。因此,补充的内容是:③用电极刺激肌肉,肌肉收缩,测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结果无乙酰胆碱。④用箭毒麻痹肌肉,刺激神经,肌肉不收缩,测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结果有乙酰胆碱。
在完成补充性实验题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要思考题目中所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分别起什么作用?怎样运用?题目中给出的实验试剂和材料一般应充分利用。
(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简便性、可行性、安全性和精确性。(步骤一般包括:①取材随机分组编号②实验材料的预处理③施加实验变量④同等条件培养或处理,控制无关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预测:根据实验类型分析后能够预测可能发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4)实验分析及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归纳出一般概括性判断,并用文字、图表等方法作一个简明的总结。
(5)注意“实验结论”与“实验预期结果”含义不同。后者是表现上的直接看到的实验事实、现象等,而前者是实质性的、理论性的、本质性的生物学内容。
总之,要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和思路,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关键词]实验类型 实验变量 反应变量 观察指标
实验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对象变化,以其结果论证科学结论的一种科学方法。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是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实验的目的即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因果关系。实验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解答实验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学生掌握了实验基本理论后,分析每一道实验题时,应从分析实验类型、实验变量、反应变量、观察指标等方面人手,就容易准确解答。下面结合具体实验加以说明。
例1: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成功诱导是至关重要的步骤。科学家以食用稗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在基本培养基上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食用稗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
分析:该实验应为探究性实验,则光照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可能有三种可能性,即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无影响,根据这三种可能性,就能确定实验可能会出现的三种结果,即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低、不变。实验变量就是光,而在实验中要改变实验变量,即分为有光照和无光照的两组;反应变量是愈伤组织的形成,观察指标是愈伤组织形成的数量,在本题中还要转换成愈伤组织诱导率。经这样分析后,学生就很容易解答此题了。
参考答案:(1)2,4-D 6-BA(2)①L3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甲、乙两组中形成愈伤组织的个数并计算愈伤组织诱导率。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①如甲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大于乙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则光照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②如甲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小于乙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则黑暗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③如甲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乙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当,则光照、黑暗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没有影响
例2:研究表明: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之间传递神经冲动时起作用。刺激运动神经,神经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至突触间隙,进而引起肌肉收缩。为了验证乙酰胆碱是由神经末梢释放而不是肌肉收缩释放的,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
材料与用具:一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乙酰胆碱测量仪、电极、箭毒(麻痹肌肉)等。
实验步骤及预期实验结果:①用含有少量毒扁豆碱(能防止乙酰胆碱降解的化合物)的生理盐水灌注肌肉(如图),备用。②取神经——肌肉标本,用乙酰胆碱测量仪测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结果无乙酰胆碱。③_____。④_____。
分析: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变量是神经兴奋,肌肉不兴奋,反应变量(检测指标)是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含量。因此,补充的内容是:③用电极刺激肌肉,肌肉收缩,测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结果无乙酰胆碱。④用箭毒麻痹肌肉,刺激神经,肌肉不收缩,测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结果有乙酰胆碱。
在完成补充性实验题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要思考题目中所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分别起什么作用?怎样运用?题目中给出的实验试剂和材料一般应充分利用。
(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简便性、可行性、安全性和精确性。(步骤一般包括:①取材随机分组编号②实验材料的预处理③施加实验变量④同等条件培养或处理,控制无关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预测:根据实验类型分析后能够预测可能发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4)实验分析及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归纳出一般概括性判断,并用文字、图表等方法作一个简明的总结。
(5)注意“实验结论”与“实验预期结果”含义不同。后者是表现上的直接看到的实验事实、现象等,而前者是实质性的、理论性的、本质性的生物学内容。
总之,要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和思路,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