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补充性实验题的分析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_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讲解实验题一般首先分析实验类型、实验变量、反应变量、观察指标,然后再根据题意回答相关问题。
  [关键词]实验类型 实验变量 反应变量 观察指标
  
  实验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对象变化,以其结果论证科学结论的一种科学方法。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是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实验的目的即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因果关系。实验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解答实验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学生掌握了实验基本理论后,分析每一道实验题时,应从分析实验类型、实验变量、反应变量、观察指标等方面人手,就容易准确解答。下面结合具体实验加以说明。
  例1: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成功诱导是至关重要的步骤。科学家以食用稗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在基本培养基上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食用稗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
  分析:该实验应为探究性实验,则光照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可能有三种可能性,即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无影响,根据这三种可能性,就能确定实验可能会出现的三种结果,即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低、不变。实验变量就是光,而在实验中要改变实验变量,即分为有光照和无光照的两组;反应变量是愈伤组织的形成,观察指标是愈伤组织形成的数量,在本题中还要转换成愈伤组织诱导率。经这样分析后,学生就很容易解答此题了。
  参考答案:(1)2,4-D 6-BA(2)①L3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甲、乙两组中形成愈伤组织的个数并计算愈伤组织诱导率。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①如甲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大于乙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则光照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②如甲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小于乙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则黑暗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③如甲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乙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当,则光照、黑暗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没有影响
  例2:研究表明: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之间传递神经冲动时起作用。刺激运动神经,神经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至突触间隙,进而引起肌肉收缩。为了验证乙酰胆碱是由神经末梢释放而不是肌肉收缩释放的,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
  材料与用具:一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乙酰胆碱测量仪、电极、箭毒(麻痹肌肉)等。
  实验步骤及预期实验结果:①用含有少量毒扁豆碱(能防止乙酰胆碱降解的化合物)的生理盐水灌注肌肉(如图),备用。②取神经——肌肉标本,用乙酰胆碱测量仪测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结果无乙酰胆碱。③_____。④_____。
  分析: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变量是神经兴奋,肌肉不兴奋,反应变量(检测指标)是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含量。因此,补充的内容是:③用电极刺激肌肉,肌肉收缩,测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结果无乙酰胆碱。④用箭毒麻痹肌肉,刺激神经,肌肉不收缩,测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结果有乙酰胆碱。
  在完成补充性实验题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要思考题目中所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分别起什么作用?怎样运用?题目中给出的实验试剂和材料一般应充分利用。
  (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简便性、可行性、安全性和精确性。(步骤一般包括:①取材随机分组编号②实验材料的预处理③施加实验变量④同等条件培养或处理,控制无关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预测:根据实验类型分析后能够预测可能发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4)实验分析及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归纳出一般概括性判断,并用文字、图表等方法作一个简明的总结。
  (5)注意“实验结论”与“实验预期结果”含义不同。后者是表现上的直接看到的实验事实、现象等,而前者是实质性的、理论性的、本质性的生物学内容。
  总之,要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和思路,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数学教学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呢?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自己的浅见。  一、激发乐学、调动参与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新课程的数学教材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
几年前,有一位初三学生在周记中写下的一段话至今仍令我记忆尤新,他这样写道:“以前刚上化学课时,老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感觉真是新奇,轮到我们自己做了,一开始还觉得有意思,但做了几个实验后,发现化学实验也挺没劲的。因为我們做的实验在课堂上老师已经做过了,不用做也知道结果……”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2000年以来,人口年均增长0.57%,处于生育水平阶段。 ()  A.五 高B.六 低C.五 低D.六 高  2.2010年8月26日,科技部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宣布,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
农业部推广处公布201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其中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设施栽培工艺与装备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草莓立体高效育苗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荣获二等奖。该成果推广了草莓高架育苗设备与技术,累计应用于6个草莓主产省区,累积推广3629.62亩,总产值达1.7亿元。成果大幅度提高了温室的空間利用效率与草莓育苗效率,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与劳动管理成本。
一、1.C2.D3.C4.A5.C6.D7.B8.B9.D10.B11.C12.A  二、13.(1)友善(文明,和谐)。(2分)  (2)相互理解,互相宽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6分,符合题意三点即可)  14.(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分)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2分)  (2)能够为保护英雄烈土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弘杨爱国生义精神;有利于保护英雄烈土的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尊严
摘要:本文介绍PowerPoint环境下有关透空效果的制作技术。相信阅读后一定收获颇丰,并且从中一定能体会到创新思维对多媒体开发的重要性。  关键词:PowerPoint 打印屏幕 选择性粘贴 设置透明 叠放次序  中图分类号:TP3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4-0028-02
1.问题的提出  在某一大市高三高考调研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1所示,斜劈A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B在外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沿斜劈表面向下运动,当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沿斜劈的表面向下时,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同时撤去F1和F2,物体B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B.若只撤去F1,在物体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
摘要:数据库加密就是对数据库的文件或数据进行加密,数据加密后以密文方式存储,即使被窃取、被拷贝,机密数据也不会被做对方获取。本文介绍了SQL Server数据库常见的安全问题和数据库加密技术,提出了一种对于数据库字段的加密技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
1 教学背景  1.1 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学生在学习了人的营养和呼吸之后,顺理成章的就要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而本课是本章的基础,了解了本节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还为学习第四节中的输血、献血做了铺垫。  1.2 学情分析。学生几乎都有流血、抽
[一道单元检测题引发的思考]前不久在用县教研室编撰的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检测《声现象》时,遇到了这样一道题: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该题源自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