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能的多陆块、小洋盆、弱俯冲的动力学特征及其花岗岩演化特点——以秦岭造山带核部花岗岩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hu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块俯冲碰撞理论曾是花岗岩构造动力学、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主线.如根据碰撞前的俯冲、同碰撞、后碰撞、碰撞后四个阶段提出了对应的四组花岗岩系列.很多造山带花岗岩具有这种演化(如由俯冲型Ⅰ型→碰撞型S型)的特点,从而常常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定势.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花岗岩生成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多样性.我们的研究表明,秦岭造山带核部花岗岩在长达700Ma期间发育两期S→H(混合花岗岩,相当于Ⅰ型,Castro,1991;1999)型花岗岩演化.晋宁期较早为S型花岗岩体,多呈线形片麻岩体;略晚为Hss型花岗岩体;之后为Hm型(幔源组分较多).加里东—海西期中略早的为S型花岗岩;略晚的为H型花岗岩体.初步估算,H型花岗岩体中,幔源组分可达10%~70%,显示了由S→H(或Ⅰ)型花岗岩的连续过渡特点.这种S→H型花岗岩的演化可能揭示了在每次构造旋回中,早期以大陆内部物质的调整和再分配的作用为主;晚期以洋陆或壳幔相互作用为主,这有别于一般的板块俯冲→碰撞演化特点.按照目前的认识,这种S→H型花岗岩的演化至少有以下三种动力学解释:(1)大陆构造体制的俯冲碰撞(S型为主)→拆沉(H型为主);(2)或小洋盆构造体制的弱俯冲(岩浆少)→碰撞(S型为主)→拆沉(H型为主);(3)小洋盆构造体制的弱俯冲(初期S型为主,略后H型为主)→洋?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个考虑应力集中和疲劳极限影响的缺口件频域随机振动疲劳寿命估算方法。首先进行随机振动分析,得到应力响应功率谱密度,用疲劳缺口系数考虑孔边应力集中的影响;然后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启动实施的新形势和教师教育趋向大学化、开放性、一体化、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办学体制为成人教育的教育学院在教
回顾性分析20例在我院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超声图像表现。20例资料均表现为胎儿冠状静脉窦扩张,三血管-气管平面呈现"四血管"征,超声诊断18例为单纯永存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城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海城区8个社区中的715名老年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通畅与否势必会影响整个农业的健康发展。农产品流通连接着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传递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
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城市化理论随着中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不断深化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初步确立
我国食品企业的主体有中小食品企业构成,但中小食品企业基础条件薄弱、人力资源缺乏、监管不完善,其生产食品的安全隐患多。增加HACCP体系在我国中小食品企业中的应用,有效的避
本文运用1998~2012年贵州省农业经济相关数据,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农业总产值、农业资本投入、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用机械总动力之
公司制的发展与完善,推动了内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但所有者与高管二者之间由于目标和利益的不一致所导致的激励兼容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何设计合理的激励薪酬方案,成为当
回顾性分析45例板栗刺致眼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的板栗刺全部取出,其中经角膜或结膜1次全部取出者38例,分2次取出者7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3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