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anw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小学教育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全面教育,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课程更加贴近生活,与生活接轨,实现教学生活化,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接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教师们应该学会让日常的教育活动和数学相关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起来,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数学,同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去找到与这些知识相关的情境,可以对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充分体现数学教育的生活化,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将教学活动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实际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要让数学教育更加贴近生活、与生活接轨、实现数学的生活化,教师们就应当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理解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事物,把生活中的情境引用到生活中来,将抽象的数学转化有易于理解的生活。
  如何才能让数学教育更好地实现活化呢?我有以下看法。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把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常用的重要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场景中体现出来,是把数学课题生活化的基本方法。作为数学老师,应当把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一些学生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来自于生活,而生活中也处处都有着数学,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而且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在日常教学中,把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代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当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复杂的数学逻辑进行理解和分析,并且在熟悉的情景当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数学语言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节课,由不同的老师来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数学作为一门理科主科,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重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個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我在上“利率”这个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跟学生大个比方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把钱存到银行比较安全。在把钱存到银行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存钱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存钱”的益处之后,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有什么不同,谁的利率高谁的利率低,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定期存款,在什么情况下又应该选择活期存款。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三、数学作业设计生活化


  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教学的有益延伸,做业和练习是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检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老师除了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上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以外,做业设计的生活化也是不可忽略的。
  比如,我在上《认识时钟》这一课的时候,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家庭做业。我让学生在做业本上把当天晚上吃饭的时间、父母洗好碗的时间和自己洗完澡的时间在做业本上以指针时钟的方式画出来,在写出相对应的时间。这样的做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留心时间,同时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改变学生对做业形式的理解,从而加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四、总结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总的来说,引导学生处处留意在生活中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是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步骤,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数学素材,从而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可以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与生活接轨,从而实现数学的生活化。
   责任编辑 徐国坚
其他文献
红岩精神与延安精神都形成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红岩精神是对延安精神联系国统区实际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具有共性:艰苦奋斗,坚定的理想信念
广东省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竞赛由广东省职业教育学会语文与文秘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是目前省内考查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最高级别也是最权威的竞赛之一,旨在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促教研,提高中职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探索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结合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竞赛主要考察学生如下几种能力:1.应用“工具”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2.书写能力;3.记录整
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巧妙地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利用微课对小学生学习语文进行指导,可更好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和质量,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阅读能力。 一、掌握重点与难点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重新归纳和整理,帮助小学生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