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点拨的契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u7623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的思路背离教师的思路,或思维出现暂时的障碍,或是对所学的课文背景不了解等情形,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巧妙、恰当的点拨,以调整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把学生的思维引入问题的深处,激活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捕捉“闪光点”,恰当点拨
  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有效性,教师恰当的“点拨”是非常关键的。在课堂上,学生往往背离老师的教学思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想法,这些想法尽管有时很可笑,我们也要特别珍重学生思维闪现的灵感,进行巧妙的点拨,来体现学生思维的价值。
  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引导学生想象乌鸦被骗后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会想些什么?
  生1:“乌鸦特别伤心,唉声叹气,心想:都怪自己只顾听狐狸的花言巧语,这才上了当。”
  生2:“乌鸦很是后悔,要是不被狐狸骗,我和孩子们这会儿就能吃上香喷喷的肉了!”
  ……
  大多数学生想到了乌鸦伤心、后悔。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乌鸦满不在乎,不就一块肉吗?我再找一块去!”这个学生的回答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哄笑。老师敏锐的领悟到该同学的观点很新奇,马上欣慰地问:“假如乌鸦又找到肉,还会上狐狸的当吗?”生:“它有经验了,应该不会再上当的。”老师一边表扬该同学,一边接着问:“从乌鸦不会重新上当,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生答:“犯了错误,要吸取教训”、“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失败是成功之母”等。教师就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把握点拨的契机,引导学生个性思维发展。
  二、围绕思维障碍症结,巧妙点拨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认知水平不一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思维障碍,教师要围绕学生的思维障碍的症结,巧妙点拨引导,促使他们想方设法找到突破思维障碍的办法。
  例如,课文《麻雀》中有这样一句话:“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学生往往只注意描写小麻雀的语句,对为什么要描写“风大”的句子揣摩不出所以然来。这就需要老师的适当点拨:“作者为什么要写风?其目的是什么?”这一点拨立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的说,从“风猛烈”和“树摇撼”可以看出风很大。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可能就是因为风大。还有的说,猎狗鼻子很快嗅到麻雀气味,发现小麻雀,也有可能是风起了一定的作用。还有的说,“风猛烈”和“树摇撼”更能反衬出小麻雀的弱小和可怜……
  这样,抓住学生思维障碍的矛盾点适时点拨引导,不仅突破了思维障碍,而且拓展了学生思维,大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三、抓住教学重点,适时点拨
  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把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作为思维的训练点进行重点训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才能促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教学重点。否则,学生一知半解,是不可能掌握所学内容的。
  例如,学习《泊船瓜洲》时,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南岸美丽的春色。学生初读后理解了表面上的诗句的意思,但没有真正领悟其中“绿”字的精妙用法。此时教师要适时地點撥:“这句诗中为什么用‘绿’而不用‘到’、‘过’等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有的说,“‘到’字太土,没有诗意,也体现不出春风一到江南变绿的景象。”;有的说,“‘过’字虽写出了春风掠过的动态,也不能体现江南变绿的景象。”;‘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染绿”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这正是由于教师的适时点拨,才激发学生推敲的思维,感悟作者的字斟句酌。
  四、巧用多媒体,形象点拨
  每一篇课文都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都融入了作者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不能从表面上看出来的,这给学生的理解、想象和体验带来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就应该巧用多媒体来创设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的教学情景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时,现在的学生对当时的那段历史不可能了解,课本上的插图也不能诠释当时的历史状况。此时,借助多媒体介绍张思德同志的先进事迹,展示毛主席撰写《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背景,再播放《张思德》的电影视频片段。在这样点拨引导下,学生再学《为人民服务》这一课,积极性就高涨了。
  教学中的点拨需要准确把握点拨的契机,才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好点拨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驾御课堂教学的能力,适时、巧妙的科学点拨,才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张立锋,辽宁本溪县东营坊中心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期刊
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资信的发展,形成的“微文化”已经跃进时代的前列,正在对大众、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领域的变革在不断更新吸纳新生事物,受“微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新的教学形态——微课,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微课使教育教学进入了另一层次的革新,它不单冲击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帮助。它是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推动下,给予教育更大扩展空间,将优质教学资源以一种新的载体开展的教
期刊
为了打造有效课堂和培训教师,安仁县每年举行一届“德清杯”百课大赛活动。因为是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设立的“德清教育基金”每年捐款7万元予以奖励,所以称“德清杯”百课大赛。本届决赛中,有两节语文课,一节是《孙权劝学》、一节是《斑羚飞渡》。上完课后,我针对这两节课作了一个点评,提出了语文有效课堂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的观点。  一、处理好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的关系  先教后学是传统的课堂模式,深受上世纪苏联教育家
期刊
2002年以来,自治区教育厅每年组织6个专家组,分别对南宁市教科所等89个教科所(教研室)进行了检查评估,共评出南宁市教科所等82个单位为“全区教科所(教研室)建设评估先进单位
不写作,会被看成不正常的孩子rn上世纪80年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诗人,每个人都写过诗.说一个夸张的话,如果我从楼上扔一块砖下去,砸到的第一个人是一个工人,第二个人一定是个诗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为幼儿进行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先对幼儿园主体活动环境进行概述,进而运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得出绥化市北林区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存在着主题活
在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大量减少。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一线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以及“绩效工资条”等形式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我想大多数高中教师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小学课堂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时,总有争先恐后的小手高高举起,可是年级越高,举手的人越少,到了高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已鲜有人应,满座都是低沉的脑袋,到底是从哪一件事情开始,哪一个瞬间开始,那个勇敢地、乐于展示自己
期刊
【摘要】结合学科特点与发展,在《传感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优化课程内容,利用研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传感技术 研讨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037-01      1 引言   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教
亲爱的师傅:rn你好!听说你最近心情不好,是因为师母走了.我和师弟们讨论了一下,缅怀了一下,一致觉得那是师母的损失.白龙马还提议给师傅另外物色一门亲事.我说不用了,师傅是
【摘要】本文以扩大系列课程知识范围,建设信息量大、工程实践性强的课程体系为思路,在保证基础、联系实际和体现先进的前提下构建了电工系列课程新体系,新课程体系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非电专业基础课和先进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PLC技术 基础课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