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行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ang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人们形容造化的神奇,最爱用一个词:鬼斧神工。应该说,那是在相信鬼神的时代发明的一个词,如果鬼神不存在,何谓鬼斧神工呢。人们一见到岱山的双合石壁,也最容易用上这个词,可是,双合石壁的形成,并不是自然的造化,而是人工所为,此时,另一个词“人定胜天”似乎又呼之欲出。其实,人永远胜不了天的,人永远是自然之子,永远是自然的一部分,对自然的改造也只是局部的,一时一地的。但双合石壁的确让人称奇,不得不慨叹人的意志之坚忍顽强。
  我去过绍兴的东湖。东湖便是人工开掘石料形成深坑,继而引水形成的湖泊。
  在江苏的张家港,有一座山,叫香山,山下有一湖叫香山湖,而香山湖的形成与东湖如出一辙。我写过一首诗《香山香山湖》:
  物以稀为贵,在辽阔的平原
  山稀少,岩石稀少
  在这点上,刚好与我的家乡成反比
  我的家鄉地无三尺平
  那是山的王国,岩石的海洋
  的确,在亿年前那里曾是大海
  那些连绵起伏的山峰仿佛凝固的波浪
  开山采石,香山差一点消失
  幸好及时叫停,否则香山早已夷为平地
  香山不存,香径何在
  香径不在,吴妃何以上山采撷
  封山,却封锁不住对岩石的诉求
  山不能挖,村民们就在山脚向地下挖掘
  挖掘的深坑如目之失明
  当江水引注,倒成了明亮的眼睛
  凝眸,可看天,看云,看山,看树
  从此,一山一湖相依为命
  湖光与山色像一首词
  只是,上阕写于昔,下阕写于今
  双合石壁还是让我感到诧异的,非常像一款山水盆景。绝壁险峰,峰回路转,有的石崖如人面,如兽形。而且处于海岛上,显得僻静。壁下一潭清水,风吹来,可谓吹皱一潭冬水。沿阶而上,登临崖顶,可远眺大海。近为奇秀,远为辽阔,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在这里均可同时呈现。
  二
  还不是出海捕鱼的时节,自然也不是祭海的时节,但我们还是看到了一场祭海仪式。这个仪式已被列为“非遗”,在当下,其“祈祷性”已更多地演变为“表演性”。表演场地位于濒海的山顶,场地是专门兴建的,有半圆形的看台。表演者几乎都是老人和妇女,老人有些已头发花白,身子佝偻。想当年,他们曾是出海捕鱼的壮汉,岁月不饶人啊。在祭海仪式的表演中,他们会回忆起惊涛骇浪的过往吧。我在想,提起江南,人们想到的是吴侬软语,温柔、富贵。但作为江南之南的海岛,情况与我们所理解的“江南”应该不一样。这里虽然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也有可怕的台风海啸。在这里的生活不仅不具有“江南”的安逸,而且还具有很大的风险。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在大漠严寒之中,其遇到的风险可能还真未及渔民。在过去,没有机动船,没有现代的天气预报和通信,出海捕鱼靠的是经验和运气。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海水深不可测,出海捕鱼充满未知,有的渔民有去无回,葬身大海,连遗体也找不到,家中的妻儿随时可能成为孤儿寡母。大海之于渔民,就像土地之于农民。餐桌上丰富的海鲜,鲳鱼、带鱼、黄鱼、 鱼、鱿鱼、鳗鱼、虾、蟹都来自大海啊,大海里有渔民的食物和财富。
  这天天气很冷,寒风凛冽,夹着细雨。观者冷得瑟瑟发抖,表演者神情肃穆,表演有条不紊。祭海的目的是祈求龙王保佑,一帆风顺,鱼虾满载而归。同时也是感恩,感激龙王的惠赐,因其惠赐,生活方得殷实,子嗣得以繁衍。直到现在,无论人类如何强大,即便“龙王”不在,但在“上苍”面前,在“命运”面前,我们仍然需要祈求与感恩的。
  石阶两旁的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远处的大海波涛起伏,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我发现贡献给龙王的祭品有瓜果点心,还有一只猪头。我想,龙王也吃猪肉吗?尽管是一个首级,但你并不感到恐怖,反而感到亲切,那可是一道美食啊。猪,即使身首异处,其表情也一点不狰狞,仿佛在打盹或闭目养神。
  三
  鹿栏晴沙,应是一个文人,甚至是一个诗人取的名。鹿栏是山,鹿栏晴沙是山下一片海滩。虽都是海滩,可能每一处海滩都不一样吧。我去过北海的银滩,沙滩上尽是密密麻麻的寄居蟹。而同一片海滩,其景观也四时有别。冬日的鹿栏晴沙,空旷,沙滩平坦如砥,杳无人迹。只见海浪由远渐近,无穷无尽。海滩上有木房子,门窗紧闭;有巨大的蓝白两色相间的遮阳伞,空空地支撑着。伞下并无遮阳的人,这显然是盛夏的遗迹。夏天,海滩上一定热闹非凡,到处是半裸的胴体,或坐或跑,或在海水中游动。现在都被寒冷驱逐殆尽。
  我试着向海走去,踩在海滩上,害怕皮鞋陷进泥沙,不料,鞋子竟不会陷入。原来,这里的沙粒极为细微,沙滩更像沙地,经过海水反复的抹平,非常紧实,走过沙滩,留下的是自己一串浅浅的脚印。这样的沙滩是可以奔跑的,奔跑起来“如履平地”。大海的波澜还是在沙滩上留下了痕迹,海水消退,却将波澜留在了岸上,这难道不像我们心中抹不去的波澜吗?
  海水轻拍着沙滩,海上水墨色的云天不知在酝酿着什么样的天气,是晴朗?是风暴?不得而知。
  离开海滩,我们走过一段曲折的木栅道。木栅道依山而建,一面靠山,一面靠水。走在栅道上,右边是山的静默,左边是海的喧哗与骚动,仿佛人的内心世界,静谧与喧嚣总是毗邻而居。
  江河之水使棱角锋利的石头变得圆滑,而海水的拍打,却让礁石变得千疮百孔。面对大海,我想起一位作家写过的话:“大海就如同时间,永远流动,永远沉默。”
  次日,我即飞回大山中的贵州,那里也曾是大海,在亿万年以前。
  责任编辑 陈美者
其他文献
“如果卢沟桥战事发动前夕,日本便动员全国,首批派遣30个师团同时分途进犯。用闪电战方式,主力由平汉、津浦两路南下,另以一路出西北,实行战略上大迂回,占领兰州,一举切断中苏的交通,并与沿陇海铁路西进的部队相呼应,央攻陕西,占领西安,得陇望蜀,威胁成都,同时利用海道运输的便利,向长江、珠江两流域西进攻击,与其南下的主力军相呼应,使西南各省军队不能调至长江流域作战,则占领淞沪、南京、武汉、长沙等战略要地
【摘 要】 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都要确认资产转让损益。用存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偿还债务进行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换时产生的增值税、营业税对资产转让损益的计量影响是有差异的,应严格区别,这是会计报告可靠性的要求。资产转让损益确认、计量的差异还导致所得税税前扣除时间、方式上的不同,税收资金的时间价值又将影响到企业的筹资成本。  【关键词】 资产转让; 损益; 增值税; 营业税  
一  我是一位不算成功的作家,尽管每次完成一部新作,我都沾沾自喜,但在夜深人静时却不得不沮丧地承认这一点。即使我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作,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作家,几乎每一种文体都涉猎并出版有专著,却没有一部真正的传世之作。也许,只有殷墟里几块甲骨上的卜辞,算是流传了下来,但能读懂的人寥寥无几,在拓印时亦多有谬误,要证明我的著作权更是不可能之事。  聊以自慰的是,我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作家,也是最勤奋
开国上将叶飞开国中将陶勇  1940年6月25日,正在苏中泰州地区郭村休整的新四军挺进纵队,接到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副总指挥李长江发来的最后通碟,限挺进纵队3天内退出郭村。李长江发出最后通碟,叶飞坚决保卫郭村  号称“两李”的李明扬、李长江,是苏北最有影响的地方实力派,属政治中间派,郭村是他们占据的地盘。担任挺进纵队军政委员会书记、副司令员的叶飞,立即将情况分别电告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新
我的父亲,最终选择了以沉默应对这个世界。他纵使住在我这里,帮忙照看着我的儿子、他的小孙子时也是如此。他面对孩子奶声奶气“爷爷爷爷”的呼唤,常常只是报之以讳莫如深的一笑。实在不行了,才从喉咙或者鼻腔里发出两声“嗯”“啊”之类含糊不清的声音。他一天到晚吃饭、喝水、洗菜、扫地、拖地,也都默不作声。他能顺利领会我和妻子的意思,并做好该做的一切,但跟我们,也大多只限于眼神的交流。  在一年前,他初到我这里来
①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初中生世界》小笛姐姐收(210036)  ②xiaodijiejie@yahoo.com.cn    问:在家里我做了错事,爸爸妈妈就会骂我。有时我争辩几句,他们就批评我不该顶嘴。难道我连为自己申辩的权利都没有吗?他们总是认为我不懂事,却不知道我也长大了!  (琳琳)  答:同一句话,态度激烈地说,在别人看来就是争辩甚至吵架,而和颜悦色地说呢,就是解释或讨论了。跟父母心
当PS已成为大众处理图像的常用语、当图像处理已越来越多地融入于教育教学、当教师及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日益精进、当整个社会的审美能力整体提升,有创意的“设计”已不可回避。本专栏将分10期,对Photoshop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做一梳理,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创意无法复制,但探索永无止境。  结束了童年无拘无束的“天马行空”的儿童画的学习,爱好绘画的中学生开始了正规的素描、速写、水粉色彩等美术基础学习
留一片桃花 纪念 了却浮生缘   眉目间 还有我的思念  ——《桃花诺》,邓紫棋  4月24日。  樱花之旅的开端体验没有预想中那么美丽。  订的是8:55从鞍山西站出发的高铁,因为从玉城过来的长途客车晚点半个多小时,只得临时改签了押后的另一趟车,终点站也由大连站改到了大连北站。这下子,一切都乱套了。本来有美女同乘同游,朱缅的心情那叫一个爽利,可由于晚点导致的连锁变化,朱缅掩不住一脸不悦之色。张
平潭海峡大桥试通车的前一天晚上,我在渡轮的栏杆边见证了夜幕下它的美丽身影。我,一个归乡的女子,一颗虔诚的心沉浮在桥附近的海面上,激动异常。  渡轮行走在暗潮涌动的海峡里,我行走在大桥旁默默行驶着的渡轮上,渡轮的前进便是我的前进,我的前进是对眼前这浅浅的距离的靠近与拥抱。  百米外的那座桥仿若一条从古老传说中遗落的飘带,那是几辈人口中一直念叨的梦。  不等翌日的剪彩仪式,我已然听到大桥此刻心花怒放的
篱 笆  篱笆是古老中国农村房前屋后的一道风景。  它围着花园或菜园,默默地守望着朝阳和落日,阻拦着鸡犬和猪羊,谨慎而有序地保持着站立的姿势,既流露出乡野的风情,又深怀着对土地的敬畏。它把母亲进出的菜园门留在一侧,用吱嘎的声音迎接着母亲归园,或目送着母亲离去,日复一日,于平淡的日子里看炊烟袅袅。  过去的乡村没有高大的院墙,没有如今运动般圈地的铸铁护栏,所见的是那些用棍子、竹子、芦苇、灌木编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