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启示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o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对于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有着重要启示。积极心理学对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启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班主任工作,二是要以积极的行为开展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职业学校;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6-0058-02
  【作者简介】梅纪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扬州,225000)党委副书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素质教育。周蒋浒,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扬州,225000)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素质教育。
  一、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班主任工作
  (一)积极看待职校生存在的问题
  来职业学校上学的学生多数是中考失利者,进入职业学校后,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精神空虚;心理不够成熟,具有较强的虚荣心,争强好胜,表现欲望较强;价值观模糊、摇摆、模棱两可,自我意识不够健全。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所具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多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因此,一方面班主任要正视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的现实,尊重差异,消除差生的概念;另一方面,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班主任要站在积极的角度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成长。
  (二)积极面对工作中的难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可能不遇到麻烦,当问题发生时,有的班主任选择消极应对,而有的班主任则选择积极面对。积极心理学认为,具有积极观念和良好心态的人,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往往更强,面对困境和压力,他们也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应对不利环境。从积极层面看,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关键事件的出现,恰恰给了班主任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机会,因此要做个积极的班主任。同时,情绪、情感是极易被传染的,如果班主任以积极的心态处理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学会调控情绪、情感,学生也能被感染,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三)积极提升自我职业幸福感
  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职业学校班主任提升自我职业幸福感可尝试以下方法:1.树立健康阳光的生活态度。班主任要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充分展现个人才华。一方面,班主任要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在职业技能、生活技能中凸显个人才华,增强自我效能感、工作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要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增强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2.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班主任要与同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善于向同事学习,取长补短。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班主任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获得较高的工作效能,从而感受到职业幸福。
  二、以积极的行为开展班主任工作
  (一)创设积极的班级氛围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心理、生命状态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因此,构建良好的、积极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积极情绪、积极作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创设积极的班级氛围的方法有:1.建立积极的班级制度。职业学校班级制度包括班级组织机构、承包责任制、奖惩制度、班级常规等。班级制度应使用正面引导性语言,避免采用禁令式、恐吓式的语言。班主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让班级制度体现出班级的特色和风格,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班主任要带领学生精心布置教室环境,利用好每一个空间,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奋进。同时,要结合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学习。2.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要以积极心态处理问题,感化学生;要引导学生相互尊重,彼此关怀,互帮互助。3.建设积极的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是全班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共同信奉的价值准则,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如设计班训、班歌、班徽等班级标志物;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尊重学生差异,关心、爱护学生。总之,班主任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积极心理学提倡用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来看待人的潜能,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及美德和善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职业学校班主任应充分挖掘并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帮助他们达成所愿。
  挖掘并激发学生潜能的方法有: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有自我积极成长和发展的能力。班主任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善于挖掘学生的长处,及时肯定其闪光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2.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建立合理的奖惩考评制度,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实行民主管理,多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等等。3.注重激活学生潜能。班主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及“文明风采”大赛、技能大赛等各类赛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激活潜能,展现风采。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认为,自我提升是个体不断积累自己的积极品质,从而使自己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最终走向自我完善的过程。职业学校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方法有: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当学生遭遇挫折时,要给学生打气,引导他们乐观面对;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要及时加以肯定,让学生拥有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在喜悦中获得学习的乐趣,积极面对各种学习困境。3.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转换认知,将消极想法转化为积极想法,进而体验积极情绪。4.鼓励学生奋发有为。大多数职校生成绩差并非智力问题,而是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时刻有竞争、比拼的意识,推动学生不断上进。
  【参考文献】
  [1]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郭惠芬.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模式探究[J].职教通讯,2014(20):68.
  [4]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21.
  [5]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5):704.
其他文献
渠系衬砌因为工程量小、施工要求低而往往忽视了监理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泾惠渠一支渠衬砌建设中的监理工作,对渠道衬砌的监理规划、措施及效果进行了探讨,提出加强工程监理,确保
通过分析泾惠渠高陵管理站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灌区运行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高陵管理站今后在灌溉运行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和相关举措,以提高管理站管理水平,使其更
【摘 要】从企业的视角看职业教育未来发展,首先,行业企业应深入介入职业教育,通过“双主体”办学、企业联盟、“风火互补”关系搭建、企业制职业技术学院等形式使职业教育提档升级;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 ”等会给职业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再次,要充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尽量释放出来。  【关键词】企业办学;信息技术;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
【摘 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之一。全面实施“双师型”教师的系统化、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必须厘清“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脉络,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模型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政、校、行、企、师“五位一体化”培养体系,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体化培养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