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阳殷墟——不能忘记的历史
河南省安阳殷墟博物馆馆长 杜久明: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周武王灭商之后,繁华一时的殷都逐渐沦为废墟,为世人所遗忘。直至1928年以后,历经几代考古人努力,挖掘出土大量的甲骨文,深埋的“地书”终于一点点揭开神秘的面纱。殷墟文明是当时东亚乃至世界文明一颗耀眼的明星。
众所周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相应的文字系统,但其他古国文字均随着时代变迁而成为“死文字”,唯有汉字仍为今天所使用,成为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系统。中华文明分分合合,战马嘶鸣。但无论是谁主掌政权,汉字都是合法的书面文字,成为文明传承的载体,使得中华文明基因代代相传。◎
习近平: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忘记的自信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来到宁夏固原市大湾乡杨岭村实地考察精准扶贫情况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杨朝明: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比苏格拉底早出生80年,比柏拉图早出生120年。他的哲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也影响了世界上很多地区。作为中国人,我们最有理由也最有资本对文化自信。
儒学深深植根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土壤,是继承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它从思索人性与人的价值出发,胸怀天下关注苍生,思维恢宏包蕴精微。孔子超越了他的国度与时代,只有全面综合理解其思想体系,才能把握“大体”,理解“中国精神”与“中国气质”;只有看清其宏大气象,才能懂得他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和睦与和平的巨大意义。自信源于自知。我们要对儒学有充分认知,这也是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方面。◎
圆明园遗址——不能忘记的耻辱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三山五园组组长 于佩丽: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之大成。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三山五园之首,是“万园之园”。1860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焚毁,珍贵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圆明园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让5000多年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国际歌》——不能忘记的悲壮
瞿秋白之女、新华社国际部俄文组离休干部 瞿独伊:社会主义运动经历500年,正道沧桑。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法国工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1888年,皮埃尔·狄盖特为其谱曲,《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我的父亲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1924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那天,在上海大学的纪念会上,父亲与任弼时等师生一起唱起了《国际歌》。从此,这首响遍全球的伟大旋律就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追求革命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当年父亲就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刑场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习近平: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不能忘记的火种
军旅作家、电影《大火种》编剧铁流: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问世。但由于排版疏漏,封面书名《共产党宣言》被错印为“共党产宣言”。1926年正月,在济南工作的共产党员刘雨辉回家乡山东广饶县刘集村省亲,临别前将一本《共产党宣言》首译本赠予共产党员刘良才。后刘良才将此书托付给刘集村党支部委员刘考文。1932年,刘考文被捕。1933年,刘良才英勇就义。刘考文在被捕前将首译本交给为人忠厚低调的党员刘世厚。1975年,刘世厚捐出了珍藏40多年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揭开了在鲁北农村学习、传承、捍卫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火种的这段往事。电影《大火种》讲述的就是这个传奇故事。◎
追求真理——不能忘记的信念
李大钊纪念馆馆长 姚清华: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生长在旧中国加速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他和同时代许多志士仁人探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迅速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参加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与陈独秀相约创建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英勇就义。临刑前,李大钊高呼“共产党万岁!”李大钊在中国用生命播下马克思主义“火种”,在争取民族独立、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写下了不朽篇章。◎
南昌起义——不能忘记的枪声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王小玲:1927年春夏之交,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要不要坚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两个至关重要、生死攸关的问题。党以武装起义的实际行动,对此作出了初步而又明确的回答。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叶挺、朱德、刘伯承、贺龙等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3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鲜明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调研,来到小岗村,他强调,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深圳——不能忘记的故事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深圳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陈少兵:1980年8月,深圳获批建立经济特区,自那时起,深圳就以敢为天下先的姿态,挺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潮头,发挥了开路先锋的重要作用。36年来,深圳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口规模连续23年居国内城市首位,创造了罕见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奇迹,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
深圳的辉煌成就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强大的优越性。对于深圳来说,过去靠改革,当前、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改革。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中国梦——不能忘记的追求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人民造福是我们的根本使命,依靠人民实干兴邦是不忘初心、实现使命的力量根基。
中国梦这个伟大梦想是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土壤上氤氲而成,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出发时充溢于心底的宏大使命。新时期下,推进实现中国梦,就是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中国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带一路”——不能忘记的战略决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院长 曹卫东:2013年9月7日和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要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是党中央统揽国内外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从落子布局到精耕细作,由多点突进到全面开花,“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要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与沿线各国互联互通的发展红利,更是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梦想相汇相融的战略实践。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要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中国始终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合作共赢。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95年始终不渝的奋斗初心,承载着数千年中华历史文明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必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五大发展理念”——不能忘记的全新方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金民卿: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期,这就特别需要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全新的发展实践。为此,我们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谋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充分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鲜明特点,就是凸显了问题导向,力求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动发展全局深刻变革。例如,在创新发展方面,强调要培育和释放发展新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发展动力的着眼点放在创新上,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发展主体地位。再比如,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让人民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红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保护生态文明的行动决心、解决全球问题的责任担当。◎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 谢春涛: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13亿多人的小康,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清了党和国家面临的问题和任务,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水利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刘学钊: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首次完整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即“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
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对照“三严三实”修身做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在深处、做在实处,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要引导党员干部对照“三严三实”为官用权,牢固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要引导党员干部对照“三严三实”干事创业,做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河南省安阳殷墟博物馆馆长 杜久明: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周武王灭商之后,繁华一时的殷都逐渐沦为废墟,为世人所遗忘。直至1928年以后,历经几代考古人努力,挖掘出土大量的甲骨文,深埋的“地书”终于一点点揭开神秘的面纱。殷墟文明是当时东亚乃至世界文明一颗耀眼的明星。
众所周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相应的文字系统,但其他古国文字均随着时代变迁而成为“死文字”,唯有汉字仍为今天所使用,成为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系统。中华文明分分合合,战马嘶鸣。但无论是谁主掌政权,汉字都是合法的书面文字,成为文明传承的载体,使得中华文明基因代代相传。◎
习近平: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忘记的自信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杨朝明: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比苏格拉底早出生80年,比柏拉图早出生120年。他的哲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也影响了世界上很多地区。作为中国人,我们最有理由也最有资本对文化自信。
儒学深深植根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土壤,是继承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它从思索人性与人的价值出发,胸怀天下关注苍生,思维恢宏包蕴精微。孔子超越了他的国度与时代,只有全面综合理解其思想体系,才能把握“大体”,理解“中国精神”与“中国气质”;只有看清其宏大气象,才能懂得他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和睦与和平的巨大意义。自信源于自知。我们要对儒学有充分认知,这也是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方面。◎
圆明园遗址——不能忘记的耻辱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三山五园组组长 于佩丽: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之大成。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三山五园之首,是“万园之园”。1860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焚毁,珍贵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圆明园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让5000多年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国际歌》——不能忘记的悲壮
瞿秋白之女、新华社国际部俄文组离休干部 瞿独伊:社会主义运动经历500年,正道沧桑。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法国工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1888年,皮埃尔·狄盖特为其谱曲,《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我的父亲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1924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那天,在上海大学的纪念会上,父亲与任弼时等师生一起唱起了《国际歌》。从此,这首响遍全球的伟大旋律就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追求革命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当年父亲就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刑场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习近平: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不能忘记的火种
军旅作家、电影《大火种》编剧铁流: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问世。但由于排版疏漏,封面书名《共产党宣言》被错印为“共党产宣言”。1926年正月,在济南工作的共产党员刘雨辉回家乡山东广饶县刘集村省亲,临别前将一本《共产党宣言》首译本赠予共产党员刘良才。后刘良才将此书托付给刘集村党支部委员刘考文。1932年,刘考文被捕。1933年,刘良才英勇就义。刘考文在被捕前将首译本交给为人忠厚低调的党员刘世厚。1975年,刘世厚捐出了珍藏40多年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揭开了在鲁北农村学习、传承、捍卫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火种的这段往事。电影《大火种》讲述的就是这个传奇故事。◎
追求真理——不能忘记的信念
李大钊纪念馆馆长 姚清华: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生长在旧中国加速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他和同时代许多志士仁人探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迅速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参加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与陈独秀相约创建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英勇就义。临刑前,李大钊高呼“共产党万岁!”李大钊在中国用生命播下马克思主义“火种”,在争取民族独立、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写下了不朽篇章。◎
南昌起义——不能忘记的枪声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王小玲:1927年春夏之交,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要不要坚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两个至关重要、生死攸关的问题。党以武装起义的实际行动,对此作出了初步而又明确的回答。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叶挺、朱德、刘伯承、贺龙等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3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鲜明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调研,来到小岗村,他强调,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深圳——不能忘记的故事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深圳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陈少兵:1980年8月,深圳获批建立经济特区,自那时起,深圳就以敢为天下先的姿态,挺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潮头,发挥了开路先锋的重要作用。36年来,深圳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口规模连续23年居国内城市首位,创造了罕见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奇迹,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
深圳的辉煌成就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强大的优越性。对于深圳来说,过去靠改革,当前、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改革。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中国梦——不能忘记的追求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人民造福是我们的根本使命,依靠人民实干兴邦是不忘初心、实现使命的力量根基。
中国梦这个伟大梦想是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土壤上氤氲而成,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出发时充溢于心底的宏大使命。新时期下,推进实现中国梦,就是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中国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带一路”——不能忘记的战略决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院长 曹卫东:2013年9月7日和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要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是党中央统揽国内外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从落子布局到精耕细作,由多点突进到全面开花,“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要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与沿线各国互联互通的发展红利,更是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梦想相汇相融的战略实践。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要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中国始终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合作共赢。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95年始终不渝的奋斗初心,承载着数千年中华历史文明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必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五大发展理念”——不能忘记的全新方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金民卿: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期,这就特别需要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全新的发展实践。为此,我们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谋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充分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鲜明特点,就是凸显了问题导向,力求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动发展全局深刻变革。例如,在创新发展方面,强调要培育和释放发展新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发展动力的着眼点放在创新上,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发展主体地位。再比如,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让人民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红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保护生态文明的行动决心、解决全球问题的责任担当。◎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 谢春涛: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13亿多人的小康,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清了党和国家面临的问题和任务,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水利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刘学钊: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首次完整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即“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
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对照“三严三实”修身做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在深处、做在实处,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要引导党员干部对照“三严三实”为官用权,牢固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要引导党员干部对照“三严三实”干事创业,做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