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研究综述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xq1357130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绿地因其结构特征与功能特性成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城市绿地在灾时可承担的防灾功能,梳理总结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动态,对于提高城市绿地的灾时避难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灾时功能分析,对我国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研究具有代表性和引领性的理论方法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明确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研究方法体系.分析认为,我国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理论研究成果展现出灾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规划方法体系日渐完善、方法技术不断成熟的趋势,实践方面则展现出体系建设和设施建设适用性不断提高的方向.为此,依托城市绿地系统特点,基于新的绿地分类标准,从体系层面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入手,调整各类型城市绿地在灾时承担的功能,构建从选址布局、规划、设计到建设管理的系统化研究方法体系.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各类城市绿地在灾害发生时其空间布局、平面形态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防灾避险功能转换可行性,构建新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树种间地位指数转换方程,建立混交林中不同树种地位指数混合效应模型,为多树种混交林立地生产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塞罕坝机械林场8
【目的】近年来,滨海滩涂已成为人类围垦开发的主要区域。围垦,一方面改变了土壤基本的理化性质,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特别是对围垦活动比较敏感的活性有机碳,因此研究围垦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含量与差异,能够为合理开发利用滨海湿地,了解围垦区的土壤碳循环特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江苏东台沿海滩涂围垦区林地、旱地及水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光滩土壤作为对照,分层采集不同
【目的】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 tchekiangensis)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较大的天然种群分布。探究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中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特征,揭示地形因素对该地土壤营养元素迁移分布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土壤-植被相互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面积为6.4 hm~2的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动态监
【目的】陡坡为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烈影响着景观格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人类活动对陡坡土地利用景观干扰程度,为合理利用和保护陡坡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坡度大于25°的土地利用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构建的景观干扰度指数,借助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1995—2015年间贵州省陡坡土地利用景观干扰度时空变化。【结果】1995—2005年间研究区除耕地和水
[目的]以城市公园动态图像采集和空间满意度评价为基础,探讨绿视率对空间满意度的影响与相互关系,为科学评价基于心理感知的城市绿色空间质量,促进城市绿色空间结构优化提供
[目的]探究苏北地区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用地实施情况,促进城乡用地布局的合理化.[方法]以江苏省泗阳县裴圩镇为例,利用ARCGIS、GEODA、ENVI等技术,建立裴圩镇总体规划用地实施
[目的]探究在中国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不同的流转契约形式、流转期限选择对参与流转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以期得到更优流转契约选择,为推动有序土地流转、保障流转户权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