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李七一教授经验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ru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李七一教授经验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21年2月,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李七一教授经验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相较于对照组(86.67%)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更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更低,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基于李七一教授经验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治疗心力衰竭能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持续改善,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关键词】李七一教授;益气养阴活血化痰;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中图分类号】R25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4-0023-02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充血性心衰为心衰的主要类型,占70.0%以上。充血性心衰为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导致心脏负荷上升、心肌收缩力下降的临床危重疾病,具有一定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当前医学诊治技术有显著提高,但是充血性心衰的5年病死率依然较高,主要在于该病的充血性心衰的病因比较多,但是具体的发生机制还不明确,所以临床上对于该病需不断探寻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1]。临床上治疗心衰的主要药物之一即为硝酸甘油,其具有起效快等特点,但是疗效持续性不强,长期使用存在药物依赖性强等情况,停药后患者容易复发[2]。充血性心衰在临床上属于“怔忡”“心悸”等范畴,病因为血瘀而扰乱心神、气血不足引起瘀滞,致脉律失常,从而诱发该病的发生[3]。李七一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副院长;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笔者在“第六批国家师承项目”中跟随李七一教授学习。李七一教授治疗充血性心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病因为胸阳不振、虚实夹杂、气阴两虚,实证为水湿痰瘀内阻,虚证为气血不足。李七一教授认为治疗充血性心衰需要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活血通络、清心安神,也需要建立辨证与统一的治疗体系[4]。本文探讨了基于李七一教授经验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并简单分析了相关机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120例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充血性心衰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21年2月。随机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充血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35%;临床资料完整;纽约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年龄20~80岁;具有硝酸甘油与中医应用的指征。
  排除标准:妊娠与哺乳期妇女;临床资料完整;在本院心内科的患者;伴随先天性心脏病者;合并有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传染性疾病患者或者存在传染性疾病接触史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治疗期间死亡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61022976,修正药业集团)口服,剂量为0.25~0.50 mg,1次/ d。
  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础,给予基于李七一教授经验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治疗。组方为炙麻黄9 g、桃杏仁10 g、平地木30 g、白前胡10 g、枇杷叶10 g、炙僵蚕12 g、蝉衣10 g、广地龙12 g、葶苈子15 g、大贝母10 g、沉香2 g、炙桂枝6 g、炒赤白芍30 g,水煎200~300 mL,每天1次口服。
  两组均治疗观察1个月。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降脂、吸氧、利尿、抗菌、维持体液平衡等治疗。




  1.3.观察指标
  (1)在治疗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电图特征进行疗效评估。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等三个级别,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例数的总占比。
  (2)采用超声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表示数据之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总有效率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86.67%),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2.心功能变化对比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值更高,LVEDd值更低,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见表3。
  3?讨论
  充血性心衰是心内科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该病的发生机制还不明确,但研究发现[5],其可能与心肌坏死、血流动力学障礙等因素相关。硝酸甘油为充血性心衰的主要治疗药物,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效果不佳。李七一教授认为心衰多为虚实夹杂,痰瘀与该病关系密切,痰瘀互结是心衰的常见病机。病因多为先天不足、外邪侵袭、劳倦内伤、素体虚弱、饮食不节,本虚责之于气血阴阳亏虚,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标实责之于水湿痰瘀互结,以气阴两虚为主,心肺脾肾俱损,水湿泛溢肌肤,心导致疾病迁延难愈[6]。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李七一教授经验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相较于对照组(86.67%)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表明基于李七一教授经验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治疗心衰能提高治疗效果。从机制上分析,基于李七一教授经验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痰组方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动脉硬化、降压、降脂等作用,可降低患者的血黏度,也可促进疏通患者的血管,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7]。
  充血性心衰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除了在近期治疗中需要扩血管、利尿、强心等方法外,还需要持续改善患者的预后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李七一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经验指导老师,见解独到,擅长中医药,其要求通过辨证论治采集信息,制定理法方药,积极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法。李七一教授认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为治疗心衰之根本,惯用炙麻黄、桃杏仁、平地木、白前胡等具有滋阴补肾之效的药物,比如枇杷叶、炙僵蚕等,可加强益气养阴之功。此外,水湿、痰浊亦为心衰主要病理产物,为此李七一教授在临床上也多采用葶苈子、大贝母、沉香、炙桂枝、炒赤白芍等药物,以期达到益气健脾、利水消肿之目的[9]。本研究显示,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值更高,LVEDd值更低,數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表明基于李七一教授经验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治疗心衰能促进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例数较少,没有进行机制分析,也没有进行长时间随访分析,还需要大样本进一步分析证实李七一教授经验的价值。
  综上所述,基于李七一教授经验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治疗心衰能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持续改善,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史君,王星,赵慧辉,王伟.近20年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现代临床用药规律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10):841-848.
  [2] 江佳林,赵丽娴,汤慧敏,等.从”痰浊”论治冠心病——基于数据挖掘的冼绍祥教授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3):3755-3759.
  [3] 闻婷,王道成,薛刚,等.李七一从痰瘀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经验[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41(4):404-406.
  [4] 温沐秋,李七一.李七一教授运用三黄石膏汤治疗汗证经验[J].四川中医,2018,36(3):12-14.
  [5] 郭建波,何庆勇,王阶,等.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治疗心力衰竭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8):98-101.
  [6] 于清华,孙光伟,孙颖,等.从《金匮要略》看心力衰竭与高尿酸血症病机的一致性[J].吉林中医药,2018,38(3):259-262.
  [7] 苗阳,赵文静,荆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5):406-409.
  [8] 黄春辉,李七一.李七一教授从痰瘀辨治失眠的临床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3):190-192.
  [9] 邓跃林,王茎,李庆羚,等.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当代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用药规律[J].环球中医药,2019,12(7):1022-10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煮散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急性咳嗽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药煮散剂配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吸肺功能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67%(71/75),对照组治
【摘要】目的:探讨将心衰合剂联合美托洛尔应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64例。对照组给予心衰合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再配以美托洛尔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评价不同治疗治疗方法对患者心功能恢复的影响程度;统计两组患者
【摘要】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因其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故治疗意义重大。治疗上西医单纯止痛,治疗效果欠佳。临床上从中西医角度重新认识偏头痛,法随证出,随证处方,针药结合,拓展诊疗思路,防治结合,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西医角度;针药结合;防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
【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用雷珠单抗注射液的临床治疗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并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择视网膜病变早产儿25例,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有入选患儿均实施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分析患儿治疗后产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25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常见表现为结膜充血、结膜囊分泌物以及发热等,其中结膜充血13例、结膜囊分泌物10例、发热1例、眼睑肿
【摘要】目的:针对小儿扁桃体摘除术患儿进行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纳入80例扁桃体肥大患儿,患儿均接受扁桃体摘除术治疗,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法,对患儿进行分组,并实施不同麻醉方案。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观察组,40例),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诱导、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对照组,40例),比较不同麻醉方案對患儿麻醉效果的影
【摘要】目的:探析全凭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的麻醉方式为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应用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h、术后6 h的认知功能,对上述时间点的MMSE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另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新生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到新生儿病房实习的大学本科护生28名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的15名护生为对照组,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的13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核的理论成绩、护理操作、综合素质、出科总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采用SPSS 19.0统
【摘要】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颅内出血早产儿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颅内出血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及研究组30例分别予以基础对症支持治疗与基础对症支持治疗加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NBNA)评分、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
【摘要】目的:研究对宫颈癌疾病治疗时在腹腔镜作用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方法:从本院接收的宫颈患者中选出80例研究,接收时间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根据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尿动力学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小剂量激素在高龄重症呼吸机肺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免疫功能。方法:将于本院收治的高龄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ciated.pneumona,VAP)患者中抽出6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小剂量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莫西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