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地理课堂的构建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民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师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努力营造一种开放、和谐、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从而构建和谐的中学地理课堂。
  
  1 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联系交融,在讲课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图表、地图册、挂图等,还要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身心愉快的学习氛围。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等等。这些让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中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
  比起其他学科,地理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如教师在讲到大气逆辐射的时候,可以结合早春的寒潮到来时,如何防止作物冻伤等实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
  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试题的切入点,也是调动学生情感的调料,而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并切实将热点、焦点问题与教材相结合,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可联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优势,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能意识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一些传统的热点问题,如合理开发能源、优化资源配置(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峡工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农业等,在学习时要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这些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去发现、解释、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还能加强环保与发展意识。
  
  2 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1 要多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和技能”更难以测量和评价,加上现行的地理考试很难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和一些新课程中的地理课仍然主要围绕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如同虚设,很难落实。作为课程目标,应该关注三维目标,但是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不是靠某一节课、某一周能完成的,因此它更多的是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探讨的氛围,如何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给地理教师提出的重大课题。这堂课地理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乡村和城市景观以辅助教学,能够通过合作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求真精神,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积极作用。
  2.2 要多鼓励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要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每一位教师要通过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为学生提供思维锤炼的平台和支架,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地理教师能够抓住学生回答地理问题的契机,适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用亲切和气的语言、希望的眼神来鼓励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这说明地理教师心中已有了平等意识。而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肯定和鼓励,也将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也将增进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这种积极肯定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必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 在课堂上教师能放下架子做到师生平等,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
  
  如何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因师生关系不平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落的现象?笔者采取许多方法,收效很大:1)上课前一两分钟讲个笑话;2)讲历史故事,如在讲授“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里的京杭运河时,向学生讲隋炀帝以及其他与地理有关的历史故事;3)师生共同演示表演,如在授课地球运动时,以学生或教师的头比作为太阳或地球,师生共同模拟运动轨迹和产生的现象,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  1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组)和观察组(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组),每组各3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及手术前后的椎体相关参数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
“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途径。校企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把学校和企业内部彼此分离的资源,特别是企业的生产管理的各种资源,充分运用到教
【摘要】 目的:了解卵巢恶性肿瘤癌患者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58例卵巢恶性肿瘤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自我效能感与面对应对呈正相关(r=0.542,P<0.01),与回避应对呈负相关(r=-0.480,P<0.01)。结论:卵巢恶性肿瘤癌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体育教学在我国当代体育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采用文献资料、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普通高校大量扩招的实际,阐述当
思维的逻辑构成哲学.哲学由相互联系的如下分支内容组成:活动论、观察论、本体论、意识论、主体论、观念论、语言论、文化论等.
通过对建筑类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提出了关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导思想及切实可行的实施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