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探索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blecle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智力因素相差不大,但化学成绩有差异.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中,兴趣显得尤其重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本文旨在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学习;学习兴趣;方式
  一、巧妙设置课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如果上课时教师缺乏创意,不设置新颖的化学情境,只是平铺直叙、一板一眼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听起来就枯燥无味,从而降低课堂效率,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在课前导入或课中设置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比如,生动有趣的化学小故事、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等,通过这些情境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激发出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当然设置好的问题情境,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涉猎,善于找到生产生活中能够最大限度激起学习兴趣的“兴奋点”[1
  ].如,在讲解“焰色反应”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节日晚会上燃放的烟花片段,观看中学生注意力被美丽的烟花深深地吸引着,于是我提出问题“如此美丽壮观的烟花因何而生?今天我们就对其中的奥秘作个探究”;如,在讲过氧化钠的性质时设置“滴水生火”的情境:用棉花包住少量过氧化钠粉末放在烧杯中,然后向棉花团滴入几滴水,随后学生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对此情此景学生惊讶不已,很想知道问题的究竟,我顺势导入新课教学,由于学生对此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所以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学生对过氧化钠的性质理解得非常透彻.像这样用一些学生常见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化学现象、情境等导入新课或者穿插到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去学习化学,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注重化学实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是化学这门自然学科的基础,化学课教学中实验的作用不可替代,实验分为两类,即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具有生动、直观、鲜明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教师做演示实验课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操作要规范、速度适中,便于学生观察现象,为使学生明确演示目的,要向学生提醒观察重点,通过观察现象、总结结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对于一些课本上现象不明显,操作不方便的实验,教师可以适当加以改进,尽量使现象生动鲜明,以增强学生观察的兴趣[1
  ].对于那些不太好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要设置一些简单明了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其原理、规律.如,在学习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多数学生会理解为钠与盐之间发生了置换反应,为了弄清反应的实质,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实验: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投入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反应剧烈,有气体放出,溶液中有蓝色沉淀析出,而不是红色沉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之间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其次,还要重视分组实验,分组实验课前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拟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目标、注意事项、准备好实验器材、药品、布置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实验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实验过程规范、顺利、有序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实验结束后教师通过总结对实验表现出色的学生或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受到表扬的学生增添了自信心和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对于课本上的探究实验也不能忽视,这些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去感知、感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例如,在学习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时,我设置如下实验探究实验: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铁粉,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不久出现血红色,而后再往其中滴入几滴氯水,振荡后又出现了血红色,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以及转化的化学反应原理和方法.
  三、恰当应用教学方法,稳定学生兴趣
  为提高化学课教学质量,巩固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设计和应用好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愉悦感和兴奋性,教学实践表明:创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学实际中,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和所教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讲练结合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自学法、实验探究法、组织比赛法等,如果对这些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时,要求学生要记住七个主族的元素,对此学生没有兴趣,不是记不住就是当时记住了很快就忘掉,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采用分组记忆比赛法教学,看谁记得又对又快,谁记得巧,结果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都想办法记忆,很快全班学生都牢固地记住了记忆效果非常好,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和兴趣.所以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钻研、学习、积极探索、优化自己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用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稳住,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就不怕化学学习成绩提高不了.
  参考文献:
  [1]张泽祥.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2008(12).
其他文献
一虽在17世纪之后,“法典”这个词的含义就演变为指代任何与“某一问题相关并声称涵盖该问题全部”的规则的集合,但在西方法学史上,真正对“法典”概念的研究始于英国法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