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微教育”,知心大情怀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e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微教育”;知心情怀
  小学阶段是学生观念形成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期,也是各种心理问题的潜伏期和初发期,需要从根本上加以关注和矫正,才能防微杜渐。威海市鲸园小学以“治未病”的工作理念,剖幽析微,关注学生心理细微处的需求,通过“心育微课程”“智力微训练”等方式,给学生以最明确有效的指导,深入分析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家校微培训”,提升教育者的心育能力。
  一、心育“微课程”——知心有方
  心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间周一节的心育课,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预防和矫正;班主任琐事繁多,很难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集中精力;许多老师没有足够的心理专业知识,学生心理问题处理不规范。为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制作了《快乐喜洋洋》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视频,以微课程的形式,对心育课程进行有效的补充。
  (一)精选题
  我们面向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以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普查的结果为参考,以最微观的切入点,确立视频制作的主题。比如:“游戏开始了怎么加入?”“与同桌起摩擦怎么办?”“老师误解我怎么办?”“同学说话我不爱听怎么办?”等。有针对性的选题,可以确保制作出的视频是学生需要的,是能给孩子有效指导的。
  (二)细制作
  1.规划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我们确立了策略系列、绘本系列、启智系列、特教系列、家教系列等不同的视频主题,以动画情境、绘本故事等不同的视频呈现形式,给不同层面的学生以富有个性的指导。以“快乐喜洋洋”命名,更是表达了我们对学生阳光心态的期待。两年来,各系列的课程视频内容已经丰富完善,现已完成全部100集的视频规划制作。
  策略系列(25集)——以富有故事情节的小情境,为中高年级学生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小策略。
  绘本系列(25集)——以绘本的形式,促进低年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发展、人际交往的提升。
  启智系列(30集)——分解智力五因素(注意、想象、记忆、观察和思维),专注一至五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家教系列(10集)——以动画案例和亲子阅读的形式,为家长提供教育方法。
  特教系列(10集)——以绘本故事为载体,为单亲、离异、多子女家庭等学生进行不露痕迹的心理调适。
  2.设计
  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和喜好的儿童形象和教师形象,由他们作为视频的主角,为学生引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发现矫正心理问题的方法。我们取心灵和心理的谐音,设计了“辛辛”“灵灵”“丽丽”等儿童形象。他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心理小困惑需要解决。这时,同学“鲸鲸”和“园园”就会无私地为他们提供帮助。我们还设计了一位知心老师,为孩子们引出问题,解难答疑。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的视频时长均为五分钟左右,通过文字、画面结合背景音乐的形式,引领学生走进视频中,获得心理的触动和成长。
  3.制作
  每期视频,都会按照编写脚本—统一审核—制作完善的步骤,认真完成。每份脚本,学校的知心团队都会审核把关,认真推敲运用的理念是否正面积极,确定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视频中出现的语言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一切无误后,我们才会将制作好的视频面向全体师生进行播放。
  (三)在线观看
  我们将视频上传到学校网站,每周五晨会时,由班主任在教室指导学生观看。学生和家长也可以借助家校平台,随时随地点击播放。观看后,我们根据家长和老师们的反馈,了解学生的新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微课程。
  二、智力“微训练”——知心有法
  学生的心理发展,不仅包括情绪调节、自我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更包括学习心理。学习占据了学生每天在校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小学生每天最主要的任务。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孩子的学习状况不理想,除了受习惯、兴趣等因素影响外,智力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们将智力因素进行细致分解,从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和思维五个方面开发了五门校本课程,对有需求的孩子进行不超过20人的小班化培训。
  (一)编写学本
  我们从鲸园小学知心团队中,确立了五位心理咨询师担任课程指导老师。她们以科学的态度,从心理学的角度,认真梳理每一项智力因素的组织与分类,依据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编写出了智力训练课系列学本。课堂上,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获得智力因素的有效提升。
  (二)制作学具
  在智力训练课的实施中,老师们还根据学本的设计和训练的需要,自制教具学具。
  老师们网上买来单粒积木,自己动手粘贴制作,形成了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用具;他们自己设计题目,打印塑封,形成了可以反复使用的注意力训练卡;他们自编故事,寻找图片,制作了思维导图卡片;他们请美术老师、信息技术老师帮助,设计图案,喷绘制作,形成了观察力训练卡;他们创造性地利用幼儿识字积木,进行联想记记力训练。在学具的帮助下,智力训练课的课堂上,孩子们投入而快乐,训练效果显著。
  在智力训练系列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上,我们将开发出的近30种智力微训练项目,在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普及,使更多的孩子们在不同的学科学习中应用这些操作方便、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和学具,也使所有的老师都能关注到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学力的有效提升。
  三、家校“微培训”——知心有道
  教师和家长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人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除了通过集体培训、课堂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过家长学校、网校普及教子知识外,还针对教师群体和家长群体,分别进行了“知心有道”和“亲子训练营”的微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微培训”
  在每天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很难能有时间对全体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于是我们进行了见缝插针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微培训”。在我们的校园网中,首页就是一个“知心有道”的欢迎页面,每周一期地更新着心理健康教育文章,这些以“心理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实践类文章,阅读轻松,启发性强,供老师们进行快餐式地阅读学习。在学校“OA”办公系统中,心理学家的教育名言在不停地滚动播出。学校集体制作配发的“知心有道”书签,让老师们在阅读、备课的同时,将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深植于心。
  (二)家长“微培训”
  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正,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知识。这是家长们急切需求,却无法通过家长培训轻易获得。为此,鲸园小学知心团队特地从家长教子过程中最迫切的需求入手,通过“亲子训练营”的形式,微缩参与群体,以小范围亲子共同参与的形式,开展极具针对性的矫正训练。本学期,我们针对心理健康普查和日常表现出的重点问题,开展了“聚焦有意注意力”“神奇的暗示”“坦然面对明天”“成长的天空一片晴”“我的情绪我作主”等七期训练营活动,带领家长关注了学生注意力的提升、亲子恰当对话、亲子焦虑缓解、克服自责、学生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亲子训练营活动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每期只能容纳26人的活动,报名人数往往过百,我们不得不将一期活动扩容成四五场,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在心理健康“微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做法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认可。2015年1月,《快乐喜洋洋》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视频获山东省首届微课程评选一等奖、山东省心理健康优秀成果一等奖、威海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北京教育学院的心理健康专家迟希新教授评价我们:对教师研究特点的充分彰显,对学生年龄特征的准确把握,对教学课程资源的创造开发。
  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智力“微训练”,还是家校“微培训”,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是建立在我们对学生心理需求的真关注、对教育方法的真研究、对心育活动的真实践基础之上。见微知著,积微成著,心理“微教育”,浓缩着我们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人文大情怀。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威海,264200)
  编辑/王 桢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心理辅导课;课型;变革  作为一线心理辅导教师,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一直处在困惑中。我曾经是一个大胆的人:敢用一部电影串联一节课,获得市思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敢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自我催眠,获得市心理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敢把学生拉到操场上玩心理体验游戏,被校长“逮”个正着,特添置了心理辅导活动室以开展特色课程;敢在难得出太阳的日子里,让学生围坐在教室外走廊上边晒太阳边听课……但慢慢地我变得中规
铁岭县李千户乡马侍郎贡榛专业合作社位于李千户镇李千户村,于2007年7月注册成立,合作社办公楼及加工车间占地1500平方米,注册资金200万元,固定资产600万元,有员工112人,技术人员12人。合作社社长郎彩云,同時也是铁岭县贡榛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拥有全国第一个榛子注册商标,已注册13年。到2012年,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08人,有榛林面积近2.5万亩,平均年产榛果近500吨,产值2000万元以
〔关键词〕周记;班主任工作;帮手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对班主任产生信赖感,愿意与班主任接近,愿意向班主任讲实话、心里话,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通过周记与学生沟通对话,是班主任掌握班情的一种好方式。  我教的学生,无论年龄大小,无论我教他们的时间长短,我都对他们有一个要求:写周记。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所碰到的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家庭、
〔摘要〕本文从咨询的亲身经历中发现心理咨询中存在“回潮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结合个案的解决过程,说明对“回潮现象”的认识。  〔关键词〕心理咨询;自我;价值观;回潮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0-0041-03  在心理咨询中,有时候,在一阵子的改善之后,来访者发现他的心理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反而有卷土重来的势头。这就是回潮现象。  王某
〔摘要〕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中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德育教育是让学生拥有健康心态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而德育课程的设置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德育课程中适当地引用符合主题的电影资料,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影;德育;家校合作;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团体辅导;心理质变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以下简称元认知干预技术)应用于临床解决抑郁症、神经症、学习障碍和人格障碍等难题时,把“好一些”“好很多”的变化都视为必然复发的量的变化,而强调必须要达到根本性地彻底消除症状和能够有效避免复发的程度,因此,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被称为促进质变的临床干预技术。要使患者、学生或其他求助者的心理障碍或问题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最原始、最成熟、最可
〔关键词〕积极心理画;心态;活动设计〔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8-0038-02【活动理念】积极心理画创作的心理意义在于绘画者可以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释放负能量进行解压,修复心灵创伤,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本案例选取小黑点心理画创作作为例子, 详细剖析了这一活动的实施,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活动目标】 
〔关键词〕亲子冲突;团体辅导;青春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9-0045-02  【活动理念】  六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开始表现对家长控制的不服从,并开始与家长争辩。本次活动设计使用OH卡牌进行亲子冲突的探索,并且尝试用教育戏剧的方式教授学生解决冲突的方法,以期用这样的方式同理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时的情绪感受,并
〔关键词〕师生沟通;心灵契合点;倾听;共情;“例外”  前段时间,碰到这样一个案例:小赵,男,高一学生,清瘦高挑,皮肤白皙,内心有想杀人的想法。班主任要我找小赵谈谈,于是我把小赵请到心语室。他说最近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让他心塞。我让他详细叙述一下,他谈及自己和好朋友,与政教处主任、年级主任发生了冲突,对方还动用了武力,他觉得很不服气,也不理解,觉得老师们不尊重人,他认为老师不能这样,想退学或转学
〔关键词〕心理剧;适应;梦想;成长  【剧情简介】  新疆同学娜迪热,带着父母的嘱托和期待迈进内高班,初入内高班时怀着雄心壮志,来到内高班后却产生了心理落差、孤独感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学习上的压力亦让她感到失落。在身边一群热情的新疆同学的帮助下,她克服困难,不断努力并获得了进步。考上清华大学的师姐的来信给了她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她决定坚定朝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奋进。  【心理剧技术】  对比、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