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世界咖啡屋"模式在进行年末护理质量工作总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9—12月,护理部根据"世界咖啡屋"模式,对护理质量总结主题进行讨论研究,最后对护理质量讨论会的时间长短、参加人员的结构比例和参会人员的满意度为观察指标与2015年3—6月进行的传统护理质量总结会议进行前后对比;根据"世界咖啡屋"模式,建立护理质量总结主题讨论表,规范护理质量讨论会的内容、参加人员和会议时间。结果应用"
【机 构】
:
314000 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嘉兴市第二医院护理部,314000 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嘉兴市第二医院护理部,314000 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嘉兴市第二医院护理部,314000 嘉兴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世界咖啡屋"模式在进行年末护理质量工作总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5年9—12月,护理部根据"世界咖啡屋"模式,对护理质量总结主题进行讨论研究,最后对护理质量讨论会的时间长短、参加人员的结构比例和参会人员的满意度为观察指标与2015年3—6月进行的传统护理质量总结会议进行前后对比;根据"世界咖啡屋"模式,建立护理质量总结主题讨论表,规范护理质量讨论会的内容、参加人员和会议时间。
结果应用"世界咖啡屋"模式前后,总会议时间由应用前的平均3 h缩短至1.5 h,且应用后参与发言人员及整改意见重复情况较前明显改善(χ2值分别为34.737,5.963;P<0.05);应用"世界咖啡屋"模式后,参与人员主要为临床一线护士占53.4%,且应用前后参加人员结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86,P<0.05);会议满意度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706,P<0.05)。
结论应用"世界咖啡屋"模式充分展现了临床一线护士的发散性思维,真正体现了不同层次的一线护士对护理质量的改进和想法,能针对护理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发掘思路,为下一阶段的护理质量改进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措施,为后期护理部工作的开展做好了铺垫,同时缩短了会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士长的满意度,该方法作为提高护理质量的手段之一将会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2例。A组给予掌侧锁定钢板治疗,B组给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C组给予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远端相对长度的Sarmiento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B、C两组,且B组高于C组,三组对比差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服用拜阿司匹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颈动脉斑块性质与面积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稳定斑块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目的研究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改良组(n=33)和常规组(n=29),两组均给予断指再植术,观察组术后给予改良治疗方案,统计两组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并依据统计结果将发生血管危象的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血管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象鼻支架术后截瘫的管理。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象鼻支架手术术后出现截瘫者进行回顾性总结,优化患者康复方案。结果全组295例,术后7例发生截瘫,住院时间15~35 d,平均23 d。其中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4例好转出院,2例无明显改善出院。结论细心周到的临床管理是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不同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96例川崎病患儿,根据应用丙种球蛋白时间分三组,每组32例。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分别于发病1~4 d、5~9 d、10 d后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三组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晚期组手足肿胀消退时间短于早期组,晚期组皮疹
目的通过观察孕妇盆底超声图像的差异,探讨不同妊娠时期妇女肛提肌收缩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进行孕检且符合条件的妇女158例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妊娠时期分为三组: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分别测量静息和肛提肌收缩状态下三维成像时肛提肌裂孔面积和长度、膀胱颈位置及矢状位肛提肌裂孔水平夹角,计算肛提肌收缩动作引起的盆底结构改变量。结果在静息状态,四组受检者的肛提肌裂孔长度、水平夹角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扁桃体并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及对多导睡眠监测(PSG)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扁桃体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剥离法切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效果、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前、术后PSG参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
目的探讨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O)的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11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控制组,每组55例,前者采用常规外科治疗,后者根据损伤控制理论实施3个阶段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控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控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
目的探讨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不同类型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9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经托吡酯治疗,B组经卡马西平治疗,C组经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三组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70.0%,B组为76.7%,C组为76.7%,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评价上海市产科专业护士实训基地培训效果。方法以柯氏四级效应评估模型作为实训教学评估工具,对2012年12月—2015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产科专业护士实训基地)接受实践培训的4轮共63名学员,采用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访谈、笔试和实践操作等多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训基地教学效果评价。结果63名学员分15批次参加的专题小组访谈资料提炼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五大反应度评价主题:规范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