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的4年回顾

来源 :海洋地质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 ( ODP,1 985-2 0 0 3 )及其前身深海钻探计划 ( DSDP,1 968-1 983 ) ,是 2 0世纪地球科学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 ,3 0余年来一直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前沿 ,导致了学科的一场革命。我国经国务院领导批准于 1 998年春正式加入大洋钻探计划 ,年付 50万美金 ,成为第一个“参与成员”( Associated Member)。 4年来 ,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1 )成功地在南海实施了 ODP1 84航次。这次在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和主持下的航次在南海二、三千米深水区的 6个站位取岩心 50 0 0多米 ,实现了中国海大洋钻探零的突破 ,使我国一举进入国际深海研究的前沿。在航次结束后的研究中 ,我国取得的成果也遥遥领先 ,不仅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取得了西太平洋区迄今为止最佳的深海沉积记录 ,而且在气候演变周期性、亚洲季风变迁和南海盆地演化等方面也获得了大量创新成果 ,其中包括学术上的突破性进展 ,目前正在逐步向国际学术界展示中。( 2 )促进了我国深海基础研究及其基地建设。加入 ODP4年来 ,我国深海基础研究迅速发展 ,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 )后 ,又于 2 0 0 0年底启动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 ) ,并实现了深海“973”项目?
其他文献
“端倪”是“心”之本体或端绪,指人在对善恶的自觉选择中本源意义上的向善倾向。白沙“端倪”与陆学的“本心”有着明显区别:陆学侧重通过各种功夫复其本心;白沙学说以养出“端
海岸带海啸的破坏后果更甚于风暴潮,宽广的礁坪成为向岸波浪和海啸的消能带,可减轻灾情.要警惕海啸的发生,应搞好南海海啸监测与预警,尽可能提高南海诸岛珊瑚礁岛屿建筑工程
公益征收补偿的法理基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讨论和论证过程,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诸多学者都试图建立起自己的理论蓝图,来解释公益征收补偿的合理性。公共负担平等说、特别牺牲说、不
国际海洋划界的地理环境复杂,涉及学科多,既有法律问题也有技术方法问题.适用于海域划界的国际法原则有多种,在这些海域划界原则指导下涉及了多种因素,并形成了多种划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