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情境化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olar1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具有八种智能,它们有着同等的地位,教师应正视、尊重、善待学生的差异,发挥学生的智能强项,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在方法手段和途径上寻找新的出路,将多元智能理论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多元教学情境,对一个概念或者问题,从多方面入手,运用多种感官的功能去探索、去理解、去运用,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从而达到对知识“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多元智能 物理教学 多元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具有八种智能,它们有着相同的地位,人们在内部智能结构或组合上存在着差异,在每项认知领域里,人们以不同的熟练程度来表现八种智能。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正视、尊重、善待学生的差异,发现学生的智能强项,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达到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目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有着注重科学思维过程、注重探究与实验、注重实际应用等特点,在所有的科学科目中,物理最贴近实际生活。但是,高中物理难教、难学是众所周知的,如何推进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创设多元情境的教学策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1 多元切入——为学生打开多扇窗户
  所谓切入点,就是引起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兴趣,而找到一个恰当的入手处。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中说:“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就一个概念打开多扇窗户的人。”加德纳期盼老师能够“找出引人入胜的切入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以便“吸引较多的学生,使他们保持长久的兴趣,并进而加深了解的程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切入的方法,利用学生的智能差异,发挥优势智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发展多种智能。
  例如,高一物理中的“加速度”这一概念,抽象而且难于理解,但它却是连接运动学和力学的桥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入这一概念时,我们便可以采用多元切入的方法:找两个同学到前面演示汽车比赛,两同学每人拿一个不同的拉力小汽车,上好弦后,从桌面上同一位置同时出发,下面的同学观察两汽车的提速过程,并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两车速度改变的快慢不同。接着在投影上出示数据表格(如下表),假设两车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让学生画出两车的速度图象(如下图),通过分析从而引出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
  在上述加速度概念的引入实例中,学生运用到了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等多种智能,这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能够从多个不同角度接近同一个物理概念,发展多种智能。
  
  2 多元互动、恰当类比——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发展多元智能
  加德纳指出,教学系统应是一个有序的开放系统,应具有“耗散”结构,教师是使系统与外界交流、引进外力、发动学习过程的最主动、活跃因素,可以降低系统总熵,维持系统的有序性。也就是说,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与知识的“桥梁”。教师要能够观察学生智能上的差异,深刻理解学科的思维方式,为学生创设多元的情境,搭建交流的平台,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尤其是对于典型问题要进行深入讨论,形成开放、互动、有序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关于物体下落快慢问题,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一位同学提出重的物体下落的快,有同学便设计了大纸片和小纸团的实验说服了他;一位同学提出体积一样的物体下落的一样快,有同学便设计了相同体积纸片和硬币的实验来进行说明;……接着教师稍加引导,学生便能初步意识到使物体下落有快有慢的原因是受空气阻力。学生在这种开放、互动的氛围中,不但发展了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等多种智能,而且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加德纳说:“类比是借用来自另一个领域的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类比可以调动学生原有的熟悉的经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或使学生“发现”出新的知识来。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就有运用类比的方法开拓思路,进行创造的事例,如卢瑟福就曾用太阳系类比原子结构并取得了成功。在新知识的授课环节中,恰当的运用类比是一种很好的促进知识理解的方法。例如,将惯性类比为惰性、将电流类比为水流、将电场中的检验电荷类比为风向标等等,只要我们对这些类比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运用,就可以起到促进知识理解的作用。
  3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在最后的小结环节上,往往是教师将前面的重点知识依次进行总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反思环节主要是强调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这种学生自主反思的方式,是我们了解学生的一个良好的机会和窗口,可以使我们看到学生有哪些收获,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有多少,还存在什么问题。例如,在讲完加速度一节时,学生通过反思提出问题:是否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就是正的,减速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就是负的?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一下便显现出来,在此基础上的讨论和解释使同学们对加速度的方向有了更好的理解。当然,自主反思并不仅限于知识范围,也可以是情感上或思想观念上的感想和触动,很多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东西,不给学生说的机会,教师自己是无法知道的。
  4 多元作业——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实际情境
  作业是学生运用已学习过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巩固和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去,真正实现“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目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作业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为达到“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目的,作业应具有情境化、生活化的特点,应紧密联系科技发展、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应为发展学生的潜能创设空间。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设计作业方面,应发挥学科特点,在布置少量典型书面作业的同时,适当布置一些动手实验的作业。物理书章节后面的“做一做”中的小实验,如模拟打点计时器、测定反应时间、观察失重现象等小实验,都很受学生的欢迎。物理学与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联系实际的实践作业。例如,观察自行车上的摩擦;测量商场扶梯的运行速度;将一较重的书包放在头顶,在电梯中感受超重失重现象,并进行描述和解释等等。也可布置一些实际情境的计算题,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在方法手段和途径上寻找新的出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创设多元情境,对一个概念或者问题,从多方面入手,运用多种感官的功能去探索、去理解、去运用,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才能达到对知识“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西平,梅汝莉.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开明出版社,2003.8.
  [2]陶西平,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开明出版社,2003.8.
  [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中作状语的主要有副词、介词短语、分词、不定式等,但只要稍作分析,我们发现形容词作状语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详细分析了形容词作状语的语法特征、形容词作状语时语法功能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状语功能 语法特征 语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形容词(短语)可以作定语、表语和补语。但在实际应用中,形容词(短语)作状语的现象并非少见。深刻认识这一语言现象,定会对
摘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旧时代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也是日趋增大。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资源也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而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将环境问题融入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教师需要积极深入挖掘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中运用有效地途径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以促进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为培养我国社会合格的公民做出应有的贡献。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成为未来
摘要职校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意义重大,势在必行。要改变英语教学模式和理念:平等交流;鼓励教育,改变学方式:任务型教学;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情感教育;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英语的兴趣 学习目的 鼓励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老师只是一贯填鸭式的教学,势必那样的结果会令人堪忧。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语基础较差,有的学生提到英语就头
摘要传统的外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把语法结构作为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作为英语老师要充分利用词汇和语义研究的成果,帮助学生掌握语言中基本词汇用法的练习和教学活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 演绎归纳与词汇 文化与词汇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传统的外语教学强调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把语法结构作为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摘要新课改教材相对于旧教材而言有很大的变化,体现出“起点高、跨度大、难度高、容量大”的特点,这就给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面对新一轮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该如何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中学生的求知欲了,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本文依据高中历史新课标理念,主要探讨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 新课标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
摘要近几年,初中地理这门学科倍受关注,成为中考的考试科目,史无前列,在此,我们要感谢新课程改革,它给地理教学带来了曙光,给我们地理老师带来了希望,带来了信心。那么怎样做好考试前的复习备考工作呢?  关键词地图册 社会热点 解题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1 探究命题趋势,制定科学严谨合理的复习计划  近年来,南京市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来说就是考
摘要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实际困境,阐明了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并从三维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方面对中学地理有效教学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江苏省新课程标准改革从2005年秋季开始至今,不知不觉已经经历了4个多年头。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有了许多新要求:(1)设置知
家住福州市马尾区的陈女士,在体检中发现乳房有一个肿块,被吓坏了,以为这就是“乳腺癌”。  近年来,乳腺癌频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让本身患有乳房肿块的女性感到紧张。  其实,乳腺肿块大部分不是癌症,往往是无害的囊肿或组织变化而成,这与月经周期有关。发现肿块后建议到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肿块的状态,如大小、实地和供血情况等,制订诊疗方案。  确定肿块是不是癌症的金标准是活检。查出肿块后,很多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