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的德育思想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555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孝悌谨信、博爱亲仁、积极入世的传统思想,并把这些道德思想转化为道德行为,对当下的家庭、社会乃至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孝悌思想;德育思想;教育意义
  《三字经》蕴含了儒家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伦理道德修养的要求、教育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品德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等诸多有意义的思想。《三字经》包含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理应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为充实我国当代德育教育内容的源头活水。
  一、《三字经》蕴含的德育思想
  1.人性本善思想
  《三字经》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指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与孔子的“人性本善”思想是一致的。孔子虽然没有对人性进行明确的表述,但是他持“性善论”。《论语·阳货》中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而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使互相之间的差异甚大。
  2.孝悌思想
  《三字经》重视孝悌思想,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内涵。《论语·学而》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孝悌也者,其为仁义之本与”的说法。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在孩提时代最能萌发对父母、兄弟的情感,因此可以用孝悌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三字经》提出“首孝悌,次见闻”,即一个人首先要懂孝道和悌道,其次则要学习文化。孝悌之道是根本,一个人的孝悌思想不过关,拥有再多的知识也是枉然,甚至可能对社会造成潜在的危险。
  3.诚信思想
  《三字经》中的诚信思想主要是指人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诚”即真心实在地追求宣言,“信”即全心全意地践行承诺。一个言而无信、失去诚信品质的人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三字经》提出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五种品质,而且是恒久不变的,这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三字经》虽是传统蒙学教材,但是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三字经》蕴含的教育意义
  1.重视孝悌伦理
  中国人非常重视孝道,并把它看为最基础的美德,“百善孝为先”。《论语·学而》中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中有“先王有至德要道”,《三字经》很好地继承了这一思想。《三字经》在讲到孩童所应具有的品质时,首先提到的是孝悌之道,并列举了黄香扇枕温席的典故:“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中国古代有许多孝亲敬老的例子,但作者却选择了黄香的例子,是有深意的。黄香,一个九岁的小孩,是启蒙阶段的受教育者。黄香的例子符合《三字经》启蒙教材的特点,具有良好的说服力。另外,这也符合儒家的主流思想,即教育从孝道开始。“首孝悌,次见闻”,教育首先要教授学生孝悌之道,其次才是教授文化知识。
  2.重视诚信之道
  诚信既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诚态度。“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三字经》提倡人们在自身修养和为人处世方面做到诚实守信,因為这是君子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准。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标准之一,孔子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就是明证。
  其实,诚信不仅是做人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好坏的标准。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是和谐社会的保障。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劳动者都要做到诚实守信,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3.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也是终身教育的场所,对青少年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字经》通过列举孟母三迁、窦燕山成功教育五个孩子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及其对青少年一生发展的重要性。窦燕山教育孩子讲究方法,注重孩子的学习和品德修养。在学习方法方面,他聘请名师,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品德修养方面,他以身作则,乐善好施,为自己修身积德,并制订了严格的家规:“家庭之礼,俨如君臣;内外之礼,俨如宫禁。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务耕读,女勤织纺,和睦雍熙,孝顺满门。”严格的家庭教育培养出孩子杰出的品德和才能,窦家五子都荣登进士,被称为“五子登科”。此外,《三字经》还向我们讲授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用心对孩子进行教育,还要及早教育,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行,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三、结语
  “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三字经》中的伦理道德通俗而不庸俗,言简意赅,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孝悌谨信、博爱亲仁、积极入世等思想对我国的道德文明建设,尤其是对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漳州理工职业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60103S)。
其他文献
摘要心肌梗死再发作、出现并发症及死亡有明显的诱发因素,精神因素、饮食结构、饱餐及便秘、劳累、受凉感冒等均可诱发病情发作,出现并发症,导致死亡,做好上述诱发因素的预防和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  关键词心肌梗死诱发因素护理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后缘硬性突出物,如:椎体后缘骨赘、后纵韧带钙化、椎体软骨瘤样增生等,在行MED手术时均不能得到满意的处理,影响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使手术的
摘要:笔者根据以往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工作经历,阐述了在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希望对大学生完成一篇好的毕业论文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论文;实验设计  进行毕业设计完成毕业论文是四年大学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中毕业论文的内容必须以学生实验、实践或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撰写毕业论文则是把毕业设计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处理技巧。方法: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拟行LC病例,术前评估手术的可行性,术中仔细解剖胆囊三角,术中胆道造影,胆囊管用钛夹夹闭或缝扎闭合,腹腔引流。结果:205例中,2例术后第2天出现胆汁漏,其中1例给予负压引流,1例腹腔镜探查胆囊管残端缝合,205例治愈出院。结论: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处理中,术前检查和评估手术可行性,仔细解剖胆
手足口病(HFMD)是由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1]。其病原体主要为CoxA16与EV71,大多数由CoxA16引发[2]。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
摘 要 目的:探讨邻指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优点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0年11月收治29例指腹皮肤缺损行邻指皮瓣修复病例临床资料,术后美观及患指功能活动情况。结果:29例患指均系外伤所致指腹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切割伤22例;压榨伤7例。伴指神经断裂外露9例(一期神经吻合术6例,3例单侧指神经断裂缺损较大未予特殊处理)。29例患者均急诊行清创、邻指皮瓣修复术。结论:29例患
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当时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的生存境遇和心理状态进行了考察和深刻剖析,阐述了逃避自由的表现形式以及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等的自由思想。他的这种独特视
语言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也是文化的问题。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