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新居”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f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省巴中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以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巴山新居”工程,“巴山新居”是省委、省政府继藏区“牧民定居”、“彝家新寨”后实施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改善了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新农村的居住条件、基础设施,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但是要达到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还需要在文化引领、民主管理、配套服务、产业培育等方面增添措施,逐步实现“巴山新居”到幸福新村的转变。
其他文献
基于实践性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出版理论与实务》课程与专业实训平台《茗流》报纸相结合,以出版理论为依托,在教师教授的前提下,开展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采、写、编、做
土地资源利用是一项关系民生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工程,本文结合国内外3S技术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应用,系统地阐述了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技术(GNS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在快速全面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监测使用情况方面的技术路线,并对未来3S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为从事3S技术生产应用方面的技术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如何经过最短的行驶路径到达目的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3S技术在许昌公共自行车服务中的应用为例,通过遥感和GPS技术快速高效地采集数据,并利用ArcGIS建立了最短路径分析模型,计算公共自行车站点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行驶路径,可以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