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前,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本科教育的主要方面军,但其在教学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试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如何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和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孙娜,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副科;张涛,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军械士官学校电子技术教研室,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6-158-02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并经由教育部批准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截至2011年5月,全国共批准设置新建本科院校294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比例超过1/3。升本后,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已清楚地认识到本科教学任务的重要性与繁琐性,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和调整。然而,教学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深化改革与完善提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其中以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问题三者表现最为突出。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总体上师资队伍的建设没有与教学质量的要求和学校的发展相协调,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整体实力偏弱;由于升格前长期的专科办学定位和教学类型限制,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偏弱。多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不高;教育教学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对所教学科的前沿信息知之不多;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暇从事教研、科研选题;研究内容相似、学术论文层次较低。(2)高层次人才紧缺;新建本科院校多集中在地级市(含县级市),受地域和经济实力的限制,他们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远没有老牌本科院校强,而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往往跳槽,使得学校人财两空。随着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更显得尤为紧张。(3)本科教育观念滞后;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原有专科学校知识传授和教学水平上,单纯应付教学任务,不愿主动承担学科专业知识更新任务,教学方法保守,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质量不高。
(二)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素质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学生本身,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至今,新建本科院校对于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甚多,但办学实践中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院校在建设初期就盲目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欲通过研究生的培养来快速缩短与老牌本科高校的差距。其次,培养目标过于笼统、缺乏层次,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规律。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这即不现实,负作用也相当明显。再次,教学内容陈旧、重复、脱节;教材的选取及授课内容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及现实需要的步伐,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受固有专科授课模式影响,升本后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方法仍十分保守,拘泥于固有教学模式,不能灵活地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启迪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质量问题
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新建本科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学生自身而言,高校扩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导致了生源质量的相对下降。从师资角度而言,受升本前办学层次限制和地域影响,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师资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部分院校的教师不具备本科教学水平、教研、科研能力不强,这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办学条件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问题尤为严重,单一的经费渠道使得高校负债经营,办学硬件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从教学管理角度而言,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不完善必然会引起教学质量的下降。最后,从课程体系而言,新建本科院校课程模式相对陈旧,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不强。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针对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学校应切实做好科学规划,采取人才引进、多渠道培养、强化管理等有力措施。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根据社会市场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本院校的学科和重点专业发展规划。其次,按照各专业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要求,制定中长期和短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师资需求的数量、专业、层次、岗位及职责范围。再次,根据各类师资需求的轻重缓急,分阶段地进行教师招募、考核、选拔、录用、使用、激励、整合与调控。(2)大力引进人才;新建本科院校最快捷、最有效的师资建设路径就是根据本科教学的要求引进人才,在引进的过程中需注意:一是从学历、职称和实际水平考虑,保证进人质量。二是保证教学一线需要、保证重点专业、学科建设所急需人才。三是考虑学缘结构,从全国各地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补充师资。四是人才引进政策要具备灵活性,不同的专业人才供求状况不一样,要用特殊的用人政策引进特需人才。(3)加大原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首先制定教师培训进修计划,计划要分清层次、类别及期限,要求科学、合理、具可操作性,同时反映学科建设的要求,突出重点,具针对性。其次,加大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出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通过建立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机制,颁布任职条件、选拔的程序及培养措施,明确其责任、权力和义务等。再次,为教师培训进修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在经费、时间上予以保障,以保证其安心学习、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二)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应立足大众化高等教育,坚持以应用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观,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1)以人才培养规格为中心定位;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其一,地方性;因其是由地方政府主办且生源以本地为主,所以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为地方发展服务的特点。其二应用性;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应用为目的,以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问题为主的职业工程师和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工程师。(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目标定位上必须克服定位过高过泛、缺乏针对性、毫无特色的不足,从实际出发,从已有专业基础出发,从人才需求特点出发,对本校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取长补短,形成优势和特色专业。(3)按人才质量观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上在保证学科主干课的基础上增设应用性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优化课程体系,使其符合学科专业内在科学逻辑和人才培养的创新需要。(4)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改革,新建本科院校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理论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形成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四大实践教学模块。
(三)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要确保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必须明确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即教学管理秩序合理、教学监控有力。为此,我们应:(1)建立教学行政和教学学术两类管理系统,行政系统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运行;学术系统则负责学术工作的研究决策以及教学质量的系统监控。(2)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一是完善教学督导制,实行学校、院(系)两级督导机制,实现全方位监控;二是深入开展教学检查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三是贯彻落实领导听课制,让领导关心教学,走入课堂;四是完善学生评教制度,除了网上评教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形式完善评教;五是开展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让学生监督反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六是执行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深入了解企业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3)建立专项评估体系,除教学运行状态综合评价外,新建本科院校还应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毕业论文(设计)评估、教材建设质量评估等专项评估。
参考文献:
[1]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12(2).
[2]高祥永.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陈曦.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探讨.管理.2007(12).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孙娜,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副科;张涛,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军械士官学校电子技术教研室,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6-158-02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并经由教育部批准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截至2011年5月,全国共批准设置新建本科院校294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比例超过1/3。升本后,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已清楚地认识到本科教学任务的重要性与繁琐性,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和调整。然而,教学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深化改革与完善提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其中以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问题三者表现最为突出。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总体上师资队伍的建设没有与教学质量的要求和学校的发展相协调,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整体实力偏弱;由于升格前长期的专科办学定位和教学类型限制,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偏弱。多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不高;教育教学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对所教学科的前沿信息知之不多;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暇从事教研、科研选题;研究内容相似、学术论文层次较低。(2)高层次人才紧缺;新建本科院校多集中在地级市(含县级市),受地域和经济实力的限制,他们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远没有老牌本科院校强,而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往往跳槽,使得学校人财两空。随着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更显得尤为紧张。(3)本科教育观念滞后;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原有专科学校知识传授和教学水平上,单纯应付教学任务,不愿主动承担学科专业知识更新任务,教学方法保守,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质量不高。
(二)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素质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学生本身,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至今,新建本科院校对于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甚多,但办学实践中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院校在建设初期就盲目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欲通过研究生的培养来快速缩短与老牌本科高校的差距。其次,培养目标过于笼统、缺乏层次,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规律。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这即不现实,负作用也相当明显。再次,教学内容陈旧、重复、脱节;教材的选取及授课内容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及现实需要的步伐,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受固有专科授课模式影响,升本后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方法仍十分保守,拘泥于固有教学模式,不能灵活地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启迪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质量问题
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新建本科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学生自身而言,高校扩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导致了生源质量的相对下降。从师资角度而言,受升本前办学层次限制和地域影响,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师资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部分院校的教师不具备本科教学水平、教研、科研能力不强,这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办学条件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问题尤为严重,单一的经费渠道使得高校负债经营,办学硬件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从教学管理角度而言,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不完善必然会引起教学质量的下降。最后,从课程体系而言,新建本科院校课程模式相对陈旧,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不强。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针对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学校应切实做好科学规划,采取人才引进、多渠道培养、强化管理等有力措施。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根据社会市场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本院校的学科和重点专业发展规划。其次,按照各专业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要求,制定中长期和短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师资需求的数量、专业、层次、岗位及职责范围。再次,根据各类师资需求的轻重缓急,分阶段地进行教师招募、考核、选拔、录用、使用、激励、整合与调控。(2)大力引进人才;新建本科院校最快捷、最有效的师资建设路径就是根据本科教学的要求引进人才,在引进的过程中需注意:一是从学历、职称和实际水平考虑,保证进人质量。二是保证教学一线需要、保证重点专业、学科建设所急需人才。三是考虑学缘结构,从全国各地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补充师资。四是人才引进政策要具备灵活性,不同的专业人才供求状况不一样,要用特殊的用人政策引进特需人才。(3)加大原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首先制定教师培训进修计划,计划要分清层次、类别及期限,要求科学、合理、具可操作性,同时反映学科建设的要求,突出重点,具针对性。其次,加大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出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通过建立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机制,颁布任职条件、选拔的程序及培养措施,明确其责任、权力和义务等。再次,为教师培训进修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在经费、时间上予以保障,以保证其安心学习、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二)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应立足大众化高等教育,坚持以应用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观,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1)以人才培养规格为中心定位;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其一,地方性;因其是由地方政府主办且生源以本地为主,所以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为地方发展服务的特点。其二应用性;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应用为目的,以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问题为主的职业工程师和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工程师。(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目标定位上必须克服定位过高过泛、缺乏针对性、毫无特色的不足,从实际出发,从已有专业基础出发,从人才需求特点出发,对本校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取长补短,形成优势和特色专业。(3)按人才质量观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上在保证学科主干课的基础上增设应用性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优化课程体系,使其符合学科专业内在科学逻辑和人才培养的创新需要。(4)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改革,新建本科院校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理论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形成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四大实践教学模块。
(三)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要确保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必须明确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即教学管理秩序合理、教学监控有力。为此,我们应:(1)建立教学行政和教学学术两类管理系统,行政系统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运行;学术系统则负责学术工作的研究决策以及教学质量的系统监控。(2)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一是完善教学督导制,实行学校、院(系)两级督导机制,实现全方位监控;二是深入开展教学检查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三是贯彻落实领导听课制,让领导关心教学,走入课堂;四是完善学生评教制度,除了网上评教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形式完善评教;五是开展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让学生监督反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六是执行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深入了解企业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3)建立专项评估体系,除教学运行状态综合评价外,新建本科院校还应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毕业论文(设计)评估、教材建设质量评估等专项评估。
参考文献:
[1]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12(2).
[2]高祥永.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陈曦.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探讨.管理.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