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颅内肿瘤术后张力性硬膜外积液是颅脑肿瘤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局部麻醉下床旁持续负压吸引留置术治疗5例颅内肿瘤术后张力性硬膜外积液患者。5例患者的原发肿瘤均位于额颞叶,均行大骨窗开颅肿瘤切除手术。局部麻醉下床旁持续负压吸引留置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即刻好转。无出血、伤口愈合不佳、感染等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硬膜外积液均无复发。
【机 构】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上海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上海脑功能重塑和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20005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上海市神经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内肿瘤术后张力性硬膜外积液是颅脑肿瘤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局部麻醉下床旁持续负压吸引留置术治疗5例颅内肿瘤术后张力性硬膜外积液患者。5例患者的原发肿瘤均位于额颞叶,均行大骨窗开颅肿瘤切除手术。局部麻醉下床旁持续负压吸引留置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即刻好转。无出血、伤口愈合不佳、感染等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硬膜外积液均无复发。
其他文献
通过影像学方法在术前获得病变与静脉的关系对于术中决策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中央区脑膜瘤(29例)和胶质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将病变、静脉以及动脉的三维解剖结构进行融合,形成可视化模型,探讨术前重建图像与术中所见的静脉形态结构、走行及其与病变位置关系的一致性。结果显示,两者在显示中央区浅静脉与中央区肿
2016年版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推出的新脑胶质瘤诊断规范中,除了组织学类型外,分子遗传学或分子病理学成为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影像-基因组学是研究成像表型与基因表达模式之间关联性的学科,是对影像学特征和基因组学资料进行大数据整合,以影像的方式反映分子水平的变异信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定性和定量地研究疾病。影像-基因组学突破了传统基于组织样本进行基因检测的局限性,将其应用于脑胶
泡型包虫病是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人体中最主要的受累器官为肝脏。其中发生颅脑转移者罕见,一旦发生则难以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若未能及时、正确诊治,可导致患者的预后不良。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对脑泡型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CT平扫岛征、黑洞征及其联合征象在预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5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内完成首次头颅CT检查,并且在首次检查后24 h内复查头颅CT。根据是否存在血肿扩大(血肿体积增加>6 ml或血肿量增加>33%)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未扩
目的探讨小儿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复拇畸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末次随访保留拇指轴线成角是否大于20°为结局指标,以性别、手术年龄、Wassel分型、手术切口设计、肌腱韧带处理情况、骨组织矫形情况、关节固定时间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2例患儿,术后随访时间为16个月至7年(平均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手部骨与皮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我科采用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6例手部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切取面积2.0 cm×5.0 cm~4.0 cm×8.0 cm,骨瓣切取1.0 cm×2.0 cm×1.0 cm~2.0 cm×3.0 cm×1.5 cm;骨皮瓣动脉与鼻烟窝桡动脉吻合4例,指动脉吻合2例;骨瓣用金属骨针固定2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吞噬细胞最初被认为是促炎细胞,其参与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炎性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并非单一的促炎细胞,还通过介导神经元自噬和凋亡、参与细胞迁移与吞噬、极化转化分泌神经保护因子以及影响突触可塑性等功能发挥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本文针对小胶质细胞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调控小胶质细胞非促炎作用的相关细胞因子进
多发性骨髓瘤(MM)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较为少见,医源性转移更为罕见。2020年6月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1例医源性颅内种植转移的MM患者。患者4年前确诊MM,行多重化疗。1年前患者因腰椎增强MRI结果显示骶、尾髓及马尾弥漫多发结节状异常强化灶,考虑"MM CNS转移",行Ommaya置管,后Ommaya管堵塞,头颅MRI结果显示右侧额叶占位,沿引流管走行,包
目的介绍一种实用新型皮管训练器并探讨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行带蒂腹股沟皮瓣转移术的17例患者使用该新型皮管训练器进行规范的皮瓣皮管训练,评估护士熟练掌握该新型训练器所需的时间,皮管训练处皮肤破溃及皮瓣感染的发生率,皮瓣断蒂时间,断蒂后皮瓣的成活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率等指标。结果护士熟练掌握该新型皮管训练器的时间为5~12 min,平均7.37 min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应用于Poland综合征患儿手指矫形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5例Poland综合征患儿作为对照组,行传统围手术期管理模式;自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5例Poland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组,行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手术均一次性行2~5指并指分离术,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