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科技的进步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方面。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让人民满意的领导干部,推进党校教学和科研的信息化势在必行。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推进党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实现党校信息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党校;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推进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教育教学也随之从以前的经验时代慢慢的走向了科学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计算机及其所特有的信息处理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辅助训练手段和信息获取方式,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在党校的教育教学进程中,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特殊技术,应用价值非常广泛,它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开展,能够促使其现代化的应用,教育教学的环境仿真性、教员所认为的重难点模拟等,可以使学员在心理上得到普遍适应,可以更好的为国家培养人才,对实现新的教育方式改革也有着重大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有效数据处理能够使一个部门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发展规划。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入信息化的概念更是能使一个集体产生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以使得这个群体能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笔者认为信息化建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广泛推广更是能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实现党校信息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规划,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方案
党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学科研、图书资料管理、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党校信息化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把实用性放在首位,又要考虑网络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平台创建、高效能运用、高水平管理,使之成为党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服务的良好平台。
(二)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符合党校特色的信息化平台
1、完善校园主页,推动办公网络化。通过OA办公系统应用,实现党校校园内文件交换与流转,向无纸化方向迈进,推进信息化手段在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各方面的应用,重点拓宽党校信息发布、文件共享传阅等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动办公网络化,推动教学方式变革。
2、继续完善视频点播、数字图书管理平台。提高对中央党校远程课程的利用率,使其成为我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渠道。重点建设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在线图书”、“期刊数据库”等栏目。目前,党校资源库建设已见成效。围绕教学科研中心,重点建设视频资源库、电子图书库、优秀课件库三大资源库,建成了主题鲜明实用有效的资源数据库,实现了校园网内视频点播功能,为党校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信息化技术作为贯彻党校教学思想的重要技术支持,要想切实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方式的载体产生影响。以前我国的电子政务是部门办公自动化,新媒体时代对电子政务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已经能够逐步支撑部门职能业务,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推动下,又开通了中央级传输骨干网,除此之外还投入运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形成了内网外网良性互动的格局,有效地承载了中央和地方部门的政务业务。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关于电子政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为电子政务建设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3、发挥党校优势,提供在职干部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党校和行政学院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宽市党校、行政学院远程教学视频点播平台功能,面向全市公务员和党员干部提供网络化培训和自主学习服务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公务员和党员干部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自主选学网络教育平台。
(三)推进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1、加强党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做好校内和党校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具有党校特色的和适合干部教育需要的信息资源库,继续完善建设视频资源库、电子图书库、优秀课件库三大资源库。以使用促发展,集中力量做好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
2、推进党校远程教学资源共享。一是将部分远程教学节目的视频录像进入主体班课堂,充分发挥远程教学资源在党校教学中的作用;二是将采集到的远程教学节目刻录成光盘,建设远程教学资源库,作为教学资料长期保存,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员自学提供借阅服务;三是将部分远程教学课程进行采集、压缩,形成校园网服务教学视频点播系统。
3、开展个性化培训,推进干部自主选学。围绕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建设干部自主选学网络中心,满足不同学员主体需求,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培训内容,充分发挥远程教学资源在党校教学中的作用。
结束语:当今社会早已步入了信息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也势在必行。利用流媒体进行移动数字化教学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和途径,从而融入到具體的教学过程当中,它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现代化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晓,高鹰,刘长红,刘外喜. 基于3G通信网络的移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J]. 信息技术,2010年06期.
[2] 韩珍. 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及促进策略探究[D]. 河南大学,2011年.
[3] 晏兴琳. 多媒体教学环境因素对课堂互动的影响研究[D]. 西南大学,2011年.
关键词:党校;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推进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教育教学也随之从以前的经验时代慢慢的走向了科学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计算机及其所特有的信息处理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辅助训练手段和信息获取方式,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在党校的教育教学进程中,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特殊技术,应用价值非常广泛,它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开展,能够促使其现代化的应用,教育教学的环境仿真性、教员所认为的重难点模拟等,可以使学员在心理上得到普遍适应,可以更好的为国家培养人才,对实现新的教育方式改革也有着重大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有效数据处理能够使一个部门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发展规划。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入信息化的概念更是能使一个集体产生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以使得这个群体能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笔者认为信息化建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广泛推广更是能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实现党校信息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规划,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方案
党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学科研、图书资料管理、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党校信息化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把实用性放在首位,又要考虑网络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平台创建、高效能运用、高水平管理,使之成为党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服务的良好平台。
(二)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符合党校特色的信息化平台
1、完善校园主页,推动办公网络化。通过OA办公系统应用,实现党校校园内文件交换与流转,向无纸化方向迈进,推进信息化手段在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各方面的应用,重点拓宽党校信息发布、文件共享传阅等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动办公网络化,推动教学方式变革。
2、继续完善视频点播、数字图书管理平台。提高对中央党校远程课程的利用率,使其成为我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渠道。重点建设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在线图书”、“期刊数据库”等栏目。目前,党校资源库建设已见成效。围绕教学科研中心,重点建设视频资源库、电子图书库、优秀课件库三大资源库,建成了主题鲜明实用有效的资源数据库,实现了校园网内视频点播功能,为党校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信息化技术作为贯彻党校教学思想的重要技术支持,要想切实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方式的载体产生影响。以前我国的电子政务是部门办公自动化,新媒体时代对电子政务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已经能够逐步支撑部门职能业务,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推动下,又开通了中央级传输骨干网,除此之外还投入运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形成了内网外网良性互动的格局,有效地承载了中央和地方部门的政务业务。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关于电子政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为电子政务建设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3、发挥党校优势,提供在职干部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党校和行政学院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宽市党校、行政学院远程教学视频点播平台功能,面向全市公务员和党员干部提供网络化培训和自主学习服务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公务员和党员干部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自主选学网络教育平台。
(三)推进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1、加强党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做好校内和党校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具有党校特色的和适合干部教育需要的信息资源库,继续完善建设视频资源库、电子图书库、优秀课件库三大资源库。以使用促发展,集中力量做好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
2、推进党校远程教学资源共享。一是将部分远程教学节目的视频录像进入主体班课堂,充分发挥远程教学资源在党校教学中的作用;二是将采集到的远程教学节目刻录成光盘,建设远程教学资源库,作为教学资料长期保存,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员自学提供借阅服务;三是将部分远程教学课程进行采集、压缩,形成校园网服务教学视频点播系统。
3、开展个性化培训,推进干部自主选学。围绕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建设干部自主选学网络中心,满足不同学员主体需求,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培训内容,充分发挥远程教学资源在党校教学中的作用。
结束语:当今社会早已步入了信息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也势在必行。利用流媒体进行移动数字化教学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和途径,从而融入到具體的教学过程当中,它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现代化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晓,高鹰,刘长红,刘外喜. 基于3G通信网络的移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J]. 信息技术,2010年06期.
[2] 韩珍. 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及促进策略探究[D]. 河南大学,2011年.
[3] 晏兴琳. 多媒体教学环境因素对课堂互动的影响研究[D]. 西南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