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其特征

来源 :石油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为典型的克拉通内盆地,油、气、煤、盐、铀等矿产资源丰富.研究构造运动的期次、序列与性质将为揭示克拉通盆地的成因与演化过程奠定基础,同时也将为探讨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的内在机制提供依据.基于近年来的高精度区域反射地震剖面和深井资料,结合周缘地质露头分析,通过厘定鄂尔多斯盆地的关键构造变革时期,建立了盆地演化的时-空框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由下至上发育10个区域不整合面,分别为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底界不整合面;盆地发育中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上石炭统—三叠系、侏罗系、下白垩统和新生界6个构造-地层层序.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控于周缘板块构造作用,经历了中元古代早—中期大陆裂解、寒武纪—中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晚奥陶世主动大陆边缘形成与碰撞造山、晚石炭世—二叠纪末期周缘裂解、中生代早期大型陆内坳陷、中生代中—晚期陆内前陆盆地和新生代周缘断陷等演化过程.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深部的构造作用相对活跃,盆地内部发育中奥陶世、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与晚中新世4期中酸性、中基性火山活动,其中,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活动强烈.结合周缘板块构造事件、盆内岩浆活动和盆地沉降-隆升过程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新元古代、晚奥陶世、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新生代5个关键构造变革期,这些构造变革期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对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分布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建立了制动盘有限元模型,仿真得到制动盘前五阶弹性模态;对制动盘进行模态试验,阐述了制动盘模态试验的参数选择、测点布置、模态置信度判断准则,并通过综合频率响应函数和模态置信准则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仿真与试验得到的制动盘模态振型、模态频率等结果误差很小,二者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制动盘有限元模型可用于约束状态下制动盘振动和噪声性能的预测.
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丰沛期的电量用于电解水制氢并存储被认为是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缺憾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氢气的比能在所有的燃料中最高,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存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大量存储则更加困难.随着氢气存贮技术的不断进步,地下存储或地质存储被视为大规模储氢技术最具可行性的发展方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