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抗肿瘤靶点Akt与胰腺癌分子靶向治疗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ha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kt/PKB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G、蛋白激酶C(AGC)超家族,它是PI3K/Akt通路中的关键分子,通过磷酸化mTOR、Bad、GSK3、mdm2、caspase家族、Forkhead家族等多种作用底物,在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使细胞侵袭和转移,促进血管生成,抵抗化疗和放疗中细胞的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1].最近在许多人类肿瘤中发现,PKB/Akt信号通路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Akt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胰腺癌的发生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它的下游信号通路ras-Raf-MEK-ERK,PI3K/Akt和核因子κB(NF-κB)通路有重要关系.其中PI3K/Akt通路除了其潜在的促生长能力外,它的抗凋亡作用和肿瘤细胞对广谱凋亡刺激的抵抗性有密切关系.因此,PI3K/Akt通路可能是胰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一个潜在新靶点。

其他文献
此文不但从理论上论述,而且用大量的事实说明领导干部硬闯健康“红灯”,致使健康状况已到“危险”边缘.这种健康“危机”应引起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因而,此文很值得领导干部
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在胰腺各种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内镜医师和消化科医师所认识.在胰腺癌的TNM分期上,EUS与CT、MRI、MRCP、PET等影像学检查互为补充,着重于对胰腺癌的浸润范围(T)和淋巴结转移(N)进行判断;在对胰腺囊性病变性质的判断上,其影像学特征较CT检查更为敏感,加之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EUS-
报导了改性XYZ-XYZ-1和XYZ-2澄清剂在中国和印度的两个糖厂的实验结果.实验证明这种廉价的改性XYZ试剂是取代醋酸铅,实现工艺过程控制的理想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