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车来了!》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应的课程标准】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对象】
  二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要求】
  (1)认识公共汽车中的常见标志,知道安全乘车的基本常识,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2)指导乘车时友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文明礼貌的基本行为素养。
  (3)培养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学习习惯。
  【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乘坐公共汽车时应注意的安全知识、应做到的文明准则,学会礼让和关心他人。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乘车感受聊一聊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公共汽车图片)你们坐过公交车吗?能说一点你坐公交车的感受吗?
  2.情景故事议一议
  1)师:乘坐公交车是一种大众化的绿色出行的方式,今天,我们请了一位特邀嘉宾,想知道是谁吗?看,她来了(出示图片),打个招呼吧!她也想和大家聊聊她的乘车感受。你们想听吗?(结合图片播放录音)
  2)在听故事前,老师提个要求,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听,那就是:你对故事里的什么情节印象最深?为什么?记住了吗?
  3)学生听录音配图故事《嘟嘟嘟,车来了!》。
  4)讨论交流:你对故事里的什么情节印象最深?为什么?
  (1)指名发言,相机出示图片。
  预设1:
  生:他们上车时,太拥挤了。
  师:上车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排队上车,先下后上。
  师:为什么呢?
  生:这样就不会拥挤,不会发生危险,而且小偷就没有下手的机会了。
  (2)师:请你回想一下你曾经的乘车经历,展开小组讨论。
  你还见过哪些危险的行为?这些行为为什么很危险?应怎样做才安全?
  (3)学生讨论后小组汇报。
  预设2:
  生1:抓稳扶好。
  生2:不能头手伸出窗外。
  ……
  (4)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乘车的安全标志。
  5)继续回到听完故事后的问题交流:你对故事里的什么情节印象最深?为什么?
  (1)指名发言,相机出示图片。
  预设1:
  生:有一个叔叔一人占着两个爱心专座。
  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生:不对。因为爱心专座是让老弱病残孕坐的,不能占座。
  师:是的,这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请联系你的乘车经历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不文明的乘车行为?文明的乘车行为,你觉得应该有哪些?
  (2)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预设2:
  生1: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生2:禁止吸烟。
  生3: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
  (3)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乘车的文明标志。
  3.明辨是非夸一夸
  (1)师:小朋友们,听完大家的讨论,我们来看一看:图中哪些人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哪些人的做法正确?让我们来夸夸他们。
  (2)学生发言,教师出示笑脸与苦脸。
  (3)你想对做得不对的人说什么?
  4.公益广告看一看
  师:在车厢内,应该主动将垃圾投入车厢内垃圾桶,千万不能图方便丢到窗外,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大家来看一段公益广告短片《车窗垃圾》。
  (1)看公益广告短片《车窗垃圾》。
  (2)乱扔车窗垃圾有哪些危害?
  师:同学们,乱扔车窗垃圾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
  老师讲述一个因车窗垃圾造成的车祸案例。
  (3)关于安全文明乘车,大家说了这么多, 让我们再看一段视频《我会安全文明乘车》回顾一下吧。
  (4)看动画教育片《我会安全文明乘车》。
  5.文明童谣诵一诵
  师:老师把小朋友们说到的总结了一下,编了一首童谣叫《文明乘车歌》,我们来唱一唱好不好?
  (1)老师带着学生学习《文明乘车歌》。
  (2)师生共同配乐朗诵《文明乘车歌》。
  6.拓展延伸想一想
  乘坐公共汽车,我们学会了很多,那乘坐地铁、火车、飞机等其他的交通工具,我们又该注意什么呢?就请同学们在课后留心学习,好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湖北省南漳县涌泉完全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现有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97人,目前共有省骨干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但是,45岁以上的教师占55%,30岁以下只占8%,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呈现“青黄不接”的态势。近几年我校虽然成绩是突出的,但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教师队伍中的不和谐音符多  (1)混天度日型:这类教师仅仅把教师当做养家糊口
摘 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形式,得到了幼儿的青睐,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材料,不同的材料蕴含着不同的教育功能,不同的材料激发着幼儿不同的游戏行为和创造性思维。那我们该怎样合理、巧妙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呢?经过一番摸索和尝试,本人取得了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一、根据现有条件,“经济实惠”地投放材料  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
一、从实践操作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乐趣  “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十分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一句话。然而,数学的魅力,在于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在于它丰富的内涵。生活即教育, 教师要善于把握它的特点,有意识地、有艺术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数学的魅力,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需要在生活中寻
摘 要: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对幼儿进行教育,它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助其学到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动手能力,学会主动分辨事物,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学会合作,主动地体验社会生活。幼儿在玩游戏时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
摘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教育人的职责。多年来,我们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在现实中,学生出现了各种消极的问题,有的甚至伤害了他人和自己。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亟须探索有效的途径避免和减少不幸的发生,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们看到了让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路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积极心理培养的有效手段。本文就积极心理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做了简
摘 要: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就是把教学对象定位在学生身上,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品德课是显示以人为本的主要课程,所以我们教师要抓住学科优势,淡化学科体系,尽力在每一堂课堂上涉及人文性,将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体现出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学生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知识性较强的学科,课本内容往往体现的是对国家大事、方针政策的阐述。这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本文从兴趣来导航、体验中得趣、想象时品美、仿作中提高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  关键词:低年级语言发展;兴趣;体验;想象;仿作  一、兴趣来导航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不能只埋头苦干,不管学生的反应,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努力调动学生的
潘月英老师,55岁,小学高级教师,她在农村教育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7个年头,2016年的6月她即将离开她挚爱的三尺讲台。四年前,她被查出患有子宫癌,因为是晩期,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所以医生建议她进行保守治疗。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癌症基本上是与死亡紧密相连的,可是站在我面前的这位癌症患者却依然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担任着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简朴的校园环境,简单的教学设备,微薄的工资
摘要: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如何优化数学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强化“教”与“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成因;对策  笔者任教多年,发现近几年来学生越来越厌学数学,所教的最近一届初一学生在民意调查中有一半左右的同学对数学这门学科不感兴趣。这样的结果令笔者非常困
现行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三)在叙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重点阐述了从百家争鸣到宋明理学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的演变过程,由于局限于中学教材的编写结构,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内容相对零散地分布在教材的不同内容中,而且略显简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一些与之相关的思想史料,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这一显著特点。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具有多元文化。百家九流三教是多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