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滑动变阻器问题分类解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z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的物理学习分为理论知识研究和实验练习两个部分,自然电阻及滑动变阻器的应用也存在于这两个部分。接下来,我们就电阻及滑动变阻器这一模块常见的考题进行分类解析。
  一、对电表进行保护类的问题
  【例1】电路具体连接情况如下图1,该电路中涉及到的元件数值分别为:电压为8V的干电池,一个两端连着电压表数值为6Ω的定值电阻,滑片滑动最大可以达到50Ω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量程分别为0.6A和3V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要使得手动开关闭合电路运行时所有电表都能不超量程的运行,电路当中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维持在什么样的范围?
  图1
  解析:从各元件的连接情况上可以看出,兩个电阻在电路中都是串联的状态,电压表体现的是R1上的电压,要使得电路运行中电流表不会被烧坏,电路中运行的电流就不能够超过0.6A,当I1=0.6A时,R1两端的电压就可以通过U=IR这一公式求出,为3.6V,而这一数值是远远大于电压表所能承受的量程的,因此当电流表的运行电流是最大量程时,电压表会烧坏。所以为了保护电压表,不能够让定值电阻上的电压超过3V。按电压表可承受的最大电压来算的话,电路运行时的电流就是0.5A,这是保证电压表不能烧坏的情况下电路中电流的最大数值。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从公式中可以得出电流最大的时候整个电路中的电阻必定是最小的,这一电路中一个电阻为定值电阻,因此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就是电路运行所能接受的最小阻值,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是10Ω。而当阻值不断变大的时候,电流是不断变小的,因此这一例题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应当为10Ω-50Ω。
  二、对电表示数变化进行判断的问题
  【例2】本例中的电路图如下图2中所示,整个电路使用的是恒定的电源电压,滑动变阻器是可以根据需要滑动滑片的,当滑片从左到右进行滑动的时候,这一电路中连接的电流表以及电压表的数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图2
  解析:从图中电路的结构可以看出,两个电阻是串联在整个电路当中的,这一电路中的总电流可以通过电流表的指针显示来得出,定值电阻上的电压可以完全依靠电压表指针的显示位置来确定。滑动变阻器上滑片的滑动会使得这一电阻上的阻值发生一定的变化,从左到右滑动会让阻值不断的增大,整个电路中的总电阻也会随之越来越大。这一电路中使用的又是电压不变的电池,因此流经电路的电流会逐渐的减小,这样的话利用欧姆定律就可以推测出R1上的电压即电压表示数也会不断的减小。因此当滑片是从左到右进行滑动时,电路中两个电表的示数都会慢慢的变小。
  三、对电表示数变化范围进行判断的问题
  【例3】在这一题中各元器件按照图3的方式进行连接,使用的用来维持电路运行的电源其电压是6V,在电路中电流及各元件上电压发生变化时这一电压始终不会变。所使用定值电阻R是一个阻值为5Ω的电阻,滑动变阻器滑片运动时其电阻不会超过10Ω,在这些情况下这一电路中的电压表及电流表的示数数值处于什么样的变化范围?
  图3
  解析:滑片处于最左端a点的时候,整个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是没有阻值的,这时候定值电阻的阻值就是整个电路中的总阻值,电流就可以算出来是1.2A。电路中这时候所有的电源电压就都是加在了定值电阻上,而电压表的示数显示的就是定值电阻上的电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电压表示数最大值是6V。
  当滑片从a或者其它位置滑动到b的时候,其阻值也逐渐的增大最后变为最大的10Ω,加上定值电阻的阻值整个电路中的阻值就达到了15Ω,用电源电压除以总电阻即得到总的电流为0.4A。然后用电流乘以定值电阻的阻值就可以得到定值电阻在这一电路中分到的电压,即电压表会显示的电压,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这一数值为2V,这一电压也是电压表的最小电压。
  因此在电路运行中,不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怎么滑动,电流表的示数会始终处于0.4A-1.2A之间,而电压表的示数则会处于2V-6V这一范围内。
  解决此类问题要将滑动变阻器的两端的电流和电压分别进行分析,准确判断电路的连接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进行分别计算,进而得到的两个数值就是电表的变化范围。
  结束语
  对于电阻及滑动变阻器在物理题目中的应用,学生应该具备准确判断题目需求、快速找到解题办法的技能,能够准确判断题目中的电路关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开题目陷阱,提高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1] 尹原. 滑动变阻器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 (18):178.
  [2] 苏炳超.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探讨——以“变阻器”教学为例[J]. 物理之友,2019,35(04):25-26.
  [3] 魏松生. 有关初中物理滑动变阻器的变化电路分析策略[J].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8(01):45-46.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谷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生成性问题的产生是一种必然。这些问题往往伴随着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所在,能否有效地解决课堂生成性问题,直接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实践,笔者总结归纳了几种有效的解決策略,分别是讨论交流法、网络查询法、班级生物论坛法、网络空间讨论法、以赛促学法。  【关键词】生成性问题生物课堂解决策略  生成性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新理念之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
【内容摘要】公共参与能力是时代更新发展对我国高中生提出的全新要求,要求高中政治课能切实发挥其在这一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高中政治课对学生公共参与能力的培养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学生自身公共参与能力的提升。本文将就现阶段高中政治课造成学生公共参与能力缺失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针对高中生公共参与能力的培养出相应建议,以期能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这门学科是高中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高中数学能够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框架,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我们老师如何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是所有高级中学院校必须面临的问题,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数学教学水平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本文从一线教师角度出发,高中数学课堂活动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出
【内容摘要】当下,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借助新课改善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提高学生古诗文学习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古诗文包含古诗和古散文两部分内容,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当下,古诗文教学存在机械、枯燥教学现象,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法,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语文 古诗文 策略  新课改下的新课程
高三一轮复习是学生进入高三后的基础能力过关时期,目的是将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这阶段复习要以教材为基本内容,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  一、深究考纲,细研考题,定位高考方向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我们要从考试目标、考试范围、试卷结构、考查要求、考纲变化以及对学生的能力考查等方面对大纲做全面解读。以考纲为依据,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和复
【内容摘要】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为幼儿营造规范的语言学习环境,创造说普通话的机会。在幼儿的生活中找机会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鼓励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积极沟通,通过活动来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知识的热情。教师对幼儿的提问要及时回应,鼓励幼儿思考,进而有效地激发幼儿与人交流的欲望,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阶段正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所以提高幼儿
【内容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学习、工作的基本技术载体,高中生必须要具备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进一步学习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时代特征就促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愈加重要,而我们也需要利用任务驱动法全面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实情的教学任务、组织高中生展开任务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以拓
【内容摘要】在当今社会,微课在现代教学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微课主要是对某个知识点或是某个环节进行详细、完整的讲解,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运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其侧重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因此在教學中可以使用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增加教学的氛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本文对微课的含义以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微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以及运用微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高中地理在高中课程中已经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否则很难让学生对于学习高中地理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方法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探究对高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以浅谈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为重点阐述,结合当下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介绍和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为主要依据,从要具备向学生传播数学魅力的意识、增强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进行多样性的培训模式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作效率,旨意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教学专业化 高中数学 数学魅力 综合素养 教学水平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