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河北境内)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先期开工项目,于2008年投入试运行,并陆续发挥积极社会效益,有效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局面。文章介绍了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运行管理渐进的过程和运行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长期运行管理方式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运行;困难和问题;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12-0130-01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河北境内)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保证北京供水安全优先安排的单项工程,被称为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自2008年9月18日起,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利用河北省的岗南、黄壁庄、王快和安各庄4座水库陆续调水入京达10亿m3/s,有效缓解了北京市水资源紧缺局面,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1 工程及运行管理概况
1.1 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河北境内)工程自石家庄古运河暗渠至北拒马河倒虹中支南段,沿京广铁路西侧逶迤北行,经石家庄、保定两市的十二个县(市、区),全长227.39 km。沿线共布置各类交叉建筑物共442座,其中控制性建筑物37座,河渠交叉建筑物23座、隧洞7座,左岸排水建筑物105座,渠渠交叉建筑物29座,公路交叉建筑物243座,铁路交叉建筑物1座。其中,明渠长度201.05 km,建筑物长度26.34 km。
沿线建成35 kV专网供电系统,共设置60座降压站,向13座节制闸及29座强排泵站等设施供电。目前该系统已投入运行。
1.2 历次通水情况与管理模式
1)2008年9月18日开始,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实现了首次向北京通水,河北省黄壁庄、王快等4座水库出库4.35亿m3,入北京市水量为3.34亿m3。此次通水期间,各土建标段工程建设尚未全部完工,不能向运行管理单位移交,工程运行管理是在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统一领导下,由各土建施工单位承担闸站操作和工程巡视管理工作。
2)2010年5月25日开始向北京市第二次供水,供水总量为4.5亿m3。水源地是黄壁庄、王快和安各庄水库。
此次通水,京石段工程(河北境内)227 km长的渠段全部由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直管建管部负责运行管理。为此,河北直管建管部成立了8个运行管理处,管理范围内共有磁河、漠道沟、蒲阳河、岗头、北易水和坟庄河等6座节制闸参与调度。后期,在进入冰期输水后唐河节制闸也参与了调度运行。
由于运行管理人员数量较少,在通水过程中闸站操作、安全监测、工程巡视管理工作采用招标形式委托社会上有相关资质队伍承担。
3)2011年7月21日开始向北京市第三次供水,仍是从黄壁庄、王快和安各庄水库放水。供水总量为4.49亿m3。
此次通水,实现了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直管建管部运行管理工作较大跨越。由于管理人员的相继补充,实现了关键岗位人员自有化,管理人员承担了闸站操作、安全监测、工程巡视管理等关键岗位工作,减少了对社会队伍依赖,逐步提高了规范化管理水平。
2 困难和问题
1)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京石段(河北境内)工程可以说是现代水利工程的博物馆,工程形式涉及明渠、隧洞、渡槽、倒虹吸。其中漕河渡槽、岗头隧洞、滹沱河倒虹吸等关键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技术复杂,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2)工程位于太行山脉东麓,与大型河流交叉时,采用倒虹吸和渡槽形式解决,与小型河流、溪涧交叉时采用左岸排水建筑物解决。由于极端天气影响,局部可能出现短时暴雨和山洪,导致地表径流短时暴涨,现有过流建筑物过流能力面临较大考验,对工程在汛期安全运行将产生较大影响。
3)工程在河北省境内,工程在冬季通水运行期须经历2~3个月冰期,由于运行时间较短,尚未积累丰富的冰期运行资料,在冰期调度技术方面仍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和探索。
4)工程穿过石家庄和保定两地区十二个县(市、区),工程沿线村庄较多,由于工程建设前期征地拆迁和建设期施工影响,加上工程建成后交通和工程沿线排水影响等问题,尚存在一些矛盾和纠纷亟待化解,对今后的运行管理工作造成一定隐患。
5)由于工程从完工到运行管理时间较短,加上河北水资源缺乏现状,沿线居民对工程仍充满好奇心和亲切感,个别人员私自闯入明渠内钓鱼、戏水现象仍时有发生,对工程安全保卫和人员安全造成较大压力。
3 对策和措施
3.1 完善规章制度,促进规范管理
根据工作实际,不断修订《运行管理制度》、《工程度汛方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冰期输水管理方案》等各类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南水北调特有的运行管理体系。
3.2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警示标示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舆论工具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宣传;妥善设置通水公告牌、安全警示标牌,在左岸排水建筑物进出口刷写安全警示标语,在工程现场配置大量救生衣和救生圈,以最大程度起到警示和救援作用。
3.3 充分准备、协调联动,确保安全度汛
要充分做好防汛度汛准备,健全防汛度汛领导机构,明确负责人员,做好物资储备,开展防汛度汛演练,提高应对汛期各种问题的能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各部门联系,共享雨情汛情,建立联席机制,把南水北调工程防汛纳入地方防汛系统中,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3.4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要及时总结突发事件处置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针对工程可能出现的险情和水质污染事故进行针对性应急演练,做到了物资齐备,队伍到位,科学调度,快速处置。
3.5 大力推动工程设施及绿化工作标准化进程
逐步统一沿线建筑物外观、金结机电、信息系统等设施的标准,统筹做好沿线绿化带规划,既满足水利工程功能的要求,又形成南水北调工程特有的环境景观,更好地体现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工程形象。
参考文献
[1]周小兵,张立德,达楞塔编著.长距离大型调水工程运行管理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07.
[2]武平.云南省依法治水的实践与探索[J].水利发展研究,2012,1:32-41.
[3]欧阳红祥.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150-157.
作者简介
李静(1984—),女,河南濮阳人,2007年7月毕业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南水北调调度运行管理。
于建星(1980—),男,河北保定人,2004年7月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南水北调运行管理和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运行;困难和问题;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12-0130-01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河北境内)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保证北京供水安全优先安排的单项工程,被称为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自2008年9月18日起,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利用河北省的岗南、黄壁庄、王快和安各庄4座水库陆续调水入京达10亿m3/s,有效缓解了北京市水资源紧缺局面,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1 工程及运行管理概况
1.1 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河北境内)工程自石家庄古运河暗渠至北拒马河倒虹中支南段,沿京广铁路西侧逶迤北行,经石家庄、保定两市的十二个县(市、区),全长227.39 km。沿线共布置各类交叉建筑物共442座,其中控制性建筑物37座,河渠交叉建筑物23座、隧洞7座,左岸排水建筑物105座,渠渠交叉建筑物29座,公路交叉建筑物243座,铁路交叉建筑物1座。其中,明渠长度201.05 km,建筑物长度26.34 km。
沿线建成35 kV专网供电系统,共设置60座降压站,向13座节制闸及29座强排泵站等设施供电。目前该系统已投入运行。
1.2 历次通水情况与管理模式
1)2008年9月18日开始,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实现了首次向北京通水,河北省黄壁庄、王快等4座水库出库4.35亿m3,入北京市水量为3.34亿m3。此次通水期间,各土建标段工程建设尚未全部完工,不能向运行管理单位移交,工程运行管理是在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统一领导下,由各土建施工单位承担闸站操作和工程巡视管理工作。
2)2010年5月25日开始向北京市第二次供水,供水总量为4.5亿m3。水源地是黄壁庄、王快和安各庄水库。
此次通水,京石段工程(河北境内)227 km长的渠段全部由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直管建管部负责运行管理。为此,河北直管建管部成立了8个运行管理处,管理范围内共有磁河、漠道沟、蒲阳河、岗头、北易水和坟庄河等6座节制闸参与调度。后期,在进入冰期输水后唐河节制闸也参与了调度运行。
由于运行管理人员数量较少,在通水过程中闸站操作、安全监测、工程巡视管理工作采用招标形式委托社会上有相关资质队伍承担。
3)2011年7月21日开始向北京市第三次供水,仍是从黄壁庄、王快和安各庄水库放水。供水总量为4.49亿m3。
此次通水,实现了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直管建管部运行管理工作较大跨越。由于管理人员的相继补充,实现了关键岗位人员自有化,管理人员承担了闸站操作、安全监测、工程巡视管理等关键岗位工作,减少了对社会队伍依赖,逐步提高了规范化管理水平。
2 困难和问题
1)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京石段(河北境内)工程可以说是现代水利工程的博物馆,工程形式涉及明渠、隧洞、渡槽、倒虹吸。其中漕河渡槽、岗头隧洞、滹沱河倒虹吸等关键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技术复杂,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2)工程位于太行山脉东麓,与大型河流交叉时,采用倒虹吸和渡槽形式解决,与小型河流、溪涧交叉时采用左岸排水建筑物解决。由于极端天气影响,局部可能出现短时暴雨和山洪,导致地表径流短时暴涨,现有过流建筑物过流能力面临较大考验,对工程在汛期安全运行将产生较大影响。
3)工程在河北省境内,工程在冬季通水运行期须经历2~3个月冰期,由于运行时间较短,尚未积累丰富的冰期运行资料,在冰期调度技术方面仍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和探索。
4)工程穿过石家庄和保定两地区十二个县(市、区),工程沿线村庄较多,由于工程建设前期征地拆迁和建设期施工影响,加上工程建成后交通和工程沿线排水影响等问题,尚存在一些矛盾和纠纷亟待化解,对今后的运行管理工作造成一定隐患。
5)由于工程从完工到运行管理时间较短,加上河北水资源缺乏现状,沿线居民对工程仍充满好奇心和亲切感,个别人员私自闯入明渠内钓鱼、戏水现象仍时有发生,对工程安全保卫和人员安全造成较大压力。
3 对策和措施
3.1 完善规章制度,促进规范管理
根据工作实际,不断修订《运行管理制度》、《工程度汛方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冰期输水管理方案》等各类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南水北调特有的运行管理体系。
3.2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警示标示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舆论工具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宣传;妥善设置通水公告牌、安全警示标牌,在左岸排水建筑物进出口刷写安全警示标语,在工程现场配置大量救生衣和救生圈,以最大程度起到警示和救援作用。
3.3 充分准备、协调联动,确保安全度汛
要充分做好防汛度汛准备,健全防汛度汛领导机构,明确负责人员,做好物资储备,开展防汛度汛演练,提高应对汛期各种问题的能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各部门联系,共享雨情汛情,建立联席机制,把南水北调工程防汛纳入地方防汛系统中,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3.4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要及时总结突发事件处置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针对工程可能出现的险情和水质污染事故进行针对性应急演练,做到了物资齐备,队伍到位,科学调度,快速处置。
3.5 大力推动工程设施及绿化工作标准化进程
逐步统一沿线建筑物外观、金结机电、信息系统等设施的标准,统筹做好沿线绿化带规划,既满足水利工程功能的要求,又形成南水北调工程特有的环境景观,更好地体现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工程形象。
参考文献
[1]周小兵,张立德,达楞塔编著.长距离大型调水工程运行管理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07.
[2]武平.云南省依法治水的实践与探索[J].水利发展研究,2012,1:32-41.
[3]欧阳红祥.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150-157.
作者简介
李静(1984—),女,河南濮阳人,2007年7月毕业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南水北调调度运行管理。
于建星(1980—),男,河北保定人,2004年7月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南水北调运行管理和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