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历史教学中的人物评价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x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實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这段话包含着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之一。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与同仁交流。
  一、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阶级分析,学会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考察历史人物的言行。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就指明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内容。历史上任何人物的活动都受到特定环境的制约,他们身上深深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因此,我们不能超越时空苛求古人,只有把他们还原到那个时代,与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或阶层的特定环境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如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处死查理一世,却又远征爱尔兰,镇压掘地派;岳飞既领导抗金斗争,又镇压农民起义。他们身上反映的看似矛盾的行为正是出于其阶级利益的需要和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目的。封建史学家往往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在他们的史书中,我们看到农民起义的领袖被诬蔑为“贼”与“匪”。光绪帝采纳维新派的主张,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企图推行一种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封建皇帝,是封建地主的代言人,他支持维新派的根本目的还是巩固封建统治。
  2.采取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
  清代学者赵翼在《唐女祸》中写道:“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赵翼未能看清唐王朝衰亡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本身的腐朽,也未能认识到安史之乱、潘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四大原因,只看到玄宗宠杨贵妃这一表面现象,武断地认为贵妃乱政导致唐朝灭亡。这其实片面夸大了杨贵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3.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关注他们对于社会历史所起的作用。
  曹操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加上许多文学作品的渲染,对其评价产生了很大分歧。曹操一生打击豪强地主,抑制兼并;济贫弱,兴屯田,三十年苦心经营,将东汉末年几近崩溃的社会基本上重新秩序化,把北部长期边患的匈奴地区几乎化为郡县。曹操在中国文学史上创一代文风“建安风骨”,重用人才,唯才是举。虽然曹操由攻打黄巾起家,但他一贯将统一中国作为自己的政治使命,赤壁一败,统一中国难以完成,可他统一北方,发展经济,为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再如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终灭六国,完成统一,商鞅功不可没,司马迁却说他“天资刻薄人也”,仅从个人品行方面否定商鞅个人的历史作用,这在历史人物评价中都是不可取的。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1.看他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还是起延缓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就应该看他的主要社会实践及其后果。如果他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历史发展,就予以肯定,反之,则予以批评和否定。
  2.看他的所作所为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为家庭小圈子的利益。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曾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大多数谋利益的职业,那么,我们感到的就不只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周恩来从小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像这样把个人的前途与民族国家的前途紧紧相连的杰出人物就应该充分肯定。反之,那些为一己私利而将个人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人,则理当否定。
  3.看他在关键时刻是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还是丧失国格、人格和气节。
  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就是几步。在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抗击日本法西斯入侵的紧要关头,汪精卫却投靠日本人,当了大汉奸,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对祖国的贡献将永垂史册,受到后人敬仰。
  4.看他总的倾向是增进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是败坏其成果。
  希特勒发动战争,德国空军对伦敦狂轰滥炸;墨索里尼掌握政权后,下令关闭报馆,焚烧进步书籍;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文化,禁锢思想,凡此种种,都应予批判。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1.全面论。
  即根据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分若干个方面逐一评说。如评价唐太宗,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宗教、民族关系、开疆拓土等方面加以评论。
  2.两点论。
  根据前面提到的四项标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分为功与过两个方面。通过对功与过的相互比较,得出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的结论。如对哥伦布、岳飞等的评价。
  3.阶段论。
  某些历史人物,常表现出时间阶段的变化,如康有为、梁启超,在掀起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时,站在时代前列,无疑是爱国和进步的。但是当资产阶级改良的方案失败后,革命成为除旧布新的良药,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时,他们又顽固地坚持君主立宪,堕落为保皇派。再如蒋介石,北伐时是革命的战友和同志,“中山舰事件后开始蜕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这类人物宜用“阶段论”加以评价。
其他文献
野木瓜为木通科(Lardizabalaceae)野木瓜属植物,拉丁学名Stauntonia chinensis DC.,是一种有着重要开发及药用价值的植物类药材。它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有强心利尿、驱虫止痛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是镇痛抗炎、阻滞神经传导和放射增敏等,故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目前对其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在建
摘 要: 思品教育本身带有较强的说教性和乏味性,枯燥的教学和单纯的记忆很难提高学生的兴趣,无法使学生对思品教育有更深层次的感悟。思品教育成了“应试教育”的组成部分,从而改变思品教学的初衷。本文认为应该结合思品教育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制订合理教学方案,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關键词: 高效课堂 初中思品教育 全面发展  如何转变学生对待思想品德课的态
齐墩果酸(oleanlic acid,OA)是一种天然五环三萜类化合物。OA经氧化得到的3-氧代齐墩果酸(3-oxo-oleanlic acid,3-O-OA),具有比OA更为优越的体外细胞增值抑制活性和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以3-O-OA为模板进行结构优化,引入药效团,有望寻找到成药性更好、活性更高的OA衍生物。本文以OA为原料,经琼斯试剂氧化合成3-O-OA,分别通过Mannich反应、Micha
摘 要: 本文在对“生本教育”理论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给出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政治生本课堂教学策略,以帮助高中政治教师将生本理论应用于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提高高中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 生本教育 高中政治 教学应用  受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统师道和前苏联凯洛夫的“三中心论”的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内外影响,我国的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后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