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抢圈练习在足球训练中深受师生的欢迎,具有实战性强、趣味性高、组织灵活等特点。文章通过分析抢圈练习的应用特点及训练效果,着重对攻防队员的训练要求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教学建议,以期为足球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足球 抢圈 应用 效果
1 前言
足球训练中合理应用抢圈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把单纯的足球技术转化为实战技能,达到对足球训练良好的促进作用。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组织抢圈练习时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要求不清晰,导致学生的练习较为随意,教学效果一般。
2 应用特点
2.1练习中对传球队员的要求
2.1.1传球的时机。为了提高学生的实战对抗技能,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传球者传球的最佳时机是在抢球队员确实上抢前的一刹那(传球角度封死以前)。要让学生明确过早的传球只是简单的技术练习,根本起不到技能对抗的教学目的。如果对方消极抢球则可以原地控球,并通过各种动作不断刺激、挑战对手,最终调动对方积极上抢。当然,若对方已经封住传球角度则要首先避开对方正面的上抢,保护好球后创再造机会将球传出(如控球摆脱或利用假动作调动对方的封堵路线)。
2.1.2传球的力度。要根据传球距离和上抢者的速度来调整传球的力度。力度过大容易造成本方队员接球失误,力度过小则容易被对方抢断成功。因此练习中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把握好传球的力度,并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脚法。学生只有在对抗中从容把握好传球的力度,才能真正提高实战技能。
2.1.3传球的准确性。接球者无论是原地接球还是移动中接球,传球者都要将球准确地传到接球者的脚下或者其控制范围以内,让学生明确在对抗中不断提高传球的准确性是提升足球运动技能水平的关键。
2.1.4传球的隐蔽性。为了不让对方轻易判断出自己的传球意图,练习中可以采用快速点拨球、蹭球、脚后跟传球等一些非常规的传球方法以提高传球的隐蔽性,也可以利用假动作来迷惑对方,最终达到隐蔽传球的目的。
2.1.5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在贴近实战的状态下,为了提高传球的成功率,练习中队员之间要积极进行协同配合。接球队员可以通过积极跑动主动接应的方法来解救被困队员(接应队员不能出圈),从而降低传球者的摆脱难度,提高传接球的练习效果。当然,练习中传球队员还要兼顾接球队友的实际状况,许多同学在情急之下往往置同伙的安危与不顾,在队友处境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强行传球给队友,将队友推入接球的“陷阱”,这种尴尬的局面应尽量避免。
2.2 练习中对抢断球队员的要求
2.2.1积极创造抢断时机。为了提高抢断的成功率,抢球者要通过积极地跑动和紧逼来创造最佳的抢球时机。练习中抢球者要坚决贯彻“围——逼——抢”的战术指导思想。通常情况下,接球者在接球的瞬间容易出现停球过大的技术失误,因此抢球者在接球者接球的瞬间立刻上抢则最容易抢断成功。此外随着抢球者的积极跑动和不断紧逼,传接球者传接球路线和空间会不断压缩,在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之下,传接球者很容易脚下“绊蒜”或自乱阵脚,最终导致传接球失误或形成最佳的抢断球时机。
2.2.2观察和封堵。练习中抢球队员要随时注意球的运动路线及角度,及时的封堵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3正确的判断。练习中抢球队员要提前预判对方的传球意图,形成判断以后要果断提前上抢。另外,抢球者也可以利用假动作来迷惑对方,例如“假封真抢”或“假抢真封”等战术。然而,假动作的战术是相互的,练习中尽可能不要被对方的假动作所迷惑。
2.2.4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练习中抢球队员除了通过积极跑动去主动创造机会以外,还要注意随时包抄、夹击和检漏。
3 效果分析
足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高对抗的体育项目,比赛中队员的足球技能是否得到了正常发挥非常重要,它对于全队整体水平发挥和最终的比赛结果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抢圈练习是足球教学中的一项技能训练,它是在对抗中进行的技术强化练习,是在贴近比赛的状态下进行的传、接、控、抢球等基本技能的强化提高练习。显而易见,练习中如果离开对抗,学生练得仅仅是技术,而不是技能。有些队员的足球技術可能很好,但如果投入比赛,加上对抗之后就变成了花架子,最终练习将变的没有实用价值。
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学生在高对抗中依然能够把传、接、控、断球等基本足球技术发挥的轻松自如,切实实现由运动技术逐步转化为运动技能。同时,在高对抗中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也能得到历练和提升,战术素养将会不断提高。
4 建议
4.1抢圈练习不宜在足球初学者中开展。如果没有一定的基本技术,练习者在练习中失误率太高,教学效果很差。
4.2在多人抢球的练习形式中,尽量采取谁抢到球谁交换的方式,促进抢球者练习的积极性。如果传接球者出现失误,则依据先后顺序进行交换。
4.3练习中教师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及时叫停,并让学生恢复到即时的场景,然后针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切忌在练习中不管不问,敷衍了事。
4.4练习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学生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学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接球——停球——传球过程从多次触球逐步过渡到少次触球,训练最高难度为连续一脚触球。
5 结论
通过抢圈练习能将学生的足球技术逐步转化为足球技能,队员经过训练后最终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教师在训练前一定要将抢圈练习的教学要求讲清楚,练习中要让学生掌握抢圈练习的精要,最终让学生真正明确练什么,怎么去练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练。训练中切实达到以上要求,教学效果必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足球 抢圈 应用 效果
1 前言
足球训练中合理应用抢圈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把单纯的足球技术转化为实战技能,达到对足球训练良好的促进作用。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组织抢圈练习时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要求不清晰,导致学生的练习较为随意,教学效果一般。
2 应用特点
2.1练习中对传球队员的要求
2.1.1传球的时机。为了提高学生的实战对抗技能,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传球者传球的最佳时机是在抢球队员确实上抢前的一刹那(传球角度封死以前)。要让学生明确过早的传球只是简单的技术练习,根本起不到技能对抗的教学目的。如果对方消极抢球则可以原地控球,并通过各种动作不断刺激、挑战对手,最终调动对方积极上抢。当然,若对方已经封住传球角度则要首先避开对方正面的上抢,保护好球后创再造机会将球传出(如控球摆脱或利用假动作调动对方的封堵路线)。
2.1.2传球的力度。要根据传球距离和上抢者的速度来调整传球的力度。力度过大容易造成本方队员接球失误,力度过小则容易被对方抢断成功。因此练习中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把握好传球的力度,并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脚法。学生只有在对抗中从容把握好传球的力度,才能真正提高实战技能。
2.1.3传球的准确性。接球者无论是原地接球还是移动中接球,传球者都要将球准确地传到接球者的脚下或者其控制范围以内,让学生明确在对抗中不断提高传球的准确性是提升足球运动技能水平的关键。
2.1.4传球的隐蔽性。为了不让对方轻易判断出自己的传球意图,练习中可以采用快速点拨球、蹭球、脚后跟传球等一些非常规的传球方法以提高传球的隐蔽性,也可以利用假动作来迷惑对方,最终达到隐蔽传球的目的。
2.1.5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在贴近实战的状态下,为了提高传球的成功率,练习中队员之间要积极进行协同配合。接球队员可以通过积极跑动主动接应的方法来解救被困队员(接应队员不能出圈),从而降低传球者的摆脱难度,提高传接球的练习效果。当然,练习中传球队员还要兼顾接球队友的实际状况,许多同学在情急之下往往置同伙的安危与不顾,在队友处境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强行传球给队友,将队友推入接球的“陷阱”,这种尴尬的局面应尽量避免。
2.2 练习中对抢断球队员的要求
2.2.1积极创造抢断时机。为了提高抢断的成功率,抢球者要通过积极地跑动和紧逼来创造最佳的抢球时机。练习中抢球者要坚决贯彻“围——逼——抢”的战术指导思想。通常情况下,接球者在接球的瞬间容易出现停球过大的技术失误,因此抢球者在接球者接球的瞬间立刻上抢则最容易抢断成功。此外随着抢球者的积极跑动和不断紧逼,传接球者传接球路线和空间会不断压缩,在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之下,传接球者很容易脚下“绊蒜”或自乱阵脚,最终导致传接球失误或形成最佳的抢断球时机。
2.2.2观察和封堵。练习中抢球队员要随时注意球的运动路线及角度,及时的封堵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3正确的判断。练习中抢球队员要提前预判对方的传球意图,形成判断以后要果断提前上抢。另外,抢球者也可以利用假动作来迷惑对方,例如“假封真抢”或“假抢真封”等战术。然而,假动作的战术是相互的,练习中尽可能不要被对方的假动作所迷惑。
2.2.4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练习中抢球队员除了通过积极跑动去主动创造机会以外,还要注意随时包抄、夹击和检漏。
3 效果分析
足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高对抗的体育项目,比赛中队员的足球技能是否得到了正常发挥非常重要,它对于全队整体水平发挥和最终的比赛结果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抢圈练习是足球教学中的一项技能训练,它是在对抗中进行的技术强化练习,是在贴近比赛的状态下进行的传、接、控、抢球等基本技能的强化提高练习。显而易见,练习中如果离开对抗,学生练得仅仅是技术,而不是技能。有些队员的足球技術可能很好,但如果投入比赛,加上对抗之后就变成了花架子,最终练习将变的没有实用价值。
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学生在高对抗中依然能够把传、接、控、断球等基本足球技术发挥的轻松自如,切实实现由运动技术逐步转化为运动技能。同时,在高对抗中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也能得到历练和提升,战术素养将会不断提高。
4 建议
4.1抢圈练习不宜在足球初学者中开展。如果没有一定的基本技术,练习者在练习中失误率太高,教学效果很差。
4.2在多人抢球的练习形式中,尽量采取谁抢到球谁交换的方式,促进抢球者练习的积极性。如果传接球者出现失误,则依据先后顺序进行交换。
4.3练习中教师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及时叫停,并让学生恢复到即时的场景,然后针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切忌在练习中不管不问,敷衍了事。
4.4练习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学生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学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接球——停球——传球过程从多次触球逐步过渡到少次触球,训练最高难度为连续一脚触球。
5 结论
通过抢圈练习能将学生的足球技术逐步转化为足球技能,队员经过训练后最终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教师在训练前一定要将抢圈练习的教学要求讲清楚,练习中要让学生掌握抢圈练习的精要,最终让学生真正明确练什么,怎么去练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练。训练中切实达到以上要求,教学效果必定会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