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指数智能升级等权重优化行业分布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旗下首只ETF产品景顺长城上证180等权重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及联接基金正在发行中。我们认为,在管理层大力倡导价值投资时代,精选蓝筹股群体作为标的的指数化投资模式将迎来良好的投资机遇。
  
  覆盖主流蓝筹群体 投资价值更为明显
   国际经验表明,指数的品牌与影响力是ETF产品成功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料显示,上证180指数于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又称为上证成份指数,其作为上证指数体系中的一只重点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调整后并更名而成的。上证180指数选择总市值和成交金额排名靠前的股票,按照中证一级行业的自由流通调整市值比例,分配和选取180只固定样本,以自由流通调整股本为权重加权计算。上证180指数样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强、资产规模大、经营业绩好、知名度高,是沪市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蓝筹股票指数,能很好地反映沪市概貌和运行状况。
   从样本股的基本面来看,上证180等权指数的成份股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且业绩成长性相对稳定。就估值而言,显著低于深市指数,与沪市大盘股指数上证50相当;另外,随着近两年市场调整,上证180等权重指数整体估值水平已经降至谷底,目前动态市盈率仅为10倍左右,这一估值水平已接近于2005年的市盈率水平,而且创下2006年以来的6年新低。以此为标的投资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等权重设计优化行业分布 历史表现突出
   景顺长城上证180等权重ETF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等权重”的设计。
   传统的指数通常采用市值加权法,分配较高的权重给市值较大的股票。这一加权方式有着本身的缺点,一则很有可能高配高估值,低配低估值股票,可能违反价值投资的原则;二则可能因为超大盘股票权重过大,令指数走势失真。因此,近些年来,国际市场中出现了基于等权重指数的衍生产品,很好的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
   等权重指数,是指标的指数采用等权重编制方法,赋予每个指数成份股相同的权重,并通过定期调整,确保单个成份股保持权重的相等。
   资料显示,在极端情况下如2000年美国的IT泡沫破灭时,按照市值加权方式的指数遭遇了非常大程度的下跌,而等权标准普尔500指数却还有4%的上涨,主要原因是等权指数没有过分配置科技股的权重。此外,由于等权重指数不管成分股本来市值的大小,都是相等的在每只股票上配置权重,因此小盘股与大盘股对指数的表现就有了对等的影响力。而由于小盘股效应(即小盘股长期表现要好于大盘股的特性)的存在,等权重指数将有效地将小盘股效应利用起来。
   近年来,国内基金公司也在近年来开始了等权重指数基金产品的开发。2009年底,国内第一只等权重指数基金博时超大盘ETF成立。2011年2月,银华基金发行了银华中证等权重90 指数分级基金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此次景顺长城基金发行的上证180等权重ETF使得国内投资于等权重指数的基金产品再添新军。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等权重因子的加入,使得上证180的高权重行业(例如金融服务)的权重下降,中等权重行业(如食品饮料)的权重不变,低权重行业(如电子)的权重提升,行业的权重分布更为平均。相比于上证180指数,180等权指数的行业权重分布更为均衡,避免了上证180指数在金融行业过度的集中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上证180指数与上证50、沪深300等在行业代表性、收益率表现等方面的区分度。
   从各指数收益率的相关性角度进行考虑,上证180等权指数与成份股构成一样的上证180指数、以及同为大中盘指数的沪深300、深证100指数相关性较高。而由于上证180等权指数明显压低了金融、采掘行业的权重,而提升了电子、餐饮旅游等行业在指数中的权重,因此上证180等权指数与上证50指数的相关性相对较低,有效地为投资者提供了差异化选择。
   我们比较了上证180等权重指数与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在各个年度的收益率。数据显示,在大部分年度,上证180等权重指数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超额收益,投资该指数具有丰厚收益,并且在市场下跌、震荡阶段也有较好的防御性。
   在当前提倡价值投资、强调蓝筹投资且蓝筹股普遍估值较低的大环境下,包含一线和二线蓝筹股的上证180等权指数是投资沪市蓝筹的优选标的。对以上证180等权指数为标的的产品进行投资,能获得较佳的长期投资收益。
  
  全球第四大ETF供应商强力支持
   据了解,景顺长城基金外方股东景顺集团旗下景顺PowerShares是全球第四大ETF供应商。根据Blackrock的统计,截至2012年2月底,景顺PowerShares/DB共管理ETF产品规模720亿美元,市场份额高达4.1%。
   除资产管理规模较大之外,景顺PowerShares 在ETF创新方面也是全球公认的行业领先者。据了解,景顺PowerShares有完整的智能ETF、商品ETF等产品开发线,如等权重ETF、基本面ETF、国防航天行业、照明行业,以及水资源ETF等这些不为国内熟悉的ETF产品类型。
   此次景顺长城基金发行的上证180等权重ETF也是智能指数思想的重大实践。外方股东丰富的ETF产品研发、投资运作与营销推广经验,为景顺长城ETF业务提供巨大的支持。
其他文献
近期,西安旅游(000610)发布公告拟以每股6.05元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56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6亿元,用于胜利饭店拆除重建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在酒店行业步入调整期之际,在公司前三季度巨亏的背景下,公司此举则被投资者调侃为“借钱买衣打扮”,颇为讽刺的是随后公司则发布了变卖优质资产的公告,事实上多年来这家有着57年悠久历史的公司早已沦为变卖资产为生,此次资产的出售将
投资要点:1、我国人均GDP接近4500美元,航空业面临井喷。2、产业存在万亿元市场空间。     巴菲特落“子”中国公务机再次引起市场对通用航空的关注。中国民航局早在2011年5 月份公布了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首次将“通用航空规模快速扩大”列入民航“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领域和规模,促进通用航空快速发展”。  人均GDP超4
投资要点:1、经济不景气以及需求不足导致家电销售短期缺少持续增长动力。2、行业增长乏力,分化加剧,龙头逆势增长。  2012年上半年,家用电器收入下滑5.3%,视听器材收入增长5.3%,白色家电收入下滑9.3%。彩电行业增长好于白色家电,主要受惠于日本彩电制造业二次转移,给我国彩电出口带来行业性机会。家用电器利润增长10.2%,其中,白色家电净利增长11.2%,视听器材增长3.3%。白电行业受益原
兴业银行:平台上轨存继续上攻空间  业绩增速大幅超预期。兴业银行发布2011年业绩快报,2011年全年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近38%,业绩高于我们预测值幅度高达12%。大幅超预期主要得益于四季度经营状况非常好,存贷利差和息差环比明显提升: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5%,我们由此推算2011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近187亿,较2011第三季度环比提升幅度高达26%,是业绩超预
投资要点:1、煤炭的消耗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供应紧张的局面或可重现;2、极寒天气等非预期性因素将拉动煤价再次走高。     煤炭下游产量增加,煤炭消耗预计增加。2011年12月份火电发电量为3424亿千瓦时,环比增加11.82%,同比增加11.04%。12月份火电发电量在总发电量的占比为85%,比11月份的82%增加了3%,同比增加2%。火力发电量占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国降水量偏少,增加了对火
海陆重工:或将缓步上攻  布局海工领域,开拓新的增长点。海陆重工(002255)设立润通海洋工程公司,主要依托凯航通力在海洋工程、海洋平台设备,未来主要从事海洋工程相关业务。按照中国海工装备发展规划,产业未来复合增速超过35%。海工装备行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公司此时介入海工领域,恰逢其时,目前公司海工装备领域潜在订单较多,未来海工装备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股江苏能华,期待收获投资收益。
金发科技:  项目投产顺利 增发仍在进行   传闻:2000吨碳纤维及100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即将投产,将填补国内高性能碳纤维的空白。  记者连线:金发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具体项目的投产属于经营管理部门的工作,对项目投产情况表示不知情,定向增发的仍然在进行中。  金发科技是国内改性塑料龙头企业,依托强大技术研发能力和完善的销售渠道,公司在下游家电及汽车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前三季度
南方基金杨德龙:多重利好刺激市场反弹延续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南方小康基金经理杨德龙认为,多重利好刺激市场反弹延续。目前市场整体估值、特别是蓝筹板块的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当前市场运行方向取决于经济增速下滑和政策放松力度之间的博弈,市场对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只要经济不出现超预期下滑,当前的市场反弹有望延续。  杨德龙认为,央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经济中流动性紧张
目前中国的出口结构中,对欧盟出口占19%,对美国出口占17%,对日本出口占8%。从全球经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GDP同比增速看,历史数据显示,走势基本同步,因此如欧盟、美国等出现所谓的二次衰退,新兴经济增长也不可避免,相应的中国出口也会受影响。但目前我们对2012年全球经济的预测为缓慢增长,而不是陷入二次衰退,2012年美国经济和日本经济可能比2011年略好,因此2012年中国出口增速同比可
2011年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数据一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