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尤其是混凝材料在建筑过程中的使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一直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困扰着广大从业人员。本文作者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和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仅供同行参考研究。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种类;裂缝原因;控制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and city construction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i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especially the use of coagulation materials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rought new vitality. Howev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crack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 plagued by the majority of practitioner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cracks of concrete cracks, and combined with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s for concrete cracks, for reference study.
  Key words: concrete; crack type; crack reason;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54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然而,混凝土混合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凝堆聚结构,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凝聚硬化,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混凝土组合材料的变形这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微裂缝。
  1混凝土裂缝的种类
  1.1按裂缝产生原因分为:由外荷载直接应力引起的裂缝和次应力引起的裂缝;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结构因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其特征是结构要求变形,当受到约束和限制产生内应力,应力超过一定数值后产生裂缝,裂缝出现后变形得到满足,内应力松弛。这种裂缝宽度大、内应力小,对荷载的影响小,但对耐久性损害大。
  1.2按裂缝所处状态可分为运动、不稳定、闭合和愈合等状态。对于处于运动和不稳定扩展状态的裂缝,应考虑加固和补救措施。而对于稳定、闭合、愈合的裂缝则可持久的应用。
  1.3按裂缝外形可分为表面的、深入的、贯穿的、断续的、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对角线的、上宽下窄、上窄下宽。外宽内窄的、囊核形的等等。
  2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从实践来看,引发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温度和湿度。混凝土材料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当施工环境发生变化时,混凝土结构就会随之产生变化。具体来说,混凝土内部温度为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浇筑温度二者的叠加值,其中浇筑温度与外界温度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愈高,当气温下降,会大大增加外层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造成温差和温度应力,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2.2配比不适当。在实际的施工中,常常发现,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也可以使楼板产生裂缝。比如我们在高强砼的水灰比的取值上要严格控制在0.24-0.38之间,不能过大,而在普通砼的水灰比而言,最大也只能到0.6,如果过高会产生裂缝而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同一品种及相同强度等级水泥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因为水泥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一般只占水泥重量四分之一左右。如今工程界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为了获得必要的流动性,保证浇灌质量,常需要较大的水灰比。相反,在水泥水化后,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水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根据力学分析,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在孔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2.3养护条件。养护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的重要手段。养护条件对裂缝的出现有着关键的影响。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硬化正常,不会开裂,但只适用于试块或是工厂的预制件生产,现场施工中不可能拥有这种条件。现场混凝土养护越接近标准条件,开裂可能性就越小。
  2.4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振捣不均匀,或是漏振、过振等情况,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密实度差,降低结构的整体强度。混凝土内部气泡不能完全排除时,钢筋表面的气泡则会降低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钢筋若受到过多振动,则水泥浆在钢筋周围密集,也将大大降低粘结力。
  3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3.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要求严格监督控制。把好质量关,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控制砂的粒径及含量,适当减少空隙率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量,从而加强混凝土抗裂强度。
  3.2切实做好施工方案与结构设计。施工方案主要是确定一定浇筑量、施工缝间距。位置及构造、浇筑时间、运输及振捣等。一次浇筑长度由垂直施工缝分割,最好是设置在变截面处承受拉、剪、弯直力较小的部位;除控制一次浇筑厚度外,分层位置即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也应加以注意。而在结构设计上要注重容易开裂的部位,如深基与浅基、高低跨处等,应考虑到由于地基的差异沉降或结构原因而引起的薄弱环节,在设计中加以解决。如对软弱地基进行必要处理;各部分荷载悬殊的结构适当增设构造钢筋,以避免不均匀下沉,造成应力集中而出现裂缝。
  3.3合理使用外加剂。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外加剂可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3.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养护的目的是混凝土正常硬化,强度增长,不受或少受外界影响。关键是设法使混凝土温度慢慢下降到接近外界气温,缩小降温过程中的温差,以便减小温度应力,阻止裂缝的产生。常规养护方法是喷水,对一般混凝土结构,减小表面收缩,防止龟裂是可行的。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块体内外温度不一致,强度增长不同,常常是在强度增长慢的表面开裂,其养护就不能只满足于常规方法,具体说,尽量晚拆模,拆模后要立即覆盖或及时回填,避开外界气候的影响,养护期应以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为准,及7至28天,最好能长些。
  4 混凝土裂缝常见处理方法
  4.1经过调查分析,确认在裂缝不降低承载力的情况下,采取表面修补法、充填法、注入法等处理方法:
  (1)表面修补法。该法适用于缝较窄,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美观和提高耐久性时所采用,常見的是沿砼裂缝表面铺设薄膜材料,一般可用环氧类树脂或树脂浸渍玻璃布。
  (2)充填法。当裂缝较宽时,可沿裂缝砼表面凿成V形或U形槽,使用树脂砂浆材料进行填充,也可使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等材料。
  (3)注入法。当裂缝宽度较小且较深时,可采用将修补法注入砼内部的修补法,首先裂缝处设置注入用管,其他部位用表面处理法封住,使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注入材料,用电动泵或手动泵注入修补。
  4.2如果裂缝影响到结构安全,可采取围套加固法、钢箍加固法、粘贴加固法等结构加固法。此方法属结构加固,须经设计验算同意后方可进行。
  (1)围套加固法。在周围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在结构外部一侧或数侧外包钢筋砼围套,以增加钢筋和截面,提高其承载力;对构件裂缝严重,尚未破碎裂透或一侧破裂的,将裂缝部位钢筋保护层凿去,外包钢丝网一层;大型设备基础一般采取增设钢板箍带,增加环向抗拉强度的方法处理。
  (2)钢箍加固法。在结构裂缝部位四周加U型螺栓或型钢套箍将构件箍紧,以防止裂缝扩大和提高结构的刚度及承载力。加固时,应使钢套箍与混凝土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共同工作。
  (3)粘贴加固法。将钢板或型钢用改性环氧树脂和粘接剂,粘接到构件混凝土裂缝部位表面,使钢板或型钢与混凝土连成整体共同工作。粘接前,钢材表面进行喷砂除锈,混凝土刷净干燥,粘接层厚度为1-4毫米。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施工裂缝问题,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思想重视和施工技术创新,才能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论述了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重點分析了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科学管理措施,以做好城市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问题;主要内容;科学管理  Abstract:This paperintroduces theenvironmental problemsin the development ofcityconstruction,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建筑要求,工作人员在建筑电气设计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建筑电气设计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居民公共设施的正常运用还关乎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电气设计备受瞩目。本文笔者就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火灾监控系统中现存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探究,以供参考。
摘要:本文主要对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种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就各影响因素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关键词:工程施工;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project in the construction man
摘要:本文主要从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和下部结构施工要点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桥梁施工;上部结构;下部结构;要点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from two aspectsof bridge upper structure constructionand lowerconstruction was analyzed and d
摘要:屋面防水施工质量问题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包括了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和管理因素。本文结合实践经验,重点就屋面防水施工质量进行了论述,仅供同行参考学习。  关键词:层面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he roof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is divided into subjective and objec
摘要: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可以保证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并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保证。因此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理研究具有社会意义。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重要性;工程管理;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management of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engineering,can guarantee the norm
摘要: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以及房地产的火热兴起,建筑工程管理的压力变得空前的大,既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又要极尽可能地缩短工期,既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又要尽可能地节约建筑资金。而且,工程承包商、工程监理单位等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于是科学地对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变得极为重要。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应该注入新的内容,与当今社会现状相联系。本文在此从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施工管理的控制目标,并在最后提
摘要: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都涉及到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和空间走廊,它们之间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非常必要,关键是要处理好两个规划间的关系。  关键词:电网规划;城市规划;协调发展  Abstract: Thepower grid planning andcityplanningplanning common objectsand plan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