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刍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v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施情况及问题,主要从毕业设计选题的创造性和设计模式的针对性两方面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方式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 改革措施
  
  1.引言
  毕业设计是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道专业性训练,也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或迈向更高的学习平台前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展现。毕业生在进入最后一学期后,往往受就业压力、研究生考试复试、公务员考试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压力很大、心态浮躁。因此,毕业设计方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毕业设计工作质量,直接关乎毕业生在进入新的工作或学习环境时的自信心。
  从专业特点来看,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基本分为废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工程三个方向,属于纯粹的工科学科。本文从毕业设计选题和设计模式两个方面举例,浅议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相关改革措施。
  2.毕业设计选题的创造性
  选题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毕业设计的首要问题。选择题是完成毕业设计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是确定“写什么”,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因此,选题的正确性决定着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的新颖性和毕业设计的意义,甚至是决定毕业设计撰写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设计毕业设计题目时,一定注意题目要具有创造性,紧密结合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性,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以固体废物处理方向为例,从以下两个方面简议选题的创造性。
  (1)从“小处”入手。目前,“垃圾围城”已成为重大世界环境公害,我国更是深受其害[1][2],而一些发达国家却能从容应对[3]。目前,我国的关于解决垃圾围城的研究往往缺乏一些最基础的信息或资料,如“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研究、农村生活垃圾出路、办公区生活垃圾源控制”等,这些方向的选题非常基础、非常“小”,但通过一定量的基础调研就可获得一些较为可靠的基本结论或数据,可操作性极强,非常适合学生作为调研类选题。
  (2)从“远处”入手。餐厨垃圾处理是固体废物处理一大难题[4],在传统的生物能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大胆地在本科毕业设计中设想出更新颖、更超前的研究选题,去探索一些诸如直接产能等的转化途径。固体废物处理研究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我们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发现和研究,而这非常适合于本科毕业设计进行探讨,因为它不像科学基金研究,不需要承担风险。
  当然,大学毕业设计的选题主要取决于相应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师的教育背景,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使选题多元化,避免出现同一个毕业设计选题年年做或若干学生同时做的情况,否则不仅不利于学科发展,反而会促使学生投机取巧,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产生创造性的设计选题。
  创造性地设计选题,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例如,某大学里某位教师针对墨西哥漏油事件,就以该事件为背景设计了“含油废水海湾扩散模型研究、含油废水的生物处理设计”等选题,结果学生争先抢选,竞争之下,质量自然提升,效果非常显著。从这个角度而言,就要求教师自身采取一些主动措施,如:(1)平时积极查阅学术文献库,掌握学术发展新动向,积累新想法;(2)参加企业横向课题研究,使毕业设计课题与生产结合显著紧密,同时提高课题的生产意义;(3)及时上网掌握环保动态,从一些专业论坛或官方网站中及时获取一些专业发展动态,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为毕业设计教学提供相关素材和参考内容。
  3.毕业设计模式的针对性
  除了创造性地选题,毕业设计的模式也至关重要。无论能力水平高低、成绩优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和兴趣点,因此,要让学生针对性地结合自己专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如此,可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就要求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安排。
  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模式一般包括三类:方案设计型、工程制图型、实验设计型。对于纯粹的方案设计类型,如“化工厂脱硫除尘方案设计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等选题,该类选题偏“软”,往往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考察相结合,最终可形成设计方案,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对于第二类工程制图型,往往是在学生熟悉的专业知识范畴内,提供一定的设计参数,让学生完成相应的工程制图制作,如“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某市垃圾填埋场设计”等;第三类实验设计型选题,往往要求学生在完成一定的实验工作的基础上,得出一定结果后方可进行设计方案或工程图纸的制作,如“含油废水的A/O法处理工程设计”,相比于其他两类,该类选题任务相对较重,比较适合于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
  因此,在毕业设计模式设定上,教师需根据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设计模式。对于那些毕业后有意从事工程设计或管理的学生而言,可多开展工程制图型设计选题;对于毕业后有意前往事业型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来说,第一类选题比较合适;而对于毕业后继续选择研究生学业的学生而言,实验设计型无疑是最合适的选题。合理的设计模式可能会使毕业设计教学事半功倍,而如若设计模式针对性不强,则可能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而事倍功半,毕业设计质量自然无从保证。
  4.结语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必须在毕业设计课题质量方面有保证。本文述及的毕业设计选题创造性和设计模式针对性实则都是针对设计课题而言,良好的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大保证。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
  [2]刘云.如何把“垃圾围城”变成“资源围城”[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6):63-66.
  [3]周是今.瑞典为何没有“垃圾围城”.世界有色金属,2010,(6):76-77.
  [4]黄南伟.无害化处理餐厨垃圾[J].建设科技,2008,(Z2):92-93.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为适应学科发展与新的教学形势,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作者尝试对部分班级进行开放式教学的新模式,在综合学科知识及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 开放式 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模式 探索与尝试    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实施为标志,
摘 要: “问题解决学习”模式是探究性教学模式之一。本文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推断假设,确定方案;执行方案,验证假设;反思结果,总结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举例说明了该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 “问题解决学习”模式 运用 高中生物学教学    倡导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
摘 要: 生物教师应提供探究素材和经典实验资料,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分析和推理,紧扣功能与结构相适应观点,使学生建构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糖蛋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1.2能力目标:  (1)探讨问题并分析实验结果,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新课标下,任课老师明显感觉课时的不足,为此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经验总结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生物教学 课堂效率 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新课标下,任课老师明显感觉课时的不足,为此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经验总结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课堂教学效
摘 要: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释了人文素质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现状 缺失原因 提高对策    一、人文素质的基本概念  (一)人文及人文素质。  人文的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
为最大程度地方便船员查阅航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提高航行安全和航行效率,通过实现NMEA 0183&2000接口协议与串口屏协议的转化,能够将各种航行信息(如AIS、GPS、电罗经、测深
摘 要: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多。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高校,都在贫困生资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呈现出重视经济资助、忽视精神抚慰,重视制度规范、忽视情感需求的问题,导致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本文认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应该从人文关怀入手,以关怀学生精神家园为基础,以培养建设学生自信自强为资助目标,促进贫困生工作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资助
摘 要: 为探索适合高职护理专业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新体系,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作者经过长期的建设和探索,从课程建设的意义、分析及定位、基本理念及思路、建设现状分析、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探讨,形成了《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和创新的实施思路,为我院课程建设工作向规范化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奠定基础,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