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 调整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使过去一味由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开始“裂变”,但课堂上依然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一次研究课上,笔者讲了《想别人没想到的》的一文,受到许多启发。
  最初设计教案时,笔者将学习设为以下环节:首先,让学生课前自学了解故事(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其次,课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为进一步探究课文作铺垫);再次,引导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学习);最后,组内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主旨(注重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4个环节层次清楚,教学设计力主体现“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实际教学并没有像笔者所意料的那样。虽然一部分学生经过预习,已经明白课文内容以及内涵,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很高,但笔者打断学生的思路,把他们引回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只好无奈地端起课本,学习热情一落千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为了“顺利”地引导到下一个教学环节,笔者对这些学生视而不见,感觉自己没有使他们体会到比其他学生先行一步的喜悦。
  虽然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依然要学生来配合自己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有吸引力吗?这样的教学能有魅力吗?面对这样的质疑,笔者产生深深的忧虑和不安。追求教育民主和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是教育改革或课程变革的重要趋势,强调课堂教学要发扬民主,要尊重学生,可为什么学生一定要按照教师的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去学习呢?
  尽管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与他人交往,但每一个性都首先具有内在的独立性。不同的学生思想观念、智力、逻辑不同,所有的不同集合成完全不同的生命脉络。教师要承认学生的独立性,可是长期的僵化学习却让人相信学生学习的速率、方法应该一样,所以最终期望的目标也只能有一个。
  不可否认,因承袭太多的传统教法,短短数年无法彻底改变,但有必要明白自己的缺失或者传统的弊病在哪儿,这样才有可能改变。
  改进教学设计后,第二次上这节课。
  ……
  师你们自学得很成功,超乎老师的想象。那能不能把你们学习的好方法、理解的内容介绍给小组的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学习。
  (学生喜形于色)
  生1好,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提,我们一起来解决。
  (在几名学生的带领下,班里展开激烈的讨论学习。教师作必要的学习指导,引导学习仔细读文找出依据,体会课文内涵。)
  ……
  生2老师,我觉得小和尚的画法有问题。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如果我们用沙丘代替群山,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这一学生的发现,带动全班学生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学生集体交流收获、疑问,他们开动脑筋想出各种画法,使人大开眼界。
  下面谈谈笔者的教学感悟。
  1)终点可以有许多个,教师不应该再把知识当做教学的唯一终点,应该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自己的能力、背景、兴趣不同而走向不同的终点。或者说终点并不重要,教师更应关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情是否愉快,是否获得有趣的经验。
  2)允许学生学习的步伐可以有许多种。面对学生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步伐,教师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跟着学生走。当学生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妨扮演一个“掉队”的学生,让学生来帮帮老师。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扮演一个稍稍跑在前面的学生,给学生以启发。当几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不相同的结论时,教师就成了“实话实说”的主持人,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安全、无拘无束的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展现不同的意见。这时候教师做的就是引导与融入,懂得引导的教师会把学生的创意巧妙地诱导出来。
  3)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主体性越来越被强调的今天,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对主体性带来的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感到困惑。尤其是课改刚刚实施的时候,许多教师都遇到相同的问题:课堂变得越来越无法控制,学生会提出一些漫无边际的问题,课时与教学任务产生矛盾,一节课往往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具体要求,新教材在编排上也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如果教师的能力有限,又怎样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养的学生呢?要让课堂教学生辉,呈现亮点,教师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可贵的创新精神;要站在人生境界的高一层,真正在课堂“指点江山”,在课外“激扬文字”。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明水后营学校)
其他文献
“福州硅谷”——软件园,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专业从事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软件和中小学图书馆管理软件的福州图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处在园内国家863孵化器大楼。福州图创的前身是福州博佳教育科技信息公司,至今已有超过10年的发展历史,是专业服务于中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企业。  图创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实力:一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具有富互联网技术(BS架构)的中小学图书馆管理软件和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软件,中小学实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古训,激励了许多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为此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供人们借鉴。笔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一些探索性的做法作一介绍。  1 课前备课兼顾学法  备课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也是教学中的起始环节,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为使学法指导既具针对性,又具实效性,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做精心
摘要 先简要说明MUVE(多用户虚拟环境)的概念及特征,阐述其与科学探究式学习结合的可能性,然后以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开发的River City MUVE为例,具体说明利用MUVE支持科学探究式学习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多用户虚拟环境;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27-0003-04  Supporting Scient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里,要实现教育的高效益,单凭学校教育的有限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确立“万物皆备于我”的大教育观,跳出学校教育的小天地,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才会实现教育的加速发展,教育的本质才能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1 多元化的校外辅导员队伍为学校德育教育注入源头活水    凤鸣小学目前现任的校外辅导员有100余人,既有学校聘请的学校校外辅导员,也有班级聘请的中
摘要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学生学得是否有效,即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体验。笔者通过《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一课,谈谈如何采用多元学习方式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标;课程本质;多元;有效学习    教学的有效性表现为教学有效果(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效益(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与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
摘要 人类即将进入由右脑主导的概念时代,培养人的六大感知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培养概念时代所需要的全新思维。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站在全新思维的高度说明如何将六大感知融入教学设计当中,培养和发挥人类基本属性——六大感知。  关键词 六大感知能力;教学设计;全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21-0047-02  Application
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有利于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三点优势,使其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巨大魅力。  1 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促进学习和记忆  研究表明,多种
日前,普罗米休斯推出新一代互动教室学习解决方案ActivClassroom。这个系列产品具有强大的软件功能,内置强大的资源库,具有传递快、反馈快的优越性,将有效提高课堂的互动性。第59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会期间,本刊专访了来浙参展的普罗米休斯亚太区总裁尤金(Eugene Viskovic)先生及副总裁陈绮媚女士。    本刊记者:贵公司此次推出的新一代互动课堂学习解决方案ActivClassro
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它的应用之广是其他事物无可比拟的,也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和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教育导向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思考并探讨这样的问题十分重要。  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发现,小学生的遗忘性较大,大多数学生学后不能注意巩固,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操作比较熟练,有的学生只能靠上课时间听课,课后没有练习和巩固提高的机会,所以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
目前,人们正在热议在学校内是否应禁止使用网络与手机。那么自1999年推行E-Japan战略以来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及学校的现状究竟如何呢?2009年1月13日举行的IECP研究会对到目前为止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加以回顾,以海外各国信息教育的适用范围扩展为出发点,预测统合化·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运营)将会得到大规模发展。  近年来,新谷隆研究员致力于与实务研究者一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