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酸菌细胞分离及保活脱水技术的初步研究

来源 :工业微生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li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培养过程优化的基础上,利用絮凝技术将己酸茵细胞的80%以上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其分离浓缩液的浓度达8.0×109cell/mL.茵体造型的粒径0.5mm×1.0~2.5mm,在流化床上干燥,进气温度65℃,出气温度48℃,干茵体复活率达85%.
其他文献
幸福感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最美好的心灵感受,然而却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出现职业倦怠。如何激活教师的工作热情、克服职业倦怠,如何让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体验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职业创造的快乐,让学校、课堂成为教师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场所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
一、突出技能培训,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高级技校必须突出自身特点,培养既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技能培养由突出单项技能向一专多能复合型方向发展。目前的就业市场,只具备单项技能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就业困难,而具备厚基础、宽专业、群集式的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复合人才,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因此,高级技校的技能培养应该以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
目的比较奥齿泰(OSSTEM)种植体植入后采用埋入式愈合和非埋入式愈合两种方式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62位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始终处于核心位置,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能力,事关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只有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才能不断丰富课改内涵,促进教育和谐。    一、促进教师幸福成长的三项工作    1.加强师德建设,让教师的生命因德高而闪光。师德是教师行为的“标尺”。我们围绕“强化事业意识”和“走进学生心灵”两大主题,全面加强师德建设。首先,引领教师走近名师,开展“华应龙的篮球精神与教育人生”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社会的功能及其重要意义,论述了图书馆将是信息服务的中心,其功能将从信息传递向信息挖掘转变。图书馆的非数字化信息资源是网络信息的有益补充,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