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mer_w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侵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细菌性病害,总结了宿迁市宿城区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发病特点;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38-01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侵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细菌性病害,在我国一些地方被列为检疫性病害。在宿迁市宿城区,短短3年时间,就从无到有至全面发生,虽然造成减产的程度从10%至绝收不等,但由此可见其蔓延速度之快。
  
  1发病特点
  
  1.1感病部位发病特点
  病菌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和伤口侵染,蔓延速度较快。因此,在水源能够形成交叉串灌的平原连片稻作区病害扩展很快;而且,上年度曾发病的地方再做秧田或继续种植易感病品种则发病偏重。
  
  1.2品种发病特点
  目前尚未发现完全抗病的品种。一般杂交中籼发病程度重于常规粳稻,常规粳稻又重于杂交粳稻。在宿迁市宿城区杂交中籼以Ⅱ优7954发病最重,Ⅱ优航1号次之,Ⅱ优084和Ⅱ优129稍好;常规粳稻以徐稻3号、徐稻4号发病最重(程度与易感病的杂交籼稻相似),武运粳21、泗稻12次之,津稻1007发病较轻;部分杂粳有轻微发病。
  
  1.3生长差异田块间发病特点
  植株体内氮素水平高、生长繁茂、稻飞虱等虫害多的田块往往发病较重。
  
  1.4发病时间特点
  苗期、分蘖期一般不显症,孕穗期开始显症,抽穗前后发病较重。一般情况下,水稻抽穗后随叶片组织的老化,病菌侵染和病症表现的速度明显变缓。
  
  1.5 發病田块的发病区域特点
  若无风雨或人畜穿越,开始发病多为点状,一般呈圆形向外缓慢扩展;若人为在田间穿越作业,次数越多,交叉感染几率越大,发病愈快愈重,往往形成人为传播的条状染病带。
  
  1.6病害流行特点
  在种植感病品种、菌源存在的条件下,病害流行暴发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风雨频繁、高温高湿、多雾则病害流行快);具体田块的发病轻重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为传播因素。
  
  2发病原因
  
  2.1 种子带菌
  种子带菌是水稻白叶枯病传播的主要途径。2005年,灰飞虱暴发导致条纹叶枯病暴发,为解决水稻条纹叶枯病问题,全区大面积引种徐稻3号、徐稻4号等抗条纹叶枯病品种。事实证明,徐稻3号、徐稻4号在抗条纹叶枯病的同时均重感白叶枯病。一般情况下,由于农民购种渠道多样化,使种子检疫工作难度增大,导致来源于病区的带菌种子入境。
  
  2.2管理措施不当
  许多农户对白叶枯病的传播方式不够了解,在进行农事操作时随意穿插于病区和无病区之中,或病田中排放出的水直接灌入无病田块,人为地传播病害。
  
  2.3防治不当
  部分群众对水稻白叶枯病认识不足,造成误诊,防治药剂不对症,田间作业时又人为加速病害的传播,等到正确诊断出病害时病情已经蔓延,错过防治适期,减产已经成为必然。
  
  2.4气候因素
  台风和暴雨往往会使水稻叶片出现破损,病、健株间通过伤口形成交叉感染。
  
  3防治措施
  
  3.1轮作换茬降低发病几率
  重复发病区,在条件许可时最好通过轮作换茬降低发病几率。
  
  3.2选择适宜品种
  在上年发病区域及周边地域,淘汰易感病品种,不再种植Ⅱ优7954、Ⅱ优航1号、徐稻3号、徐稻4号等品种。
  
  3.3选择秧田时避开病区
  水稻白叶枯病在温度低、菌量少的苗期一般看不到明显症状,但并不等于秧苗不带菌、不感病,要早做预防,降低秧苗带菌的可能性。
  
  3.4坚持药剂处理种子
  药剂处理种子,可采用以下方法:①85%强氯精300倍液浸种;②1%中生菌素(克菌康)水剂600倍液浸种;③45%代森铵水剂200~400倍液浸种;④浸种灵2mL对水浸稻种6kg;⑤80%的402用200倍液浸种。浸种时间一般不低于36h。
  
  3.5合理水分管理
  杜绝漫灌、串灌,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平时管水干湿交替,多晒田。
  
  3.6选择对症药剂
  可选择药剂有:①45%代森铵水剂(阿巴姆、铵乃浦),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②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硫酸链霉素);③20%叶枯唑(叶青双、叶枯宁、噻枯唑)可湿性粉剂;④50%氯溴异氰脲酸(消菌灵);⑤3%中生菌素(克菌康)可湿性粉剂或1%中生菌素水剂;⑥20%噻森铜悬浮剂;⑦20%噻菌铜(龙克菌),兼治稻瘟稻曲病;⑧27.12%铜高尚悬浮剂;⑨70%叶枯净(杀枯净)胶悬剂;⑩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
  一般对水750kg/hm2喷雾,上述某种药效降低后可改换药剂。
  
  3.7预防为主,科学防治
  ①老病区坚持预防为主,提倡未病先防,从移栽后大田分蘖期开始,可在每次防治其他病虫时,加入防治白叶枯病的药剂混喷。②合理施肥,多施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水稻抗逆性,氮肥施用宜前重后轻,避免植株生长过旺。③水浆管理干湿交替,避免田间长期积水。④喷药时间选晴天下午无露水无风或微风时进行,减少交叉侵染。⑤一旦发现发病,尽量减少人工田间作业次数;阴雨天、植株露水未干以及田间湿度较大时避免下田;暴雨、台风过后2d内,植株伤口未愈合时不下田;最好采用长杆喷雾器或弥雾机喷药,从无病区开始,最后到病区防治,且一定要站在发病点外围向内喷药,严禁人为穿越病区,树立病区就是禁区的意识,宁可少治或不治,也不人为穿越加速侵染。
  
  3.8加强技术研究储备
  此项工作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而言,应正常开展。①广泛征集水稻品种,在上一年重发病区进行试验,筛选抗病和耐病品种。②广泛征集农药品种进行防治效果试验,从中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推广。
  
  4参考文献
  
  [1] 周平安,黄虎.水稻白叶枯病的流行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126-127.
  [2] 管劲松,滕先芬.水稻白叶枯病的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7(9):81,83.
其他文献
disposition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基本涵义是道德意向或道德性情。古往今来,许多道德哲学家都对此做过深入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明确地将dispositi
摘要进行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不同施用方式防治花生蛴螬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花生田蛴螬危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等剂量下播种时穴喷施防治效果、保果率、增产率分别为94.68%、83.81%、21.11%,较苗期中耕喷施效果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花生;蛴螬;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5.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
减负即是增收,农民减轻了看病、教育、养老等方面的负担,等于增加了可支配收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消费的后顾之忧,从而能更加放心地消费和加大生产投入,启动内需就有了坚
虚拟财富不同于过去我们对于一般财富的定义,又与通常我们所说的数字化的财产、非实体化的财产形式如网络游戏空间中存在的财物不同,它是指股票、债券、票据、金融衍生品等各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对83名中学英语骨干教师进行了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影响骨干教师发展的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河道水景观改造提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联系上海市崇明区绿华镇河道水景观改造提升的实践,研究认为,对乡村河道特征元素的认知是河道景观改
实行农村综合改革后。上杭县在推行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