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to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策略增添了新的内容,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来自于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求欲望,这与教师的引导密不可分。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因固有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不愿意提出问题。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问题意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相互和谐的环境中,教师作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第一责任人,其教学的方法尤为关键,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今后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都在被动地接受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导位置,利用情境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找到生活中实际问题,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促进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意识的养成。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过程吸引了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得而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我谈谈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教学策略。[1]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现在高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较为淡薄,这与传统教学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利用板书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的机会比较少,学生就不会主动提问和思考问题,这不仅仅容易引起高中的反感情绪,还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转变教学的观念,让学生主动提问,主动学习要比被动听讲的学习效率高,并且知识记忆的更加牢固。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列举几个实例,粉笔盒是长方体、黑板擦是长方体,那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品是长方体呢?生活中物品分别是哪种几何体呢?改变原有的教学思维,以问题式带入教学,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学生主动提问。[2]
  二、问题情景的创设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作用下,一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只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能死記硬背,教师一味的讲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知该如何提问,问题意识也随之逐渐消失。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讨论和探究问题。例如,高中数学中有关“集合”的相关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些标签,课上让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开始玩小游戏,教师随意选取一个范圍,学生认为在范围中就可以站起来,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可以简单讨论,最后由教师讲出其中的原因,进而引出集合的概念,同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交、并、补的关系也更简单易懂了,让学生参与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而且轻松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乐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态度冷漠,批评和指责的语言多过鼓励,学生的情绪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变得紧张甚至恐惧,那么课堂上的学生是不敢提问的。因此,教师应主动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并且,对于学生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也应适当地给予称赞和鼓励,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钉、纸板、细绳等工作让学生分别自己动手操作,画出自己认定的椭圆,学生可以自由探讨,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给以适时地引导,让学生对椭圆的知识深刻记忆。[3]
  四、课堂知识的回顾
  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回顾和提问,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准确地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问题抛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分析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再次找到新的问题,深入进行解决。根据提问掌握不同学生对知识的不同认知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三视图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问、学生互问的方式回顾三视图的学习,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画一画课上所学的三视图,学生熟悉的教学楼、自己喜欢的玩具,它们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是什么形状和尺寸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以便在出现理解偏差时教师能够及时纠正。
  五、教师的积极评价与引导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只有空间环境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和表扬。学生提问问题质量的高与低不足以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的依据,学生提问就说明学生是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中的,是一种积极思考的表现,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引导其他同学以提出问题的学生为榜样,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拓展自己的思维,从培养学生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标准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逐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仅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逻辑,为社会培养了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红光.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速读(旬).2014(11).
  [2]冷少华.浅谈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及其培养[J].教育探索.2011(06).
  [3]庄东明.注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提高学生问题意识[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05).
其他文献
《五伦全备记》和《香囊记》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两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其问世不久,学界即从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对其多所指摘。不过,明清时期绝大多数观众对学界的上述指摘不仅不
郭茂倩《乐府诗集》所收乐府诗,上起陶唐,下迄五代,是一部集大成的乐府诗总集。其5000馀首乐府诗,主要由“前乐府”与“汉唐乐府”两大类构成。在批评形式方面,《乐府诗集》集“整
北宋仁宗时期,随着古文运动的高涨,"尊韩斥佛"思想也随之达到高潮。为了抑制时人对佛教的攻击,契嵩举起"非韩"大旗,力图护教。对韩愈的思想、人品、文学等,契嵩的接受以批判为主,
【摘 要】 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实际上藏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培养,语感是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升华。培养语感,是藏语文训练的最重要的目标,它是提高藏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人在藏语文教学过程中深深认识到在藏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语感是个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浅谈自己一点体会。  【关键词】 藏语文;语感  【中图分类号】 G62.03【文献标识码】
作为中国第一位评点大师,宋元之际的刘辰翁,其评点著作在后世的编选结集、印刻流通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目前所能知见的十余种刘氏评点著作合刻本,较为全面地反映出须溪评点
陈澧在诗论文字中拈出的“清”范畴,在其诗学观念中占有显著地位。陈澧既喜欢在诗学批评中使用这一范畴,自己的创作也注重在“清”上下工夫,所作每多缠绵悱恻之音。陈澧身丁衰世
似乎用任何一种西方现代女性主义理论都难以描摹莫言小说世界里的女人们,她们就是这位生长于中国北方乡村的男性作家随手播撒在地头田间的高粱种子,一遇春风雨露,就泼泼刺刺随随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情境教学法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可以扩宽学生的语文视野,强化学生记忆,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思想。本文主要针对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闡述,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
2015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陈云对党的事业上做出了诸多贡献,在德才兼备上尤为突出。他大力倡导德才兼备,使之最终写入党章,成为选拔任用党员干部的基本原则。德才兼备涉
清初王士祯曾经为施闰章的诗歌作过一份摘句图,历来传为诗坛佳话,引述很多.该摘句图共摘录施闰章五言律诗八十二联,另外还提到其他六首.这些诗歌原来都缺少出处,因此有必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