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弼解《易》,依据"言不尽意"和"立象尽意"的思想,合儒、道二家之精神,首唱"得意忘言",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诠释方法纳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一诠释方法的提出,不仅从认识论角度有助于对"言"、"象"、"意"三者关系的合理阐释,而且它与"有无互训"等原则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以无为本"的玄学本体论体系之基础。王弼"得意忘言"的思想虽然有不成熟的方面,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诠释学意蕴,在中国古代诠释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